游泳时身体衣物覆盖面较少,人体浸在水中,肌肤直接与水接触,甚至还会喝进游泳池的水,这就要求游泳池的水必须符合国家制定的水质标准。如果在游泳过程中不注意卫生,不仅会污染池水,还会使自己和他人感染疾病。水是人类不熟悉的运动环境,水既能载人运动,使人得到锻炼和休闲,也能造成溺水事故,使人失去生命。这就告诫我们在游泳锻炼时,要注意安全,要遵守游泳场所的规章制度,安全、卫生、科学地进行游泳锻炼,防止感染或传播疾病,杜绝事故发生。
(一)遵守规定,文明游泳
游泳前要认真阅读和熟悉游泳场所的各项管理规定、警示和告知牌等,了解游泳场所的池水深度、池水水温、设施布局等。严格遵守游泳场所的安全卫生等管理规定,如酒后、疲劳、太饱和空腹时都不能游泳,激烈运动后也不能立即下水游泳;严禁在水中进食;排泄物须排入指定地方;下水游泳前要冲洗身体,穿干净的泳装,戴好泳帽和泳镜;要注意自身安全,不做游泳场所不允许的危险动作,如浅池跳水、潜水、追逐打闹等;遵守患有传染病等疾病时不适宜游泳的规定;女性月经期间不能下水游泳。
(二)安全第一,量力而行
虽然游泳对身体的损伤率较低,但溺水死亡率却高于其他运动项目。因此,参加游泳活动时,安全高于一切。要做到安全游泳,除游泳场所要有周密的安全防护措施外,游泳者自身更要重视安全。第一,要学习和掌握一些自救和救人的方法,遇事沉着冷静,方法选择得当;第二,游泳前要充分做好热身运动,使身体运动系统和循环系统进入运动状态,避免发生肌肉痉挛和损伤;第三,正确评估自己的体能和技术,不要盲目到深水区游泳,不要盲目去不熟悉的天然场所游泳,不要盲目追求过大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量力而行,循序渐进;第四,结伴游泳既有利于交流和沟通,更有利于相互进行安全监督;第五,游泳教学更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游泳救人技能与游泳技术的教学要同步进行,教师要切实制订游泳教学的安全措施,严密组织教学,防患于未然。
(三)泳前体检,安全游泳
游泳前体检是为了防止患病者在游泳时发生事故,同时避免有些疾病的相互传染。凡患有传染性肝炎、严重皮肤病、细菌性痢疾、红眼病等未痊愈患者,不能到公共游泳场所游泳;严重高血压病、心脏病、精神病、癫痫等患者,严禁下水游泳,以免发生意外;一般心脏病患者必须得到医生的允许或在他人监护下方可游泳;患有性病或阴道滴虫感染、尿路感染、严重脚癣等患者,游泳时容易传染给他人,因此不能去公共游泳场所游泳,治愈后方可游泳;急、慢性中耳炎,鼓膜穿孔,活动性肺炎,急、慢性肾炎,支气管炎,哮喘等患者,游泳容易使病情加重,因此也不能游泳。(www.xing528.com)
(四)游泳后要及时淋浴冲身
游泳结束后,要把全身冲洗干净,并擦干身体,及时披上浴衣(巾)保温,防止感冒。然后滴上氯霉素或硼酸眼药水,擤出鼻腔分泌物。若耳道进水,可采用“同侧跳”将水排出。之后,再做几节放松体操及肢体按摩,或在日光下小憩15~20分钟,以避免肌群僵化和疲劳。
课外思考
1.通过上网查看古今关于游泳活动的史料及图片,了解游泳的发展历史。
2.游泳对身心健康有哪些益处?
3.游泳的安全常识包括哪些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