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课堂教学时间只有40分钟,因此,真正留给学生开展批注的课堂时间是不多的。在教师留给学生自主批注的时间里,如何引导学生学会深入分析文本,完成有质量的批注,是课堂教学的关键问题。可以在课堂上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一)成立批注交流小组
批注式阅读法,不是让学生无目的地进行批注。课堂上给予学生自主批注的时间有限,教师应该着力提高批注的效率。
成立批注交流小组是一个有效的方法。通过合理地分配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批注,及时在小组内进行互动,交流观点,提高批注效率。小组内充分交流、沟通后,形成批注成果。学生在这段时间里,接触尽可能多的思想和观点,碰撞出来的火花有利于批注的进一步完善。教师要注意对课堂时间的把控,最大限度地增强批注的课堂效率。
(二)围绕核心问题批注(www.xing528.com)
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要确保批注的效率,教师就必须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否则,学生批注的时间更不够。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入分析文本,吃透素材,这样才能抓住核心问题引导学生开展批注。
核心问题是素材的眼,也是最根本的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提炼出核心问题,学生就会如大海捞针,抓不到重点,解决不了难点,课堂效率大幅下降。
其实核心问题都是有迹可循的,教师要根据泡泡语、课后题的提示进行分析总结,紧紧围绕核心问题,合理运用好批注进行教学。
在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紧紧抓住核心问题进行设计:让学生围绕“鲁迅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进行批注,因为本单元重点就是认识、了解鲁迅。一节课始终围绕着一个核心问题,教师的引导都基于这个核心问题,思路清晰。《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对核心问题的合理引导,让学生自由批注。学生批注:“通过鲁迅先生的语言、神态、表情描写,体会鲁迅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围绕核心问题可以在较短的时间里完成有质量的批注,让学生边读边思考,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