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态文明的内涵
从纵向角度,也就是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来看,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所出现的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本理念,这一阶段会呈现出很多不同于以往的特点。从横向来看,生态文明又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一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指的是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在生产实践活动中不断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以人与自然的永续发展为实现目标,这一过程中取得的全部成果都可称作生态文明。根据这一基本定义,生态文明的内涵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要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支撑。生态文明不是对工业文明的否定,也不是要我们重新回到原始文明或者农耕文明时期。原始和农业社会的生态的确不错,但是它的生产力比较低下,文明程度很低,若停留在这一阶段,中国将会变得落后,所以发达的生产力是实现生态文明的物质基础。生产力与环境之间存在一种相互依托的关系,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这一载体,生态环境的保护也依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这一坚实基础。处理好生产力与环境的关系,是我国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基本要求。正如李克强同志在记者见面会上所说,绿水青山、贫穷落后不行,但殷实富裕、环境恶化也不行。我们需要做的是既发展经济,又发展生态文明,推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是生态文明的核心。这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我国文化传统讲求天人合一,也就是强调人与自然应当形成一种和谐共生、相辅相成的关系。《吕氏春秋》中说,“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古人还提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表明他们对自然有着一种深刻的敬畏感,并对自然环境给予高度重视的一种生态观,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时人与自然的平等、和谐状态。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中生生不息、绵延不绝。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中华民族生命之根,是中华文明发展之源。而当今人们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中国古代传统这种亲自然的文化资源,忽视了环境问题对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意义。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无节制地向自然界索取,出现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导致我们与自然界日渐疏远。但必须深刻认识到,人类归根到底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不仅是共融共生的生命共同体,更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人类不能盲目地凌驾于自然之上,人类的行为方式必须符合自然规律。
第三,在生产实践中不断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是实现生态文明的根本途径。西方国家除了采用产业升级、发展高科技产业等方式改善环境质量外,还通过向外转移重化产业来解决问题。后者在我国不具有现实性,因为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实现了现代化,正在迈向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对煤炭、钢铁等资源的需求量会大幅降低,而中国当前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过程仍需要钢铁、冶金、煤炭等重化工业作为支撑。如果将这类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转移到其他国家,中国的经济将会失去原动力而停滞不前。而且,此类行业转移到其他国家,只是改善了移出国家的生态环境,但从全球来看,环境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面对中国仍需要依托重化工业来推进发展的这一情况,就必须在技术改造、发展高科技产业、绿色产业等方面有所作为。发展环保产业是当下企业努力的一大方向。“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伙伴一道建设了一批举世瞩目的“绿色”工程和项目,为共同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打造“一带一路”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作出了卓越贡献。蒙内铁路是东非国家肯尼亚的“世纪工程”,作为承建方和运营方,中方公司在蒙内铁路规划设计的源头就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放在特别突出的位置,进行了特别生态环保设置。比如,在经过野生动物保护区的铁路路段,留出足够多、足够高的通道,供野生动物自由通行。再比如建设了100多个涵洞,供野生动物饮水或者小型野生动物通行。这些科学周全的设计使得全长480公里的铁路与周边环境融合在一起,与在此栖息的野生动物和谐共处。蒙内铁路已经用雄辩的事实践行了中国建设“绿色丝路”的理念,赢得国际环保人士的广泛赞誉。[6]所以,奏响人与自然的和谐曲调,就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真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统一的绿色发展之路。
第四,实现人与自然的永续发展,这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最终目标。巩固生产力这一物质基础,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及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都是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永续发展这一最终目的。自然界造福于人类的前提就是要处理好人与自然间的关系,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生态文明理念也正是以人与自然的永续发展为价值导向而提出的。人类社会不可避免地会经历依附自然、利用自然再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发展历程。面对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解决这一难题的迫切性,需要全体人民共同来建设美丽中国。
2.生态文明的实质
(1)在价值观上,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www.xing528.com)
生态文明的核心内容是人与自然的平等,也包括代内平等、代际平等。地球是全人类的,牺牲子孙后代的生存空间来谋求当下发展违背了代际平等的原则。代内平等现在问题较多,比如整个二十世纪,占世界人口15%的工业发达国家消费了全世界一半以上的重要矿产资源,这种牺牲整体利益谋求本国发展的行为不符合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也违背了人与自然的平等关系。人与自然的平等作为生态文明的核心思想,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最基本的价值遵循,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必须深入人心。尊重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秉持的首要态度,就是要求人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尊重自然界的创造和存在,深刻认识人与自然之间的平等关系,绝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顺应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要求人顺应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按照自然规律的要求办事,绝不能只顾当前利益而违背了自然界本身的内在规律。保护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承担的重要责任,要求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向自然界索取生存发展之需的同时,呵护自然、回报自然,保护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构建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防止出现生态赤字和人为造成的不可逆的生态灾难。
(2)在生产方式上,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
推进经济发展必须兼顾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二者的协同共进。鼓励企业大力发展环保产业、节能产业,推动矿产资源和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摒弃传统工业发展模式。传统工业模式是指,通过开采自然资源(如煤炭、石油等),经过一系列工序生产出成品和一些废品。其中废品有两个来源:一是在产品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二是产品经消费者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在传统工业发展模式下,这些废品不会经过任何处理,直接被弃入自然环境,势必会造成环境恶化。如今,循环经济已经引起大众尤其是企业的关注,废品不再直接被弃入自然环境,而是要对它们做进一步处理,也就是把废品进行回收再利用。这样,既发挥了资源最大的效益,又会减小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在发展过程中,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要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和做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健康的生活方式涉及吃穿住行等各个方面。单从出行方式来说,汽车的广泛使用除了带来交通堵塞问题外,更严重的是尾气排放对空气带来的污染,部分废气长时间存在于空气中,将会使人的身体健康遭受严重伤害。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日渐提高,不少人已经改变了自己的出行方式,共享单车、公共汽车逐渐在各个城市普及,人们在消费行为上也更加重视绿色、健康。现在,在各大食堂的收盘处,都张贴着“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醒目标语,都在呼吁和倡导节约粮食,以各种方式支持“光盘行动”。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去年中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1%,接近联合国划分的20%至30%的富足标准。在经济发展迅速的同时,“光盘行动”也被看作是一种更合理的消费模式。[7]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改善人民生存环境和生活水平。”[8]所以,应该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倡导一种健康文明的理念,倡导绿色消费,实现绿色发展。
(4)在社会结构上,倡导公众参与环境治理
人民群众是生态财富的创造者。也就是说,人民群众既创造生态物质财富,也创造生态精神财富,是生态变革的决定性力量。这充分彰显出公众参与生态治理的重要性。基于此,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观点为生态治理确立了价值目标,提供了动力源泉。如今,全民共同参与日渐成为全球环境治理的一种方式,公众通过反映日常行为活动里的一些不良现象,进一步暴露出当前的环境问题。因此,公众参与成为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途径,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诉求,也深刻地体现了人民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日益增长。让公民有序参与,体现了环境决策的民主性,激发了各部门整治生态环境的积极性。2018年6月,江苏省组织环境监测、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等环保设施敞开大门,接受公众参观。全省累计组织公众开放活动1300多场,现场参观人数超过7万人,网上直播的围观人数超过1000万,取得良好效果,受到公众点赞。目前我国各地环保设施开放还处于起步阶段,开放的数量还不够多,开放活动还太少,离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开放还有不小的距离,还远远不能满足公众现场参观、深入了解的需求。环保设施敞开大门,有利于推动政府部门切实履职并促进企业加强环保。让污染治理设施在众目睽睽的监督之下运行,展示的是政府、企业“开放、透明,共建、共享”的决心,以及接受社会监督的诚意。只有自身过硬,才会有向公众开放的十足底气,才敢于把老百姓请进来做客、参观。[9]目前,我国公民在参与环境保护的过程中,存在公众参与缺乏普遍性、相关管理制度不健全、公民参与的效果不佳等问题,需要从根本上确保制度的可行性,实现公民有序参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