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阅读教学研究:批注式阅读教学的理论基础

小学阅读教学研究:批注式阅读教学的理论基础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评点学起源于注疏,在明清时最为鼎盛。批注式阅读借鉴了古代评点学的手段,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建立自己的批注规范,掌握适应现代阅读的方法。批注式阅读是提升自主实践能力的重要路径,学生在阅读时,与文本产生对话,从而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和独特的理解。所以以读者为中心的观点,为批注式阅读教学打开了全新的局面。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在批注式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进行批注,是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主动进行建构的过程。

小学阅读教学研究:批注式阅读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评点学

在古代,将批注称为“评点”。评就是品评;点就是圈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学者便把这种阅读方式归类于评点。评点学起源于注疏,在明清时最为鼎盛。明清时期大量的文人热衷于评点小说,品味小说的精妙之处,产生了大量优秀的评点作品。许多书籍都被一些优秀读者进行过批注,这样阅读起来会更加深入。

批注式阅读借鉴了古代评点学的手段,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建立自己的批注规范,掌握适应现代阅读的方法。

(二)对话理论

阅读本身就是读者与作者相互交流的过程。这也为阅读教学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与文本对话;学生在课前预习时也在与文本对话;课后师生的反思过程其实也是一次与自我对话的过程。批注式阅读教学通过多重对话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更多的体验,学生的思维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得到更深入的发展。批注式阅读是提升自主实践能力的重要路径,学生在阅读时,与文本产生对话,从而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和独特的理解。

(三)读解理论

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中,往往只着力于对文本以及作者的分析,导致阅读解读方式的简单化和唯一化。(www.xing528.com)

以读者为中心的读解理论认为,文本是为读者而产生的,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文本进行主动理解。批注就是读者对文本的二次创作。解读是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部分。所以以读者为中心的观点,为批注式阅读教学打开了全新的局面。通过读者的积极参与,给了文本个性化的解读。

因为学生具有差异性,所以文本会呈现出多元化的内涵。同时,对同一个文本会有不一样的批注。学生的批注构建出独属于自己的文本意义,文本与读者的有机结合构成文学作品的丰富内涵,文本真正有了生命力,充分尊重了读者的想法,读解理论为批注式阅读教学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四)建构主义理论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认知结构是以主体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建构活动。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自我构建的过程,学习者的建构过程需要知识经验的互动,由此产生差异化的建构活动。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在批注式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进行批注,是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主动进行建构的过程。学生在批注式阅读过程中,将外在的信息内化为自我的情感体验,因此批注的过程就是思维建构的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