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期的传统阅读教学中,相关人员积累了大量的教学资料和教学问题,为本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现实依据。
(一)教师主导的阅读体验
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中,大多数的教师在课堂上习惯于将所有的知识点都传授给学生,由于时间紧任务重,课堂上基本以教师为主导,学生没有时间进行质疑和思考。一些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觉得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够,往往采用一步到位的方式,直接用所谓的标准答案代替学生的思考过程,学生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二)教学答案的标准化
在语文阅读学习的过程中,答案的统一化和标准化压缩了语文教学的自由空间,因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于一篇素材的感受每个人都不相同。(www.xing528.com)
但是现阶段,大部分的老师都热衷于按照应试教育的模式开展教学,学生即使有不同意见,也不敢说,因为会受限于标准答案。教师听到学生说出所谓的标准答案后就认为学生掌握了,学生的思维受到极大的束缚。同时教师也会参照相应的教学模式解读课本、设计问题,并以此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成果的标准。这样,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从何谈起!
(三)工具性与人文性相分离
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往往被人为地分开。学生为了在考试中取得高分,花大量的时间去刷题,通过反复的重复练习来强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注重字词句篇的训练,特别是有些教师为了教学班级取得较好的考试成绩,便于其评职称和评优评奖等,在课堂上花大量的时间用于基础训练,过于突出语文的工具性就会导致人文性的减弱。
其实,语文具有很强的人文性,我们应该将工具性与人文性相融合,还语文课堂于本原,课堂上不仅仅要进行基础训练,还要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本身的感染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