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解决我国在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创新社会治理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法手段,提高社会管理能力,有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
第一,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主要包括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健全利益表达、利益协调、利益保护机制,加强社会治理基础制度建设等内容。
第二,改进社会治理方式。这要求我们从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等四方面入手。具体来说,系统治理要求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依法治理需要加强法治保障,并学会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源头治理即要做到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综合治理则要求我们树立法治思维,强化道德约束,规范社会行为,调节利益关系,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努力实现法安天下、德润人心。
第三,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尤其是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是保持社会和谐的关键。习近平指出:“对人民内部矛盾,要善于运用法治、民主、协商的办法进行处理。”加强预防和化解矛盾机制建设,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完善社会矛盾排查预警机制,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改革信访工作制度。(www.xing528.com)
第四,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人是社会的主体。一个社会是否文明进步、安定和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党的十九大指出,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具体来说,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推动全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善惩恶扬善机制,加强教育、心理等手段的综合运用,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等。
第五,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社会治理的重心要向基层下移,落到城乡社区。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加强社区建设,完善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要尽可能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社区,加强城市常态化管理,加强人口服务管理,创新农村社会治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