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生的含义及重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民生的含义及重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民生的含义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丰富。简言之,民生主要表现在吃穿住行、养老、就医、教育等生活必需方面,事关人民群众最直接的利益。从更广泛的空间来看,民生主要是指民众基本生存状态。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

民生的含义及重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于《左传·宣公十二年》中“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一记载。在我国传统社会中,所谓“民生”多指百姓基本生计。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孙中山先生为“民生”注入了新内涵——“民生主义”。其较为经典的解释便是,“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

民生的含义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丰富。简言之,民生主要表现在吃穿住行、养老、就医、教育等生活必需方面,事关人民群众最直接的利益。从更广泛的空间来看,民生主要是指民众基本生存状态。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十分重视民生问题,关注民生发展。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强调:“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基于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没收地主土地,并使其农民所有,真正解决了当时民生问题中最重要的环节,也是农民最关注的问题——土地问题。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党的“八大”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在此基础上强调当时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www.xing528.com)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才是硬道理”,将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及全国工作重点,从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出发,将我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及2亿多人的贫困问题作为当时最大的民生问题,并从政策上提出了改善民生的一系列举措。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明确提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总书记的党中央将我们党对民生问题的重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提出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把之前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的建设布局发展为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建设布局,并把“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作为民生建设的重要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推进发展的根本目的,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抓民生就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坚持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取得一系列开创性成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