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研究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要求,并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目标作了全面阐述,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1]
党的十八大把“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指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本原则,就是“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2]。同时,报告还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四个方面,深刻阐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实践路径。(www.xing528.com)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在推进现代化建设宏伟大业和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深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的内涵和要求。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更加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具体改革和行动方案,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同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突出文化软实力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意义。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进一步明确了文艺工作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关系,指出:“各级党委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高度,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把文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贯彻好党的文艺方针政策,把握文艺发展正确方向。”[3]2017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4],这是着眼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出来的,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彰显了我们党鲜明的文化立场。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刻阐述了文化和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及作用,深刻阐明了以什么样的态度和立场对待文化,用什么样的思路和举措发展文化,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和目标推进文化建设等重大问题,使得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目标更加清晰、路径更加明确,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提供了根本遵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