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说过:“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邓小平带领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始终植根于时代的土壤,呼应时代的诉求,契合时代发展的脉动。也正因为如此,这项事业才能够指导中国人民顺时应势地发展,通过改革开放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第一阶段: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82年十二大召开
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邓小平理论第一次做了初步的理论概括。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批评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对真理标准大讨论给予了充分肯定,并重新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确立为我党的思想路线。这次全会,放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这就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些都为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和创立邓小平理论提供了有益的条件。
中共中央于1979年1月召开了理论工作务虚会议,邓小平在会上做了题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讲话。他强调指出,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决不允许在这个根本立场上有丝毫动摇。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会议要求把解放思想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这标志着邓小平理论中“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思想开始形成。
1981年6月,中共中央召开了十一届六中全会,全会审议和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对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等作出了正确的评价,实事求是地肯定了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历史地位,充分论述了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指导思想的重要意义。并在这个基础上,总结了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10点经验:第一,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第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量力而行,积极奋斗,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第三,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完善,必须适应于生产力的状况,有利于生产的发展。第四,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之后,阶级斗争已经不是主要矛盾。第五,逐步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革命的根本任务之一。第六,社会主义必须有高度的精神文明。第七,改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这对于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具有重大意义。第八,在战争危险依然存在的国际条件下,必须加强现代化的国防建设。第九,在对外关系上,必须继续坚持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第十,根据“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和党的现状,必须把我们党建设成为具有健全的民主集中制的党。
上述10条经验,是对邓小平理论所做的第一次初步概括,《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制定和通过,标志着邓小平理论已初步形成一个理论框架。
2.第二阶段:从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三大(www.xing528.com)
在1982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在大会开幕词中第一次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8]这个科学命题。从此,这个理论有了自己的名称,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十二大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宏伟纲领的制定和通过,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初步形成。
在此期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个决定比较系统地提出和阐明了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确认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突破了长期以来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
1987年10月召开党的十三大,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奠定了邓小平理论的立论基础;明确概括和全面阐发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明确提出了“生产力标准”问题,凡是可以促进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的,都是可以拿来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十三大报告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个概念;提出了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本国国情,走自己的路的观点;关于在经济文化落后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有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的观点;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实现现代化的观点;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等12个观点,这些观点构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初步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任务、动力、条件、布局和国际环境等基本问题,规划了我们前进的科学轨道,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3.第三阶段:党的十三大以来,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邓小平理论进入发展、完善并形成科学体系的新阶段
时刻关注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邓小平,于1992年1月至2月赴南方考察,先后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了震惊世界、激发中国社会内在活力的重要谈话。这个谈话,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并在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精辟分析了当前国内外形势,对困扰和束缚我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给予了解答。这次谈话加快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是新阶段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动员令,其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
在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的指引下,1992年10月党中央在北京召开党的十四大。十四大报告系统总结了14年来的实践经验,对邓小平理论从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用“一国两制”构想实现祖国统一等9个方面做了理论更新、层次更高、内容更全面的概括。这种新概括的特点是:第一,比较好地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新实践、新经验。特别是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的新思想,以及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发展;第二,这种概括既凝结了改革开放14年来的新经验,又包含了前29年正反面的历史经验,还借鉴了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内涵丰富;第三,这种概括是迄今为止对邓小平理论较为科学、系统、完整的概括。这些概括使邓小平理论得到进一步系统化,发展成为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以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邓小平理论进入形成科学理论体系的阶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