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研究结果

我国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研究结果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刘洋在其博士学位论文中把我国农村社区教育的管理体制分为以下三种:第一,以乡镇为主体的行政管理体制。认为我国农村社区教育的运行机制由决策机制、执行机制、调节机制、约束机制、动力机制等构成。但目前我国乡镇农村社区及其教育整体水平偏低,应选择“县级统筹型”模式。

我国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研究结果

1.明确我国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走向

总体来看,学术界对于我国农村社区教育发展走向,应建立什么样的管理体制,采取何种发展模式的研究不多,对于我国农村社区教育发展走向的研究更少,较具代表性的是陈敬朴的观点,认为我国农村社区教育的基本走向为:从“科学启蒙教育”走向“科技文化教育”;从“就业教育”走向“创业教育”;从“农科教统筹”走向“经科教文一体化”;从“阶段性适应”走向“超越性导向”。认为无论是科学启蒙教育、就业教育,还是农科教统筹,都只是教育发展中的某个初级阶段,但从总的趋势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完善和农村各项改革的深入,农村社区教育必定走向高一级阶段,可在“阶段性适应”“创新性发展”与“超越性导向”三个首尾衔接的阶段上作出选择。[57]

2.改革我国农村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一些人对改革我国农村社区教育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了研究。如刘洋在其博士学位论文中把我国农村社区教育的管理体制分为以下三种:第一,以乡镇为主体的行政管理体制。即在县、乡镇设立各级社区教育委员会,由党政主要领导担任主任,各有关单位主管领导和社会知名人士担任委员会成员。第二,以学校为主体协同社区单位和学生家庭联合组建。第三,社区-社会型管理体制。这是一种独立运作、担负特定职能,以专业化方法和技术手段开展常规性的社区教育活动的专门组织系统,我国社区学院(校)是社区-社会型体制的雏形。认为我国农村社区教育的运行机制由决策机制、执行机制、调节机制、约束机制、动力机制等构成。决策机制是指对运行目标、任务、步骤等作出决策与协调;执行机制是指农村社区教育成员单位各司其职,使农村社区教育行为按决策确定的方向、目标运行;调节机制中主要有行政调节、计划调节、政策调节、评估调节等手段;约束机制是指农村地方政府依靠行政力量制订有关的政策,约束教育成员单位按照决策和计划的指向参与运行;动力机制主要包括社区共同利益、地方政府对农村社区教育的重视与参与、农村社区内有远见卓识的有识之士等方面。[58]

田铮认为,我国农村小城镇社区教育要以政府为主导,不能完全推向市场。因为:第一,小城镇社区教育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以服务性为主,它创造的效益主要是社会效益。第二,公办的教育机构是小城镇社区教育的主力军,需要政府的领导和经费投入才能有效地进行。第三,为了避免非公办教育机构把主要精力放在挣钱上,放松或削弱社区教育工作,必须确立并强化政府在农村小城镇社区教育发展中的政治义务,才能保证每个公民享受平等的教育权。[59]其实,不光是小城镇社区教育,所有的社区教育都不能完全推向市场,这是教育本身的公共产品属性决定的。

3.确立适合我国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模式

对于我国农村社区教育应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模式,刘洋在其博士学位论文中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而详细的研究。认为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模式从定位系统看,是非精英教育、非单一办学主体教育、非封闭式教育、非赢利教育,是政党行为、行政行为、自治行为和社会行为的辩证统一,是追求社区成员有效发展和社区有效团结的重要途径;从组织系统看,是以乡镇为主导,组建社区教育实体;从运作系统看,要根据服务重心的不同,设置不同的教学课程,采取社区教育——培训运作的方式,建立以“自治、参与、协调”为原则的管理运作系统;从资源系统看,要进行组织资源、物质资源、人力资源、文化特征、情感心理等方面的整合。认为构建我国农村社区教育模式要遵循大教育观、终身教育思想、社会适应性、地域性和多样性等原则。还进一步阐述了我国不同地区农村社区教育模式构建的分类体系:(1)发达地区农村社区教育模式。包括全面教育型、农村社区学院、网络型教育等模式。(2)较发达地区农村社区教育模式。包括乡镇企业厂区型模式和乡镇成人校为中心的模式。(3)欠发达地区农村社区教育模式。包括行政地域型、城乡结合型、学校-社区双向互动型等模式。(4)落后地区的农村社区教育模式。包括学校中心型模式、以可持续内容为主的模式。[60](www.xing528.com)

此外,还有一些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如:

在农村城镇化社区教育模式改革中,要充分挖掘改革的动力,强化城镇化社区教育发展意识,提高社区居民和社区教育人员的素质,加大现代学习理念的宣传,转变社区居民传统学习观念,正确处理特色发展和全面进步的关系、政府统筹领导和社区独立自主的关系、多元性和统一性的关系、创新和继承的关系。[61]

在我国新农村社区教育模式改革中,要做好以下几方面:一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发展。二是构建新农村社区教育三级平台。县级平台由县社区教育委员会统筹管理,成立县级社区教育中心或社区教育学校;乡镇级平台由乡镇社区教育委员会统筹管理,建立普、职、成“三教一体”的农村综合性社区教育实体,同时,把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成多功能的社区教育实体;乡村级平台是由村委会牵头,以小学为依托,构建村级社区教育中心。三是确立县级统筹管理模式。“乡镇统筹型”模式以乡镇为“龙头”统筹地方的社区教育,比较适用于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但目前我国乡镇农村社区及其教育整体水平偏低,应选择“县级统筹型”模式。[62]

把我国农村社区教育分为统筹组织型、自治活动型以及学校辐射型三种主要模式,并以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为视角,建构同心圆式的农村社区教育生态系统,提出了三棱锥式立体化的农村社区教育的优化模式:其定位系统是以社区成员的发展和农村社区的发展为双重目标;其组织系统是以社区教育委员会为核心形成“家—校—委—政”一体化;其运作系统是以社区成员自我管理为主,行政统筹指导为辅;其资源系统是以组织、人力、物力、情感以及文化资源的整合为导向。[63]

认为“政府统筹、社区教育机构自主、全民参与”的模式才可以适应农村、切合农民的需求。要以专业化教育为农村社区教育的基础,以信息化手段为农村社区教育的依托,以全民参与为农村社区教育的出发点,以效益化为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目标。要加强政府对农村社区教育的引导与支持,但政府只能扮演引导者、支持者的角色,而不能是直接的参与者。[64]

我国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走向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我国农村社区教育是否应该发展,应该向什么方向发展等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明确。至于农村社区教育的管理机制与运行机制中也有众多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如应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农村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如何建立有研究者提到的“社区-社会型”管理体制等,都是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再如我国农村社区教育之所以难以开展是因为很多单位、部门及其他社会团体缺乏参与的动力,如何确立共同的价值取向,发掘其共同的利益,建立相应的动力机制是关键。对于我国农村社区教育应采取什么样的模式及如何发展好这些模式,刘洋的研究比较系统而详细,提出了不同发展水平地区农村社区教育的不同模式,而且对每一种模式的内涵、产生条件、意义、组织机构、实施等都进行了阐述,使农村社区教育发展模式的探讨系统化。还有人提出要建立农村社区教育三级平台,在欠发达地区确立县级统筹管理模式等观点都是非常好的。在研究中,有些内容没有突出农村社区教育的特点,是城市社区教育共有的,如认为农村社区教育的定位是非精英教育、非单一办学主体教育、非封闭式教育、非赢利教育,这个定位城市社区教育也适用。再如网络型教育模式、双向互动模式等也是农村与城市共有的。另外,研究中对模式的分类显得有些混乱。如网络型教育只是作为社区教育中的教育手段、途径等,不应该单独列为是一种教育模式。又如可持续发展其实不应该成为一种单独的社区教育模式,可持续发展是所有社区教育模式要达到的重要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