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主要对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的内涵、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高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水平的对策建议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出现了数篇专门的硕士学位论文。
1.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的内涵研究
一些人首先对社区工作者专业化的内涵进行了研究。如叶忠海提出,社区工作者专业化的内涵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特有的价值观念和理想。其二,职业品质和个性心理品质,包括具有很强的社区意识和社区归属感,热爱社区工作,不畏艰难,具有热心、耐心、细心、深入的工作作风等。其三,知识和能力体系。提出构筑蛛网式三层知识结构,其内核层由社区工作专业知识、社区工作政策法规和知识等组成,中间层由社区工作的相关知识组成,外围层由市场经济知识、本社区历史、地理、文化等本土知识及简单的外语日常生活会话知识等组成。其基本能力有:较强的群众工作能力、民事纠纷的调解能力、公关能力、社会调查能力、基本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其四,组建社区工作者专门的职业团体及网络。其五,持证上岗。[78]此后,黄焕山、魏晨明等人提出的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的具体内涵都是以这几个方面为基础的。
在学术界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6年发布了《社区服务指南》,提出社区教育专职人员的基本要求有:热爱社区教育,具有良好的品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吃苦精神;较好地掌握社区教育专业及其相关知识,包括社区教育学、社区教育管理、社区理论、教育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知识;具有较强的社区教育基本能力,包括教育教学组织能力、社会调查研究能力、课程开发能力、社会沟通与协调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等;需经过有资质的教育培训机构的岗位培训,持有上岗资格证书,或相当的专业证书。[79]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学者对于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的涵义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如有人认为,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包含双层意义:既指社区教育工作者个体通过职前培养,从一名新人逐渐成长为具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意识的成熟社区教育工作者及其可持续的专业发展过程,也指社区教育工作者整体从非专业职业、准专业职业向专业性质进步的过程。其基本含义是:要有规定的学术水平和学历要求;有特定的能力要求和职业特征、人格特征要求;有相应的制度保证,如社区教育工作者培养制度、资格认证制度及继续教育制度等。“专业化”发展的目标体现为专业化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专业精神,包括专业责任感、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自我终身发展的意识;专业化的准入制度和培训机制。[80]有人提出了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素养体系,认为从整体结构来看,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内核层、中间层和外显层。内核层主要是社区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情意包括专业理念、专业情操、专业性向和专业自我等方面;中间层主要是社区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知识包括基础性知识、理论性知识、实用性知识、系统性知识等成分;外显层主要是社区教育工作者的专业能力,包括教育能力、科研能力、社会服务能力、自我更新发展能力等成分。[81]
在学术界相关研究的推动下,为顺应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的要求,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在2013年3月发布了《社区教育工作者岗位基本要求》,规定:社区教育管理人员应具备大学专科(含)以上学历(或相当学力),具有一定的管理工作经验,要“具有基本的社区教育理论知识,掌握社区教育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专职教学人员应具有大学专科(含)以上学历(或相当学力),社区教育中心(社区学院)专职教学人员应具有大学本科(含)以上学历,持有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要“具备一定的社区教育专业理论知识,并掌握一至两门适合社区培训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掌握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82]这是教育部关于社区教育工作者岗位要求的第一个专门文件。
从以上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学术界主要从社区教育工作者的专业信仰、专业道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资格等方面去阐述社区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其内容结构比较合理,且在研究中与国家的相关政策相辅相成。但我们也可以很明显的看到,相关的研究还不多,对于社区教育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还研究得很不详细。
2.我国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现状与存在问题的研究
对于我国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现状,一些人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存在多方面的问题:
从浅层次看,我国社区教育工作者在年龄、学历、数量等方面存在问题。如有人对上海市某街道30名居委会文教干部的基本素质状况展开了调查,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年龄结构老化,仍按照居委会模式来推进社区教育工作,学历层次偏低,专业知识不足。[83]还有人指出,上海社区教育工作者的现状是各社区学院(校)教职人员配备的数量不一,学历与职称参差不齐,年龄偏大,专职教师一般为各区县教育局从普通中小学调派。[84](www.xing528.com)
从深层次看,我国社区教育工作者在专业信仰、专业道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资格等方面存在着不少问题。南红伟认为,我国社区教育工作者存在着以下问题:其一,专业知能体系薄弱。从学科背景看,社区教育工作者从业前所具有的学科教育专业与社区教育相关的非常少;从工作经历来看,社区教育工作者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转行而来。其二,专业道德概念浅薄,相当一部分人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发展和工作利益的关系。其三,专业发展意识欠缺,相当一部分人不能真正理解作为一个社区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发展等问题。其四,专业自治能力不足,即社区教育工作者的独立自主权不高。其五,专业组织机构稀少。[85]王永川在对重庆市某区进行调查后发现,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素养存在以下主要问题:对社区教育的目的和职责缺乏认识,对社区教育职业情感不足,社区意识和社区归属感及服务意识有待加强;普遍缺乏专业的学科背景、掌握的专业知识有限、对所在社区的人文历史知识缺乏了解;教育教学能力及课程开发能力有限,社会调查研究能力有待加强。作者还进一步分析了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即社区教育工作者职业身份不明确、专业地位有待法律确认、职业准入机制较松散;专业教育培训不足;激励机制较差、宣传力度不足;社区教育工作者自我发展意识不足、缺乏有效职业生涯规划。[86]于明认为我国社区教育工作者在自我效能水平上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高低差异:31-40岁的社区教育工作者,及中级职称的社区教育工作者自我效能水平最高;副高职称的社区教育工作者自我效能水平最低。[87]徐会作以知识、能力、品质三维度作为胜任素质基本框架设计问卷,对温州社区教育工作者进行了调查,发现:社区教育工作者仅在电脑办公软件知识方面达到期望水平要求,在社区教育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理论知识方面与期望水平的差距还较大,在现代信息技术、社区调查研究方法、公文写作等技能性知识方面也有明显差距;在灵活应变、心理抗压、社会调查研究、教育教学等能力素质方面达到期望水平,但在课程开发、处理矛盾冲突、沟通协调、语言文字表达、活动策划与组织等能力素质方面与期望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特别在课程开发能力方面差距最大;在“有较强的进取心、善于学习、勇于创新”这一品质素质方面与期望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88]
熊菲则通过中美城市社区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化比较,揭示了我国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1)美国从事社区教育工作的人都必须具有社会工作专业学士以上学位,且工作的主体是具有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的专业人才;我国的社区教育工作者绝大多数没有接受过社会工作专业培训,没有社会工作专业背景,多数人的文化教育层次较低。(2)美国社区教育工作者是先职业化,然后逐步专业化,专业组织和团体对社区教育工作者的发展发挥重大作用;我国社区教育工作者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同时进行,主要是政府主导推动,并没有一个权威性的专业团体来施加影响。(3)美国建立了广泛的证照制度;我国的社区教育工作者统一而完善的资格制度还未真正建立。(4)美国的社会工作教育建立了一套从本科到博士研究生的完整体系;我国社区教育工作者职前培训,主要依托高校进行。(5)美国社区教育工作者在职培训的形式多样,并把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有机结合;中国社区教育工作者的在职培训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政府推动,社区教育工作者缺少对培训内容的自主选择权,使得培训有时候流于形式。作者还从社区教育的管理体制、经费来源、激励制度几个方面比较分析了影响中美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发展的因素,认为中国自上而下推动的政府主导型管理模式、经费来源的有限、缺乏一套完善的激励关怀机制是影响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最重要的因素。[89]
学术界对我国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中存在的问题总结较为全面,得出了一些比较客观的结论。同时,还有人通过对中美社区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化问题进行比较研究,揭示我国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原因,这样的研究比较深刻而具有说明力。不少发达国家的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搞得很好,我们应多加研究,总结经验,以为借鉴,但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另外,人们对造成我国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程度不高的原因的分析还较少,也不深入。
3.加强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专业化建设的研究
学术界认为,我国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总要求和趋势是要建立一支以专职人员为骨干、兼职人员和志愿者为主体、专兼结合、适应社区教育需要、富有社区特色的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基于此,人们对如何加强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如有人提出,在宏观层面,要建章立制,提高准入标准,包括完善法律法规,明确社区教育工作者的职业身份;提高准入门槛;提高工资待遇,完善激励保障机制。在中观层面,要整合社区教育资源,加大职前职后培训力度,包括要依托高校,培养专业化的师资力量;重视培训,做好职前培训与在职培训的有机衔接;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在微观层面,要提升个人专业素质,提高专业认同感,包括鼓励自我学习,提升专业知识结构和技能;加强自我反思,发展自我专业化水平;增强职业认同感,提高专业化伦理精神。[90]
综观学术界的研究,主要相关建议有两大方面:
首先,应加强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的法律政策支持和管理制度建设。要建立和逐步完善社区教育的法律法规制度,在法律上明确社区教育工作者的角色定位、职责权益等;建立具体管理制度,其建立的途径包括专任制、选派制、聘任制、志愿制;加强资格认证制度建设;强化社区教育工作者的奖惩制度建设;制定社区教育兼职工作者和志愿者的政策制度。[91]
其次,应加强社区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了多种建议:(1)设置相应学科,培养社区教育专业人才及开展培训,提高在职人员专业素养。[92](2)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有技术熟练者和反思性实践两种范式,社区教育工作者的培训既要吸取技术熟练者范式的理念,加强社区教育基本理论的教育学习,以提高社区教育工作者的理论水平,更要强调反思性实践范式,在实践中学习、反思和提高,学以致用。[93](3)对社区教育工作者在职前应采取“学科培养+准入资质”的方式,在职后应采取“岗位培训+制度保障”的方式。[94](4)社区教育工作者培训应注重“学员为本”取向,“因需施教”原则,“反思性思维”培养和参训者的可持续发展,其培训模式有“知识本位”接受模式、“案例中心”研讨模式、“课题研究”研修模式、“诊断式”等。[95](5)提高社区教育工作者培训的实效性,遵循成人教育的几个原则:即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自主性学习为主要形式、重视经验的总结和反思。从在重庆沙坪坝区开展了53天的培训实践中总结了“理论培训—观摩学习—实践指导—总结反思”四段式培训模式,认为这一模式符合杜威提出的“情景—问题—观察—解决—应用”的学习过程,四个阶段相互衔接,共同发挥作用。[96](6)改革社区教育工作者的继续教育:提高终身发展意识,倡导个人自学与构建学习共同体;激发教育动力,制定相关制度;改善教育条件,保证教育质量;完善教育内容;丰富教育形式(包括开展理论培训、观摩学习、实践指导和总结反思四段式的教育),采用分层式的教育,利用网络开展教育等;形成教育效果评价体系。[97]
人们抓住了加强我国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建设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如要完善法律法规,明确社区教育工作者的职业身份、提高准入门槛及加强具体管理制度建设等,还提出了一些加强相关培训工作的思路和建议,其中所提到的一些培训模式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特别是有研究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所构建的社区教育工作者培训模式用于实践,并又从理论的高度对此进行了总结分析,这种研究的方式是非常好的。研究中的最大问题是把其他国家的经验与我国具体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的研究成果还不多。我们应进一步加强对国外的相关研究。在社区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培训上,世界各国的做法并不一样,如美国和日本是依托大学开设社区教育的专业课程进行培训,英国主要采用课程的讲授与讨论、能力与人格的培养、社区工作实习三种方式,其中以实践环节为主。但总体而言,发达国家在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方面的工作都做得较好,如美国在法律和政策层面肯定了社区教育工作者的身份、价值和专业性,社区教育工作者工资水平较高,且在职称晋升、专业提升、职业培训等方面有多种机会……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