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当代中国社区教育的背景和原因研究

当代中国社区教育的背景和原因研究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多渠道筹集学校教育经费需要是促使教育主动与社会结合的重要原因。中国之所以在长时期内对社区教育感到陌生,是因为社区教育在中国这样的中央集权型政体和强调整体的文化传统国度里,缺乏赖以生存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土壤。

当代中国社区教育的背景和原因研究

学术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当代社区教育产生的背景及原因进行了探讨:

1.部分人认为我国当代社区教育主要产生于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这种观点主要集中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前期,90年代后也有少数人阐述了学校教育对社区教育产生的推动作用。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厉以贤,他明确提出,我国社区教育的出现,并不是学习西方的产物,而是出于自身需要的创造:首先是学校青少年的德育需要社会支持,因而社区教育一开始就以德育社会化为重点,社区与学校结合,创造和优化育人的环境和组织。其次是由于教育经费短缺,社区教育也是通过社会支持教育,发动社会各界筹集教育资金逐步发展起来的。[61]其他还有如顾树栋认为,发展社区教育是实行教育先行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是实行社会多渠道集资办学、改革教育滞后被动局面的需要,是教育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迫切需要。[62]黄利群认为,党中央发布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后,如何建立一个教育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体制,成了人们关注的问题,社区教育正是为解决这一问题而提出的。同时,多渠道筹集学校教育经费需要是促使教育主动与社会结合的重要原因。[63]马叔平等认为,大规模发展社区教育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而且社区教育可以有效地克服我国教育体制中存在的弊端,有助于推进教育改革。[64]

2.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大多数人认为我国当代社区教育的产生是政治、经济等多种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顾侠强对我国社区教育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社区教育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最佳物质载体与组织形态;经济体制的改革使人们越来越多地由“单位人”逐步变化为“社会人”;社区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体现人的价值,满足人性要求;区域经济的发展为社区教育奠定了必不可少的人文基础;政府提出了有关社区教育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法规与举措;社区教育体现了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的思想;社区教育是唤起民众民主与科学意识的最佳的物质平台与最有力的思想武器。作者特别讲到了社区教育发展离不开十项基本经济社会要素:区域人均GDP不少于4000美元,恩格尔系数控制在30%以下;区域性经济体系已基本完成,区域性经济发展平稳或呈良好的发展态势;区域性社会保障体系已基本建立,整个地区开始向小康社会迈进;地方政府能确保人均1元的最低社区教育专项经费投入;地方政府高度重视,能将社区教育列入政府工作计划之中,并建立相应的社区教育领导机构;真正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不低于80%;街道(镇)、社区居(村)委会组织机构比较健全;规模化、集约化的居民集中生活区域已基本形成;该地区具备一定数量的社会公共设施;区域性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已具备一定基础。以上十条中,第1和第5条具有决定性意义。[65]

此外,还有一些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如:

认为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需要寻找更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为此,就需要社会为之提供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的教育培训机构;区域经济发展要求其经济结构与国家经济发展趋势和本区域资源结构相适应,必须通过社会教育机构,为大量已经在职的各类人员提供转岗、转业培训;加强道德建设社会公德建设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独生子女教育及青少年教育问题大部分转移给了社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希望社会为他们提供学习的场所和条件;我国许多城市及一些发达地区农村已经进入老龄社会,需要依托社区为老年人提供学习场所。社区教育正是满足上述教育需求的一种重要形式。[66]

认为我国的区域和社区概念的兴起是社区教育得以发展的前提条件;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求建立适应本地情况的社区教育体系;社会发展对就业人口素质的高要求为社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契机。[67](www.xing528.com)

认为我国社区教育的兴起,既与世界现代社区教育的兴起、发展有共同性因由,即现代化建设高速提升对国民教育的要求,形成了大规模成人教育的社会背景;也有自身的特殊性因由,即我国社会快速转型产生了因人而异的多样化的学习需求,社区教育因具有全天候、全方位、全人生的基本特征而成为最佳选择。[68]

认为社区教育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结果,是人们精神文明的需求达到较高层次的结果,是新的文化环境形成的结果,是新时期人们健康心理新需求的结果。[69]

认为由于私营从业人员、在岗失业人员、老年人口、进城农民的增多,对于上述群体的社会管理、教育、培训、服务,是新时期基层社会组织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单位体制”无能为力的,社区教育就应运而生,同时,学习化社会的建立也需要发展社区教育。[70]

认为我国在城乡改造和城市化建设的热潮中,大批城乡居民搬迁新居,形成了自然的居住小区,同时,民众比以前拥有了更多回归社会的闲暇时间。但现代城乡建设和改造使原本联系密切的人际关系变得疏远和松散,而社区教育所具有的功能和内在属性既能满足地区住民对自身精神文化的需求,同时又能实现地区社会安定,以及政府长期以来希望解决而又未能妥善解决的以提高国民精神文化教养和整体素质为宗旨的双重目标,社区教育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得以产生。[71]

3.认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区教育的复兴,与其说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毋宁说是教育自身合乎规律地发展的表现,是一种“历史性的复归”

这是鲁洁教授提出的一个与众不同的观点,认为20世纪20、30年代我国有了乡村社区教育,但20世纪80年代的社区教育与20世纪20、30年代的乡村社区教育在概念内涵上有差别,即前者指的是以一定地域为界,学校与社区具有共同的教育价值观和参与意识,并且双向服务,互惠互利,旨在促进社区经济、文化和教育协调发展的一种组织体制。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区教育的复兴,与其说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毋宁说是教育自身合乎规律地发展的表现,是一种“历史性的复归”:第一,社区教育是一种沟通中央和地方(社区),政府和民众之间关系的一种新的教育管理制度。中国之所以在长时期内对社区教育感到陌生,是因为社区教育在中国这样的中央集权型政体和强调整体的文化传统国度里,缺乏赖以生存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土壤。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商品经济和民主政治的推进,为社区教育的新生和复归提供了有利条件,成为一种重要的沟通和促进国家和社区成员之间达成教育共识的新形式和新途径。第二,社区教育有助于缓和和解决社区对教育需求与教育产品适应、服务于社区之间的矛盾和不协调。[72]

总体来看,人们对我国当代社区教育兴起的原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考察国际社区教育的兴起,也不外乎是上述几个主要方面的影响。从影响我国当代社区教育的直接起因来看,确实是学校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当时国家颁布的一系列文件及上海天津等最早出现的社区教育活动,都是在学校需要一个好的德育社会环境及需要社会为其筹集教育资金因素的推动下产生的。但是,很快,我国在政治、经济、教育等各方面改革带来的新的社会需要以及世界终身教育思潮等的影响,成为大多数地区社区教育产生的推动力,使社区教育成为我国当代教育的一种重要形态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基础。因此,我们不能只从某一个方面去看社区教育产生的背景和原因,而应比较全面地考察和分析这个问题。学术界的有关探讨涉及到了影响我国社区教育产生的方方面面,提出了一些很好的观点,如鲁洁教授分析了中国之所以在长时期内对社区教育感到陌生的原因及现代社区教育产生的土壤和必然性,有助于我们从政治学社会学角度去对社区教育作更加深入的思考。还有不少人都强调的社会改革使人们由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等观点也都是非常正确的。但研究中人们的探讨深度还不够,特别是应该从社会学、政治学、文化学等视角更深入地研究影响我国当代社区教育产生及发展的因素。研究中也有一些观点值得商榷,如过分强调社区经济的发展水平。社区经济水平固然是影响社区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当代社区教育产生于上海等发达地区以及发达地区社区教育发展水平远远高于欠发达地区的现状也说明了这一点,但不能因此就把社区经济的发展水平作为社区教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如果照此观点,我国西部不少欠发达地区甚至落后地区,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都不能发展社区教育。但现实正好相反,我国政府正积极努力地在欠发达地区发展社区教育。如何根据各个地区的经济情况发展适合该地区的社区教育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