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在书桌前太久的话,有时也会心生鄙吝,特别希望看到自己所崇拜的作者出洋相。毕飞宇《小说课》附了一篇《我读〈时间简史〉》,让我觉得有机可乘。我打开《小说课》时,就先读这一篇。毕飞宇是一个肯跟自己较劲的人,“我读得极慢极慢,有时候,为了一页,我会消耗几十分钟”。但毕飞宇终究不懂现代物理学,他只读懂了《时间简史》中与叙事时间相关的内容,而对那些更专业的分析,毕飞宇跟我一样,在读天书。《我读〈时间简史〉》也就只能在物理时间之外兜兜转转,无法登堂入室。最后,毕飞宇也承认了“这样的阅读不可能有所收获”,但是,“难度会带来特别的快感,这快感首先是一种调动,你被‘调动’起来了”。
阅读学术类著作时,毕飞宇所描述的感觉是有其普遍性的。只不过毕飞宇较为坦诚,而其他读者则有可能遮遮掩掩、虚张声势。我年轻时曾在图书馆里囫囵吞枣地把康德的“三大批判”给翻完了,还摘了一些笔记。但是除了卖弄几个概念术语之外,我又何曾读懂过康德。四十岁之后,我觉得有必要系统地重读一遍“三大批判”。我很虔诚很有耐心地花了一周时间读完《纯粹理性批判》,就再也没有动力读下去了。我不甘心就此放弃,又买了一本李泽厚的《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来读,希望能以李泽厚为桥梁通向康德。这本书像李泽厚的其他著作一样通透,条分缕析,让我对康德的“三大批判”有了较为系统的把握。李泽厚还结合很多具体篇章分析了康德哲学之所以晦涩的原因。本来我是想踏着李泽厚的梯子爬到康德家花园去的,结果我站在梯子上看清了花园里的景致,也就没必要冒着风险踏进人家的花园了,更何况我担心李泽厚把梯子一撤我就爬不回来了。读康德如是,黑格尔又何尝不是这样读完的?我是借着刘永佶老师近五百页的《黑格尔哲学》摸清黑格尔哲学的学术门径的。自己有了这样的教训之后,我不再鼓励我的学生去读古典哲学原著,转而向他们推荐《西方哲学史》《中国哲学史》之类的哲学史书籍,让他们对东西方哲学的发展脉络有大体的了解。
专深的学术作品最好由专业学者领进门,依照正确的方式去阅读,这就是大学存在的最必要的理由。可现代学术门类庞杂,大学的通识教育又很“水”,绝大多数普及型的学术名著还得我们自己去啃读。我曾经对自己感觉难读的作品加以分类,发现了学术名著上的三只拦路虎:一是语言晦涩难懂,读了半天还不知所云;二是话题太过专业,没有专业知识难以理解其内容主旨;三是对整本书的结构思路缺少宏观把握,看似翻完全书而没有领略大意。
康德和黑格尔的作品都以语言晦涩著称,即使是德语原文也很不好懂,经过翻译之后就更加令人难以琢磨。有些学术作品却是由于翻译不够好而将读者拒于门外的。因此,对于外国学术著作,我们最好能挑选靠谱的译本,不然有可能会冤枉原作者。近些年,有些国内学者也爱故作高深,卖弄生僻的学术名词,动辄用数百字的多重复句,把本来并不深奥的道理包装成深不可测的样子。这样的作品读个十几页就可以扔下。
在阅读力提升之路上,我们提倡阅读的恒心和毅力,但并不鼓励大家读完手头的所有书籍。判断作品的好坏也是阅读力水平高低的一个标准,真正的传世名作有可能会艰深晦涩,但它们的艰深和那些“装腔作势”的作品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要以火眼金睛识别出来。为了提升阅读力,我们有必要抛掉那些会浪费我们时间的烂作。
现代学术门类繁杂,一名教授突然被喊去当博士论文答辩评委,即使是相邻的专业,他也有可能一个字都听不懂。去读一本与自己专业相距甚远的专业书时,我们要降低自己对知识吸纳与理解方面的要求。我们要清楚自己的阅读目的不是为了写专业论文,也不是为了博士学位;我们是想借着这本书大略了解该专业的发展动向。读物理学、生物学科普作品时,我都是抱着这种心态去读完的。霍金还有一本与《时间简史》齐名的科普名著——《果壳中的宇宙》。《时间简史》写黑洞,《果壳中的宇宙》讲虫洞。这本书涉及广义相对论、M 理论、量子力学、超弦、黑洞等最前沿理论。没有经过现代物理学训练的人,要真正读懂这部作品是不可能的。但这不妨碍我们对全书主旨的体认。该书的书名来自《哈姆雷特》里的一句名言:“即使把我关在果壳之中,我仍然可以视自己为无限空间之王。”该书的主旨还在于演绎现代宇宙物理学的时间观,现代量子宇宙学认为,整个宇宙是由一个果壳状的瞬子演化而来,果壳上的量子皱纹包含着宇宙中所有结构的密码。如果说妥协是现代政治的基本原则之一,那么“不求甚解”也应该成为我们阅读学术著作的原则之一。
像小说等叙事类作品一样,好的学术著作也有提摄全书的主旨和贯穿作品的主线,我们在阅读时要学会梳理。《乡土中国》一书由十四篇学术小论文构成,每篇小论文都有一个独立的标题。这本书很薄,语言晓畅浅易,很少有读者会说看不懂它。如果我们没把十四篇文章视作一个有机体,就很难从宏观高度去把握全书的主旨,也没法发现十四篇文章的内在关联。这本书是社会学功能学派的力作,全书从“乡土本色”出发,抽丝剥茧般地分析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特色,创造性地提出了“差序格局”和“礼治秩序”的概念。这类看似浅显的作品,读后如果不做宏观梳理,我们也有可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与哲学、自然科学类著作相比,历史著作要有趣得多。如果没有语言的阻隔,《史记》该是一部多么吸引人的巨著啊!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我认为《史记》要超过《水浒传》《三国演义》,在古典小说中,只有《红楼梦》能超过它。《史记》塑造人物,或单独立像,或者对照式塑像,或者给人物画群像,虚实相生,正反相衬,几乎没有让我们失望的时候。历经两千多年,刘邦、项羽、贾谊、鲍叔牙等人物实在比我们身边的人物还要鲜活。(www.xing528.com)
与《史记》相比,《资治通鉴》就要沉闷得多。不是司马光文采不好,而是体式使然。编年纪事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事件的完整性,也会影响人物的鲜活立体。但《资治通鉴》依然值得一读。就个人感受而言,读《史记》时,我胸中豪情万丈,总爱以身边人物比拟书中人物;而读《资治通鉴》时,我常常掩卷沉思,每卷都会有所体悟。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至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这部二百九十二卷的巨著共记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如此漫长的时间跨度,迫使司马光叙事必须从简,那么事件与事件间的留白会增多,我们的联想与想象也就有了更广阔的发挥空间。与此同时,《资治通鉴》是一本特别注重历史逻辑的书,有些事件的影响要待数十年之后甚至上百年之后才能看到。读《资治通鉴》一类的书籍,给我们的为人处世带来很大影响。它能教会我们尊重规律,从未来着眼审视当下的一言一行。
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曾经风靡一时,因为它开创了历史著作的新写法:以中西比较的眼光来反思历史,从微观的视角来描述历史。“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当年,在我国的朝廷上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其间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对于从未读过此类著作的读者来说,这样的开篇无疑是极具吸引力的。而该书最后将明朝灭亡归结为“数据化管理缺失”,对读者来说也是振聋发聩。
《明朝那些事儿》在历史著作的通俗化上走得很远。我不太喜欢该书的夸张文风,我的学生却对它趋之若鹜。这套由非专业人士所写的历史著作销量惊人,在普及历史知识方面贡献巨大。
全球化浪潮让文化碰撞更加频繁、剧烈,作为一个世界公民,我们必须思考如何去理解文化差异、包容文化差异。文化反思类书籍能在这方面助益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文明的冲突》一书中,亨廷顿认为冷战后的世界由西方文明、中华文明、印度文明、日本文明、伊斯兰文明、东正教文明、拉丁美洲文明和可能的非洲文明这八个主要文明构成。“涉及世界主要文明核心国家的全球战争很可能不会发生,但不是不可能发生。”格雷厄姆·艾利森也非常担心东西文明冲突引发大战。在《注定一战:中美能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吗?》中,艾利森将崛起中的中国对于美国及全球秩序的影响,与历史上16个崛起国与守成国进行全球竞争的案例和战争场景进行比较分析,指明了避免中美正面开战的12个条件。作为一个具有中国头脑的读者,在与不同文明的交往过程中,我更加认同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十六字法则:“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美国既以国际警察自居,在国际视野方面的确是要超过我们的。他们的学者对全球不同文明都有深入的考察和精当的分析,为美国外交政策的出台提供学理依据。鲁思·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对日本民族的两面性有精彩的分析。日本人为何对美国敬畏有加?既怕他们的导弹,也怕他们的文化研究。中国作为日本的近邻,近代史上备受其欺凌,为何就没有出现对日本民族性格进行深入剖析的作品呢?我们的学者是有责任的。
犹太人有句谚语:“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这带有明显的反讽意味。就星球生存而言,人类不思考,就会被驱逐。你看,罗丹的《思想者》有多美啊,思考才是人类本该具备的最美姿态。阅读学术著作时,我们的额头上的一道道皱纹都是美丽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