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学生阅读力提升策略:由理解到创造

中学生阅读力提升策略:由理解到创造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这位物理学家的自传《别闹了,费曼先生》会颠覆我们对于科学家的认识。作为一名科学家,费曼先生实在有些玩世不恭。但我们绝不能因此把《别闹了,费曼先生》当作一本笑料消遣书来读。以费曼为代表的顶尖科学家身上一定有一些共性,我从《别闹了,费曼先生》一书中提炼出来的相同因素是淡化功利、保持好奇和专注坚韧。从纯文学的角度去看,《别闹了,费曼先生》像一流小说那般有着出色的叙事技巧。

中学生阅读力提升策略:由理解到创造

仅就履历而言,理查德·费曼是一位荣誉等身、受人景仰的物理学家。他1918年出生于美国纽约,本科在麻省理工学院度过,研究生就读于普林斯顿大学,而后非常幸运地以物理学家的身份参与首颗原子弹的研制,二战结束后费曼先后在康奈尔大学和加州理工学院任教。1965年,年仅47岁的费曼与薛温格、朝永振一郎共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的“费曼图”至今还有许多物理专业的学生在攻读。

可这位物理学家的自传《别闹了,费曼先生》会颠覆我们对于科学家的认识。费曼不会像陈景润动辄积累几麻袋的演算草稿,也不像爱迪生那样为了验证某样材料做上百次试验。费曼先生似乎是在不经意间就取得了令人艳羡的成就。

作为一名科学家,费曼先生实在有些玩世不恭。他曾在赌场跟人打架,经常去酒吧猎艳;他被按摩院请去画裸体画,为“上空”餐厅做无罪辩护,还曾在巴西嘉年华演出中担任鼓手。但我们绝不能因此把《别闹了,费曼先生》当作一本笑料消遣书来读。相反,我们要透过这样一本自传去揣摩费曼先生在物理学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的必然因素。

费曼先生对于科学的热爱非常纯粹,不带一丝功利目的。不管是十一二岁时在家里鼓捣实验室、修理收音机,还是获得诺贝尔奖之后对巴西的教育大声疾呼,他始终保持赤子之心。费曼先生获诺贝尔奖之后,他的朋友预测费曼不久就会去做官,两人就此打了十美元的赌。到1976年,费曼依然没有出任任何有头衔的职务,甚至连美国科学院院士的头衔都不肯认领。当然,他从朋友那里领到了这十美元的赌债。

有一次费曼先生在餐厅里看到学生们在转餐碟,他就开始计算,而后发现在转动角度较小时校徽转动的速度是摆动速度的两倍。费曼非常兴奋地跑去把这一计算结果告诉贝特教授。贝特教授并未验证费曼的演算,而是反问了一句:“费曼,那很有趣,但那有什么重要?你为什么要研究它?”这时,费曼先生说了一个值得我们所有中学生铭记的句子:“那没什么重要,我只是觉得好玩而已。”

与费曼先生相比,我们中国的中小学生都太过精明,太过功利。如果我们能像费曼先生那样只是为了好玩就去做大量的研究、演算,那我们的基础研究也许就是另一副样子了。

论语》中曾留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样的箴言,可我们一般只在演讲、作文中引用它,而从来没想到自己其实有资格享受学习、研究的乐趣。

正因为乐在其中,费曼先生才能一直睁大好奇的双眼打量世界。他特别喜欢去探索一些自己陌生的领域,不是为了取得成就,而是为了增加自己对于自然、社会的认识。只要有读心术、催眠之类的表演,费曼先生会跳起来报名参与。费曼先生曾经很认真地去学习生物学。尽管是零基础,中年之后费曼先生还尝试着系统地学习绘画。刚开始学习打鼓时,费曼先生只是为了消磨时光,可后来他对这项爱好投入的精力越来越多,表演也越来越专业。

我们无法用数据来分析到底哪些兴趣爱好有助于费曼先生的物理研究,又有哪些兴趣爱好浪费了他的时间,消磨了他的意志。对于科研而言,“好奇心”本身就是极其珍贵的。兴趣爱好愈广,触类旁通的可能性愈大。

在普林斯顿研究院读书时,费曼听到一个油漆工说把红油漆和白油漆混在一起能调出黄油漆。“你确定不会配成粉红色吗?”自认为对光学颇有研究的费曼对此心存疑惑。“不,你得到的是黄色。”油漆工人的语气是如此坚定,让费曼觉得可能是自己学习已久的光学理论出了问题。于是费曼就跑到平价商店买来各种油漆让油漆工调。油漆工当然无法用红色和白色调出黄色。在费曼先生的科研生涯中,这样毫无意义的较真数不胜数。

我们许多同学,年纪轻轻就失去了好奇心,习惯于听从书本、权威的教导,万事都希望能有智者为自己指明方向。这样,他们的研究就很难会有突破和创新。而如果要探究我们失却好奇心的原因,则又不得不提功利心。过强的功利心会导致好奇心的丧失,而纯粹的热爱则会让好奇心得以增长。

在强烈好奇心的驱使下,人们对某一事物的研究会更加纯粹而专注。费曼先生玩世不恭的样子有时会让我们对他的专注与努力视而不见,可如果我们认真通读全书,会发现费曼先生对于数学和物理的痴迷维持了数十年。即使是轻描淡写,我们也能感受到费曼的专注与执着。(www.xing528.com)

那个年代的物理学家差不多个个是数学天才。费曼先生从小对心算有所专长,后来又巧妙地把微积分的方法用到量子力学领域。书里记载了许多费曼先生与其他学生或社会上的高人比斗数学的趣闻。有趣的游戏背后是大量的运算以及各种精妙方法的综合运用,不服输的个性的背后则是刻苦努力与执着坚韧。

费曼先生的确贪玩,也很会玩,而他一旦将精力投入物理研究之中,那是相当的专注。研究宇称定律期间,费曼每晚坐在厨房内的小桌旁工作到深夜。他在思考,在专心地计算。这时,费曼所钟爱的一位女士来到他家,并答应坐在客厅等费曼完成工作。可为了不受打扰,费曼把她赶了出去。

爱因斯坦一样,费曼也爱边走路边思考。曾经有很多次费曼被警察拦下来问名字、住址,因为他有时会想得连走路都没法走,中途停下来澄清一些事,有时又会伸出双手自言自语。

伟大的人物都是相似的,平庸的人物却各有各的平庸。以费曼为代表的顶尖科学家身上一定有一些共性,我从《别闹了,费曼先生》一书中提炼出来的相同因素是淡化功利、保持好奇和专注坚韧。如果你认真地读完这本书,也许会从中提炼出不同的成功因素。只要对你的成长有益,又何必计较究竟谁的概括提炼更加准确呢?

从纯文学的角度去看,《别闹了,费曼先生》像一流小说那般有着出色的叙事技巧。我这里要特别向读者介绍这部回忆录中最感人的场景。

当时费曼先生作为物理学家被军方征召,在罗沙拉摩斯参与制造原子弹。他得到了患肺病多年妻子病危的消息,就问同事借了一辆车从罗沙拉摩斯开往圣塔费。一路上,车子爆了两次胎,战争时期,修车换胎颇费周折。第三次爆胎时,费曼先生弃车而去,搭了别人的车赶到妻子住院的地方。费曼先生坐下不久,妻子阿琳就撒手离世。写到这里,物理天才展现了他非凡的文学天赋。费曼仿佛不经心地写到病房里的那只闹钟,自己七年前送给妻子的一只构造精致却很容易坏的闹钟。靠着自己的巧手和妻子爱惜,闹钟一直正常运转。此刻,护士过来登记患者死亡时间,而闹钟恰巧就在阿琳离世的九点二十二分停止了转动。

爱与死是文学永恒的主题,我读过太多把爱与死合在一起写的伟大小说了。可这次的震撼超过以往。文学家需要一个长篇反复铺垫、渲染才能触动读者的心灵,而费曼自传中《面对阿琳的离去》只用了不到两千字就写尽了人类与时间搏斗的绝望。

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写昆廷之死也曾大量描写闹钟,还留下了“钟表杀死时间”的名言。费曼并未模仿福克纳,可他写得一点也不比福克纳差。

就叙述技巧而言,费曼的自传写法上善于辗转腾挪,而在情感上又长于隐忍。妻子去世后,费曼将全部精力发泄到工作上,他不想让别人看着自己愁眉苦脸的样子。可好几个月后,费曼还是大哭了一场:“那时我在橡树岭,刚巧路过一家百货公司,看到橱窗内的洋装,心想阿琳一定会喜欢其中一件,就再也按捺不住了。”

读到爆胎时,我鼻子有些酸;读到闹钟那个片段,我忍住了泪水;读到洋装这个细节时,眼泪不顾尊严地夺眶而出。书里前前后后有关阿琳的描写此刻全部复活,而自己生活中的诸多细节也一下子浮现眼前。高手笔下,一个句子就能引发情感核聚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