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片很少出现清晰的人声,出现字幕与相对应的人声都代表争吵、疑惑和未知,囊括“生”之下的大多数难题。比如,第一部分冬季,有个女人在门外拿着手机一直强调“不知道说什么”“记不清楚”之类;第二部分,从对面窗外往里窥视,女人躺在床上与男人争吵,出现“不要让我妈生气”之类的语句,又预示着生活中的冲击和迷惘。
同时,画面中央出现为数不多的字幕,皆是使用诗意甚至古朴的语句。用繁体字把故事和情感简单交代一下,从迷惘到无措恐慌,从最后的庆幸到“死亡”后达成和解。首先,诗句式的字幕直接给观众暗示,又从侧面反映叙事者“苦行僧”般的处事态度,达到一定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其中,第二段落的结尾,字幕作为过渡出现,“热情与活力枯竭了……永久失去对美的感受……那些源自他人的精神力量”,给到观众重击。这些沮丧无望的情绪在少而能量巨大的语句中迸发。本片独处思考过程中的连续情绪,让想要靠近的观众被动退后一步,这也正是疏离感的建构之一。在第三段落的结尾,过渡字幕以渐白特效出现,如“这就是死亡吗”和“意识正在远去”等。叙事者只有通过“死亡”才能领悟,得到也许与生活的暂时和解。这种不积极甚至悲观极致的观点是导演敢于表达,但大部分观众羞于承认的。这也使得本片在主观和客观两个层面上都给观众“只可远观”的暗示。(www.xing528.com)
纪录片中导演的位置、叙事者的位置、观众的位置,难以达到平衡。本片,叙事者的位置可以说是可有可无,而观众被导演推离到相对遥远处,跟着镜头远远窥视。而导演,纪录片的创作者时而跟观众一起站在远处,时而又带着观众看似努力地靠近事件,又半推半就地被推开。正如,情感式叙事中,飘荡又游离的灵魂经过漫长的时间跨度,终于与世间达成和解,他放过自己和时间,然后时间往前又飘回那年冬天那般。风格化叙事和表达达成疏离感的一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