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载国
因为有同学在大岚工作,你对那座山、那个镇、那些村落并不陌生。在某论坛,你曾非常自豪地推出大岚攻略:春宜掘笋,夏宜漂流,秋宜摘柿,冬宜探雪。如有朋友问起你大岚哪个季节最美,你总毫不犹豫地推荐秋季。山色靛青,枫叶赤红,溪流潺湲,虫鸟啾啾,秋天的大岚简直是仙境。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你不可谓不爱大岚,不可谓不懂大岚。但那份爱只是少年的痴爱,那份懂只是门外汉的略懂。
六月下旬,一批文友约你造访大岚。你善意地劝阻他们,这个季节,不为漂流,不为避暑,大岚真没什么好看的。朋友们说,难得大家有空,一起去姚江源头走走,到四明书画院坐坐。既然如此,你只好作陪。出发前一个晚上,你特意查了一下天气预报——大雨到阵雨。
早上起来,天气比预想的要好。晨风习习,白云朵朵,太阳欲露不露呈羞涩状。朋友们看来很期待这次聚会,七点钟,八位文友全部到达指定地点,分乘两辆车奔赴大岚。
车近梁弄,你让司机小张放慢车速,打开所有窗户。夹竹桃红艳如火,香樟树青翠欲滴,山区的每一缕气息都散发着花草的清幽。置身此地,城区的雾霾与口罩仿佛成了经年往事。
车沿盘山公路缓缓前行,窗外景致次第变换,正所谓“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树色新”。你问小张开这样的山路是不是有些紧张。他说第一次开车上山时出了好几身汗,现在早已习惯并逐渐迷上了这样的驾驶经验。山路车少,景色变换无穷,开车不会有一丝厌倦感。
车辆甫一进入大岚境内,就有文友大喊:“看,云海!”你见怪不怪地更正文友的说法:“这么低的山哪来的云海?云海是黄山的特有景观。”再往窗外张望,景致确实迷人。海拔四百米的山路,脚下已有数座山峰耸立,每座山峰的山腰或山顶都有一段云雾缠绕。云雾或如冠冕或如披肩或如腰带,将这些山峰装点得俊秀超逸。
行至平稳处,文友们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狂热,纷纷跳下车辆,掏出“长枪短炮”朝着脚下的山峰一阵猛拍。你兜里只有一只低级别的智能手机,这云雾是断然拍不下来的。但你清楚,这是你与云雾对话的绝妙时机。大岚的云雾没有黄山云海波起峰涌、浪花飞溅、惊涛拍岸的气势,它们往往只是席垫般的一块或丝带般的一缕,飘浮在山头、山腰。初看,她们避人远居,静如处子,娇羞可亲;细看,你才能发现她们的发丝在飘动,她们的唇齿在蠕动,她们的眼神在致意,她们的手臂在挥舞。她们是大岚山的迎宾使者,正诚挚而不过度热情地领你们进山。这时,你有些自责,进山那么多次,怎么就只顾观赏樱花、吊柿、红枫等植被景观,而忽视了大岚的云雾呢?要知道,人们将大兰山更名为大岚山,正是因为这里的云雾比兰花更具特色啊。千百年来,随着时代喜好的变迁,大岚山上主要植被景观多有变更,只有这云雾还是唐宋的云雾还是秦汉的云雾。刘阮当年在四窗岩炼仙丹时见到的云雾与你今日所见的云雾有何差异?(www.xing528.com)
文友们正在热烈讨论有关摄影的话题,相机品牌、镜头类型之类的争论对你而言有如火星语言。燕华女士提到大岚有一位摄影师叫山风大哥,数十年来热衷于拍摄大岚的自然景观,他拍摄的大岚云雾曾被好几家杂志选作封面摄影。你与山风大哥未曾谋面,更不敢对他的摄影水准妄加评论,但一听这网名你就觉得他才是真正熟知大岚、挚爱大岚的地方乡贤。“山风”不就是“岚”字的拆解吗?
你们将车停在大岚镇政府,由小张领路徙步寻找姚江源头。一群文友叽叽喳喳地走了半个小时,终于在一片茶园的尽头找到了“余姚江正源”石碑。如果没有水文专家的发现与考证,谁会相信绵延百余里下游波涛壮阔的余姚江,其源头只是两孔泉眼。尽管子孙繁荣兴旺,它们还保持着生命本初的恬淡安然。此刻,它们还在“叮咚”“叮咚”地奏响生命的乐章。
天空下起了微雨,雾气渐渐绵厚起来。一行人能辨出彼此的轮廓,想看清面庞却需要超强的视力。同行的女士们纷纷撑开雨伞,男士们却不管不顾地披雨戴雾。方大诗人开始朗诵席慕蓉的《雾起时》:“雾起时/我就在你的怀里/这林间/充满了湿润的芳香/充满了那不断要重现的少年时光……”听着那浑厚的诵读,你已分不清是雾美好还是诗更美好。你也弄不清到底是上山时远眺云雾幸福,还是现在置身云层吞云吸雾更幸福。你只知道城里人讨厌雾霾,而山里人却以雾岚为荣。大岚盛产茶叶,这里出产的“高山云雾茶”价格是普通茶叶的数倍。云雾都能卖钱了,山里人还能不喜欢云雾?
走到四明书画院近旁时,雨渐渐大了起来,参观避雨一带两便。书画院由中国美院的教授设计建造,三进庭院结构,粉墙黛瓦,屋檐下留有一条口字形水渠,院子中间的假山草木构件精巧,仿佛一巨幅盆景。这里是中国美院画师们的创作实践基地,常年有美院师生驻守。展厅里挂着价格不菲的名家画卷,创作室里陈列着供游客舞弄的文房四宝。你浏览完厅内的展品,便独坐回廊,看院子里云雾蒸腾,听雨打莲荷的滴答声。水渠中的睡莲只有巴掌大小,随着雨滴微微漾动,跳着极柔极缓的舞蹈。以它们弱小的身躯是断然托举不起这盈天雨雾的,可它们又怎会忘却雨雾的特殊滋养。古语云:“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如果我擅丹青,只要以这雨这雾这莲绘出,不就写出了大岚的精神吗?
雨止已是午后,正欲乘车返程,在书画院出口处巧遇山风大哥。经燕华女士介绍后你方知山风大哥姓郑,是大岚镇的老领导。山风大哥豪爽健谈,上至刘阮神仙传说,下至村民民事纠纷,他那肥硕的肚子里装了本大岚百科全书。你问山风大哥讨要大岚山的风光照,山风大哥说:“现在论坛和微信圈里用的大岚风景照大多是我拍摄的,你们可以任意下载。”接着又耐心地告诉你网站地址和下载方法。
下山时,躲藏了大半天的太阳终于露脸了。早上上山时看到的那些素装女主如今已换上艳丽的衣裙,愈加妩媚动人。乘在车上,你不敢回望,生怕经不起她们的召唤。你知道,纵使长留大岚,你也只是这山上住得较久的宾客而已。大岚从来就只有那么一位主人——雾岚。
想到这里,你不禁诗兴大发,将方大诗人朗诵过的那首诗又读了一遍:“雾散后却已是一生/山空/湖静/只剩下那/在千人万人之中/也绝不会错认的/背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