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教授谢有顺曾这样评价韩少功:“韩少功长于思索,但又能用很好的感性经验和细节描写来解析自己的思想。”
韩少功的小说善取关键细节,或只言片语,或一举一动,传神地刻画了月兰(《月兰》)、幺姑(《女女女》)、老寅(《山歌天上来》)等鲜明的人物形象。
散文是一种抒情性极强的文体,其抒情方式较小说丰富多样,抒发情感较小说方便快捷。在散文中,作者可以采用直抒胸臆、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多种方式抒发内心感受。而对韩少功这样的小说家而言,即便是在写散文时,他也忘不了细节刻画。《我心归去》中就有多处于散文而言显得有些另类的细节刻画。
文章第三段有一处纪实性描写:“你对吊灯作第六或六十次研究,这时候你就可以知道,你差不多开始发疯了。移民的日子是能让人发疯的。”在散文中,作者一般会借助于富有诗意的景致描写来抒写孤独寂寞之情,而韩少功则只用一个细节就让读者感受到了自己当时极度孤寂的内心。这应当可以视作小说家参与散文之后对于散文抒情手法的拓展。(www.xing528.com)
文章的第六段又出现了一处想象性细节描写:“但假若你在旅途的夕阳中听到舒伯特的某支独唱曲,使你热泪突然涌流的想象,常常是故乡的小径,故乡的月夜,月夜下的草坡泛着银色的光泽,一只小羊还未归家,或者一只犁头还插在地边等待明天。”这段文字语句舒缓,意境优美,从笔调上而言属于较为纯正的散文。而于此处穿插一段想象性描写以表现自己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则又完全出于小说家对细节的偏爱,因为这一段描写对文章的结尾还起到了铺垫与伏笔的作用。
文章第二段还有一处不是特别典型的细节描写:“你到了悬崖的边缘,前面是寂静的深谷,……你跳下去不会有任何声音和光影,只有虚空。”就功能而言,它与第六段的想象性描写有相似之处。
朱自清《背影》一文中父亲爬月台的细节为人们津津乐道。为何那就不是小说笔触,而韩少功写对吊灯的观察就是小说家笔触呢?两者的差别在于,前者是出于情思表达的需要,而后者是出于对细节描写的偏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