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最后一片常春藤叶》解读:拯救琼珊的力量

《最后一片常春藤叶》解读:拯救琼珊的力量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最后一片常春藤叶》是美国著名短篇小说作家欧·亨利的作品。小说描写了一位老画家为患肺炎而奄奄一息的穷学生琼珊画最后一片常春藤叶,从而使得她战胜了病魔的故事。——是这片最后的常春藤叶让琼珊看到了生的希望,从而有了活下去的勇气和力量。这,才是琼珊能活下来的真正原因。

《最后一片常春藤叶》解读:拯救琼珊的力量

《最后一片常春藤叶》是美国著名短篇小说作家欧·亨利的作品。小说描写了一位老画家为患肺炎而奄奄一息的穷学生琼珊画最后一片常春藤叶,从而使得她战胜了病魔的故事。作品主人公老贝尔曼是一个在社会底层挣扎了一辈子的小人物,一生饱经风霜、穷困潦倒,却热爱绘画艺术渴望成就自己的艺术杰作,却为挽救一个青年画家的生命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关于这篇小说的主题,历来的理解都停留在赞美老贝尔曼“舍己救人”的人性美的层面上。如江苏教育出版社2014年7月第6版的《教学参考书·语文必修二》第5页,就有如下代表性表述:

在这篇小说中,作者讲述了老画家贝尔曼用生命绘制毕生杰作,点燃别人即将熄灭的生命火花的故事,歌颂了艺术家之间相濡以沫的友谊,特别是老贝尔曼舍己救人的品德。

是的,读这篇小说,我们无不感动于老贝尔曼这种“舍己救人”的高风亮节。用自己的死去换取别人的生,这种精神,在任何年代、任何社会,都应是值得好好歌颂和赞美的。我们可以想象,在那个凄风苦雨的晚上,一个六十多岁的性格暴躁、酗酒成性、牢骚满腹、抑郁不得志的老画家,为了拯救一个与他同居一处,在人生经历和艺术追求上有着相似坎坷命运和遭遇的青年画家——琼珊的生命,是怎样淋着雨,冒着风,受着寒,踉踉跄跄地爬到离地面二十多尺高的墙上,独自一人颤抖着调拌颜料,在墙上施展他全部的画技,终于画成了他毕生唯一的一幅“杰作”——最后一片常春藤叶,从而让那个画家战胜了病魔,重获新生。从这个角度而言,老贝尔曼“舍己救人”的高贵品德理当歌颂,必须赞美。这确实应该是这篇小说要着重表达的主题之一。

但问题是,这片用生命画成的叶子真的是拯救琼珊的唯一一根“救命稻草”吗?我相信很多读者都会不约而同地说“是”——小说不是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么?——是这片最后的常春藤叶让琼珊看到了生的希望,从而有了活下去的勇气和力量。是的,这并没有错,作家欧·亨利也确实如此写着。但如果我们再仔细地想想:其实藤叶就是藤叶,在常人常态之中它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只不过处在身患重病这样的境地,相对琼珊这样的病人而言,这片叶子就变得与众不同——在她的眼里和心中,这是一片决定她能否战胜病魔、获得新生的叶子,是一个临死之人唯一的精神寄托和信念支撑。于是,这叶子也就有了不同寻常的魔力,成了她的“救命稻草”。所以,这又是一片不一样的叶子,它承载着一个人的厚重而鲜活的生命,寄托着包括琼珊、苏艾在内的无数普通民众对美好生活、美好未来的憧憬与向往。从这个角度而言,这片叶子就不再是一片单纯而普通的叶子了,它更是一种希望、一种信念、一种力量。这种希望、信念和力量,从心理学社会学的角度来说,是人类引导自我前行的本因。在有的时候,它是人的意志行为的基础,能激发一个人的潜在精力、体力、智力和其他各种能力,来实现与基本需求和欲望相应的行为。所以,正是这片最后的常春藤叶,被琼珊(其实是被作者)寄予了一种对生活、对生命、对未来世界的美好希望和坚定信念,成了她人生中的“救命稻草”,才让她最终战胜了病魔,获得新生。这,才是琼珊能活下来的真正原因。

这样说来,仅用“歌颂老贝尔曼舍己救人的品德”这句话来概括整个小说的主题,就显得有失偏颇和肤浅了,是明显的“只见叶子不见森林”——没有深入领会到叶子寓含的真正意义和价值,没有很好理解老贝尔曼画的这幅“最后的常春藤叶图”为何能成为“杰作”的原因,更没有理解作家写作此文的真正意图与目的。

实际上,这片最后的常春藤叶,从艺术的审美的标准去评价,客观地讲,并不能算作“杰作”——老贝尔曼的画技决定了这幅画的艺术水准。他只是一个一般水平的画家,“他操了40年的画笔,还远没有摸着艺术女神的衣裙”。“除了偶尔画点商业广告之类的玩意儿以外,什么也没有画过”。尽管他梦想有朝一日能有自己的杰作问世,以实现自己的艺术理想和人生追求。但现实是,他一直以来似乎很不得志,他只是一个无人赏识,连生活都难以维系的穷画工而已。虽然他倾毕生画功于一晚,画成了这片最后的常春藤叶,但这片叶子只是瞒过了重病中精神恍惚的琼珊,却骗不了同处一室的苏艾:“亲爱的,瞧瞧窗子外面,瞧瞧墙上那最后一片藤叶。难道你没有想过,为什么风刮得那样厉害,它却从来不摇一摇、动一动呢?”琼珊与苏艾,其实是与贝尔曼差不多类型的人物,一样以画为生,一样追求梦想,但也一样画技平平。所以,连苏艾都能一眼看出其中的破绽,可以断定这其实真不是什么真正意义上的“杰作”。如果我们再来个假设——这片最后的叶子在风雨中慢慢褪色了或者让琼珊看出了真伪而导致她最终不治身亡。试问,我们还能说它是“杰作”吗?(www.xing528.com)

但我们之所以都认定它是杰作,就因为这是老贝尔曼用自己的生命画成的,而且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它挽救了另一个人的生命——让生命得到有价值的延续,使梦想获得了成真的机会。这让活着的人们看到了人生的希望和生活的美好。作家正是通过这样的情节构思和人物命运变化,满怀深情地鼓励人们:无论身处何种逆境,不管遭受什么打击,信念在,希望就在,幸福也在。我以为,这才是这篇小说所要着重表达的主题,也是作家写作此文的真正目的。从这个角度去理解贝尔曼的“杰作”——这片最后的常春藤叶,它的意义和价值就显得无比崇高和伟大,它让我们看到了生活中前行的光亮和希望,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美好,从而让整个小说有了温度,有了亮色,有了乐观向上的基调,也有了“含泪的微笑”的辛酸——这是欧·亨利小说的主要创作风格和基调。

如果我们稍作分析,欧·亨利的这种“含泪的微笑”,其实与鲁迅对当时的国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是比较相似的。为了给作品以亮色,给民众以希望和信心,他们都在作品中不约而同地运用了“曲笔”手法。“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药》这篇小说弥漫着一股凄清,阴冷,窒息,压抑的色调,尤其是结尾关于坟场环境的描写文字,更是让人感到阴森恐惧。可是,“瑜儿坟上”的一圈花环——这清白、零星的小花给作品增添了一点热度和亮色,暗示着革命者流血牺牲却后继有人,从而给人以信心和希望。人们有理由相信,夏瑜的同情者和继承者们一定会发扬夏瑜的精神,光明终究会有到来的时候。同样道理,《最后一片常春藤叶》描写的也是一群生活在社会最低层的艺术工作者的贫困现实。他们有理想,有抱负,但因为种种原因,他们的生活都很不如意,都在为生计、为梦想苦苦追寻。琼珊的患病,就是这种现实与梦想的双重压迫所致。在她身患重病而对自己产生绝望之时,那片“最后的常春藤叶”——风雨不凋,傲然枝头,给绝望之中的琼珊带来了希望和信心,才使得这个鲜活的生命没有消逝,死亡的悲剧没有重演(老贝尔曼之死是悲剧)。“我希望有一天能去画那不勒斯的海湾”。它给了作品以亮色,并让人们相信,苦难终会过去,黎明必将到来。

这样说来,称这片叶子为“杰作”,不仅仅是出于对老贝尔曼舍己救人的人性之美的最高褒奖,更应该是出于他用生命换来的叶子重燃了琼珊“生的希望”的信念之灯的虔诚敬畏。有的时候,物质条件是否优越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是否强大。巴金说过,“我们不是单靠吃米活着的”(《灯》)。是的,一个人,尤其是在最痛苦、最困厄、最迷茫的时候,是最需要有强大的精神鼓舞和信念支撑的。信念如灯、如火,可以启明,可以驱寒,可以燎原,可以给在苦难中的人们以生的勇气和活的希望。“几盏灯甚或一盏灯的微光固然不能照彻黑暗,可是它也会给寒夜里一些不眠的人带来一点勇气,一点温暖。”这是巴金老人的人生哲学,这又何尝不是欧·亨利的为文之道呢?

众所周知,欧·亨利长期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一生几乎过着颠沛流离、穷困潦倒的生活。但即使在这样的处境中,他仍心怀美好,笔耕不辍,用手中的笔描绘着这个世界的美好。综观他的整个创作,同情下层社会民众的悲惨命运,歌颂普通人的人性之美,是他文学创作的永恒主题。特别是着力挖掘和赞美小人物的伟大人格和高尚品德,塑造个性鲜明的人性形象,展示他们向往未来世界的美好愿望,从而反映那个时代里美国普通民众虽际遇坎坷却不乏信心和希望——这,才是欧·亨利写作小说的真正目的和动因。

从《最后一片常春藤叶》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欧·亨利小说这种一以贯之的创作主题。小说中的老贝尔曼、琼珊和苏艾,都是身处社会底层,为生计、为自己的艺术梦想在苦苦挣扎和努力追寻的人。他们虽然生活困窘,但仍不失对美好明天的希望,梦想着有朝一日能有自己的“杰作”问世,能去那不勒斯的海湾写生。虽然最终一个以死践志,一个以生明志,但我们还是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光明,感到了温暖。欧·亨利正是通过这样的故事与情节,在含泪地提醒我们:尽管生活如此艰辛,但千万不能失去信念,走过寒冷的冬季,你才能迎来人生的美好春天。

(本文发表于2016年第8期《教育学》,中国北京,刊号:CN11—4297G)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