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中版课文解读:韩愈的师道之心和对老师的期待

高中版课文解读:韩愈的师道之心和对老师的期待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针对当时“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社会,韩愈以一个“传道者”自居,希望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恢复师道,改良社会。所以,韩愈对老师充满了期待也寄予厚望。再退一步说,兰芝这种被休女子能得到如此厚遇,在那

高中版课文解读:韩愈的师道之心和对老师的期待

文本解读没有定法,但有常法,也有专家通过研究、探索、实践而得出的诸多妙法。作为文本解读方面的大家,孙绍振先生曾以经典的散文诗歌小说为例,从真善美、脉络形式、观念、还原等角度帮我们去分析和掌握文本解读与教学的技巧。他的文本还原法、文本细读法等文本解读的方法确实值得我们每个语文老师去学习、借鉴和实践。此外,古往今来的各家各派,也都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本解读的范例,在此不再一一列举。而从我自身的这几年的实践看,或许积累了一点感悟和经验,所以也想不吝浅显,作如下介绍。

咬字嚼词:解读首先从字词开始,这是基础和前提。课文解读中,首先应抓住语言文字,开展感知、分析、体悟等欣赏活动。作品中那些“意义和情味”同作者的旨趣相同的语言文字,是情感载体,阅读时,应抓住这些语言材料,在认知的基础上,领略语言文字所传达的丰富情感,从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收获。如:伟大作家鲁迅的作品中就有大量的、能表达他的“旨趣”的语言文字。这些语言文字,平凡简练而又深刻隽永,可谓光彩奇异。《药》中仅拿钱的动作就很耐人寻味。悲剧人物华大妈,清楚钱就放在枕下,却“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华老栓明知钱已装在口袋中,又重重地“按了两下”。一“掏”一“按”,尽现穷人攒钱的艰辛和对血汗钱的珍惜,也传达出老栓夫妇对“药”能治好儿子病的殷切期望。而对于刽子手康大叔,则用“抢”“扯”“裹”“塞”“抓”“捏”等动词淋漓尽致地刻画出其野蛮贪婪、残忍凶暴的特点,且作者对其的痛恨憎恶之情也尽含于这些词中。我们若能抓住这些语言文字,发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并进而感受不同人物的动作所折射出来的不同情感,这就是解读的心得和收获了。

析句赏文:在字词的基础上,进而理解、欣赏句子、段落和篇章的思想内容、意蕴内涵、技巧手法等等,这就打开了解读的广阔天地。实际上,我们平常所谓的课文解读,就是解读这些方面的内容。在我看来,名家名作,常读常新。我们教学的每篇课文,再怎么样,也是千挑万选才进入教材的,都应该是美文佳文,都有可供解读和欣赏的点。只要你有一颗敏感的心和一双会发现的慧眼,我们都能收获成功。试举三例:

师说》为经典课文了,我上学的时候就学它。每读课文,我总有感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这句话。韩愈为何要给老师下这个定义?针对当时“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社会,韩愈以一个“传道者”自居,希望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恢复师道,改良社会。所以,韩愈对老师充满了期待也寄予厚望。文章虽然有对“童子之师”的批判,但主要内容似乎在批判“耻师”的种种不良现象。实际上,细读课文,我们不难发现,文章虽是为鼓励一个17岁的孩子学“古文”而作的,也许还有作者自己那么一点儿自鸣得意(得意于李蟠“不拘于时,学于余”)的味道,但主要的内容却是在论述自己的“师道”思想:老师的标准、老师的职责任务、师生关系。这种“师道”思想即使在今天看来也具有进步作用和积极意义。于是写成《问韩愈:何谓“师道”?》一文,发表于2009年第1期《语文教学研究》。

备课《林黛玉进贾府》,我按常规阅读、预习课文,任务是解决生难字句,概括主要情节,熟悉贾府环境,初步感知情节和形象。一遍下来,发现贾府太大了,这么多建筑,这么多房子和花园,还有这么多人物,读得我晕头转向,你说林黛玉能记得清楚吗?我看得先给她请个导游。于是设计了一堂活动课——“给林黛玉做一回导游”。我让学生找出文本中所有关于林黛玉行踪的语句,画画贾府的平面布局图,概括各处建筑的特点,然后用自己的话进行归纳介绍,要求写成导游词,让学生给林黛玉做一回“导游”。结果学生很感兴趣,个个仔细阅读文本,找行踪,画图画,写导游词,概括各处建筑的风格特点。上台介绍时居然有模有样,有点儿“导”的味道。这节课,自然在“寓教于乐”中成功结束。据此写成《给林黛玉做一回“导游”》一文,发表在《语文学习》2005年第1期。

教学老舍的《想北平》,心中总是在怀疑:作者真的只是“想”北平么?这“想”的背后有没有深刻的内涵呢?一番查证后,发现想的背后是老舍对北平安危的深深担忧,而这恰恰体现出像老舍这样的20世纪二三十代的作家的民族良知和时代忧患。《问老舍:你究竟在想些什么?》就应运而生,发表于《语文教学通讯》2011年第9期。

质疑创造:课文解读与欣赏需要你大胆质疑的精神与不惧权威品质。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又说:“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西方文学欣赏中也有一句经典:“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诸如此类,都告诉我们,文学是多义的,文章是可以多角度解读的。名家名作,常读常新。我们不能拘于教参,迷信权威。阅读是个人的事,是精神的旅程和情感的交流。我们需要有一种自主性,更需要有一种创造力。用心感悟,敏锐发现,你才会有自己的阅读收获。

教学《孔雀东南飞》,我正引用清代沈德潜兰芝兄长的评价:“小人但慕富贵,不顾礼义,实有此口吻。”分析刘兄的性格,说他“性行暴戾,趋炎附势,见利忘义,尖酸刻薄,冷酷无情……”但潜意识里我总觉得刘兄好像没这么坏。于是再三细读课文,我慢慢悟得:兰芝被休回家,在封建社会中,是很被人瞧不起的事,是不光彩的事。如果说,焦仲卿能带给兰芝以幸福,兰芝能再回焦家重享美满之生活,她哥哥这种“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的逼婚当然是十万个不对的。可是,焦仲卿不能给兰芝幸福,焦母也不会与兰芝和好。所以,我认为,她哥哥要兰芝再嫁,不能说是“趋炎附势,见利忘义”,倒应是真心在为妹妹的生活着想,替她寻找幸福。那么,问题的关键是焦仲卿会不会去接兰芝?兰芝回家后能不能与婆婆和好?我于是再精读课文,查阅资料,得出如下结论:

一、焦仲卿在与兰芝分手时的“誓不相隔卿,誓天不相负”的誓言,仅仅是一种口头的安慰与不可实现的虚假承诺,因为孝顺、听话、胆小、懦弱的府吏,不可能说服母亲改变态度,即使兰芝重回焦家,也是再受婆婆的虐待,再被休回家。在这种情况下,与其让兰芝守着这虚无的爱情,去重续这根本没有幸福可言的痛苦生活,还不如答应人家县令、太守之类人家的求婚,倒不失为一条新生的路。再退一步说,兰芝这种被休女子能得到如此厚遇,在那个社会中,不能不说是一次新生的机遇和一种人生的幸运。于情于理,刘兄的做法都有一定的现实积极意义。(www.xing528.com)

二、从刘家的情况看,其应该是富甲一方的大户地主人家。刘兰芝“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自小受到各方面良好的教育,这是有钱人家的做法。她嫁到焦家时带去了很丰厚的嫁妆,这更说明了其家殷实的家底。还有,刘兰芝严妆时华贵的穿着打扮,其在娘家“移我琉璃榻”的不一般的闺房,都充分说明刘家的富有。受汉魏时期“门当户对”的婚姻观念的影响,当初焦刘两家的结亲也是遵循了这一法则的——焦仲卿是庐江府小吏,焦家也算一个官宦之家。那么,这次刘家与太守家结亲,也是这种“讲究门第”的正常而自然的普遍做法,后人有什么理由要给刘兄贴个“趋炎附势、见利忘义”的标签呢?

由此看来,刘兄的做法应有其现实的合理的一面。

将以上内容写成《刘兄真的那么可恶吗?》一文,发表于《语文教学之友》2005年第7期。

阅读鲁迅的《祝福》,心中闪过这样一个问题:祥林嫂后来为何不叫“老六嫂”?是呀,小说中只提到她嫁给了卫家山的卫祥林,所以大家都叫她“祥林嫂”,这是封建社会的习惯称呼。可后来祥林嫂再嫁给贺家墺的贺老六时,为什么人们没有按习俗叫她“老六嫂”呢?是作者的一时疏忽,还是另有深意?看来,问题虽然细微,但我以为搞清楚这个问题的来龙去脉,并以此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展开全文的教与学,对于把握祥林嫂这个人物形象,理解小说的主题和悲剧意义,了解有关封建社会的礼教思想、贞节观念,应该会有一定的帮助与好处。于是写成《祥林嫂能叫“老六嫂”吗?》一文,发表于《语文教学之友》2007年第9期。

这里,我用自己的质疑,反复研读,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平时的课文解读中,应该大力发扬这种质疑精神,并进行大胆的创新。古人云:“处处留心皆学问。”或许这种质疑创造精神,就是我们课文解读的催生剂和助推器,它能优化你的教学,丰富你的课堂。

【注释】

[1]孙绍振.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2]王元华.文本细读的含义与方法[J].语文建设,2018(2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