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就这样解读课文,赏风景》

《就这样解读课文,赏风景》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漫步登山、赏花弄月的过程;语文教师则是行走其中赏风景的人。但不管怎样,至少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这看法中有我深入的思考、研究和求证。针对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提出传染病流行危险时,科学合理且可

《就这样解读课文,赏风景》

做个语文教师是幸福和快乐的。

记得唐代诗人贾岛的《寻隐者不遇》一诗中有如此句子:“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我一直以为,语文教学就是一座大山,那一册册精致的教材,一篇篇优美的课文——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如同山中的一林一木、一水一溪、一花一草……构建成了一个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的语文世界,成为语文教师精神家园的世外桃源。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漫步登山、赏花弄月的过程;语文教师则是行走其中赏风景的人。我们读课文,备课文,教课文,学课文——每天每课、月月年年都徜徉其中,时时看山上日出日落,岁岁望天边云卷云舒。我们在山中尽情享受着作为语文教师独有的幸福与快乐,这是一种沁人心肺、心旷神怡的境界,妙不可言。

我不知道其他的语文老师有没有和我一样的感受,但至少我自己是真切地感受到了这种幸福和快乐——以欣赏的眼光,在语文教学的大山中漫步,边走边看,边教边学,边思边悟,一路前行,一路求索,一路写作,一路收获。虽然中间有过曲折,有过坎坷,有过痛苦,有过失落,但更多的却是,当自己的一篇篇文章、一个个文字发表在各级各类报刊而转变成散发着浓浓墨香的铅字时的那种欣喜和满足。我依旧清晰地记得第一篇文章发表时的情景。那是一篇关于作文指导的课堂教学实录,发表于1999年10月的《语文学习报》(吉林通化),后转发于《中学语文教学》。当任飞编辑打电话告知文章被刊用时,我心中的激动是难以用语言来形容的。这可是我参加工作以来发表的第一篇文章啊!之前的一年中,我写过很多有关语文教学方面的文章,也给很多报刊投过稿,但都是出笼的鸟儿有去无回——屡写屡投,屡投屡败。失落与痛苦几乎让我弃笔,但不服输的本性最终让我咬牙坚持了下来,终于在这一次峰回路转、云散日出。这大大激发了我求知的欲望和教研的兴趣,成为我写作的起点和精神的支点

就这样,慢慢走,欣赏啊。我对于课文的理解,几乎到了“着迷”的程度。我知道“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道理。我之所以这样去解读课文,主要是为了表达我个人对课文的理解,即使这种理解不免肤浅、偏颇,甚至错误和荒谬。但不管怎样,至少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这看法中有我深入的思考、研究和求证。我与我的学生一起分享、交流和探讨,语文课上因此有了欢声笑语,也出现面红耳赤,更甚至于唇枪舌剑。这些都成了我现在无比珍贵的记忆——那些精彩的瞬间、我的语文课堂,这都建立在一个人执着的追求之上,串连着我整个教学生涯,成为我一路前行的全部风景。

我本愚笨,但踏实勤奋,肯吃苦,有一种对文字的由衷热爱。大学4年,我边读边写,毕业时居然已在一些报刊上发表了十数篇豆腐干大小的文章(全是散文),因此被系里的同学称为“中文系的小才子”。工作至今,21年的时间里我再读再写,将阅读时的所感所悟、备课中的研究发现、课堂里的酸甜苦辣等,付诸文字,变为铅字。积聚至今,成果颇丰:我担任过《中学生导报》的特约编辑、《语文学习报》的特约撰稿人;至今在《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通讯》《语文学习》《语文建设》《教学月刊》等国家级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2篇,在省级以上多种报刊上发表各种教育教学方面的文章240余篇,计50余万字;多篇论文荣获省、市、市属级一、二等奖;参编各种教辅书籍11本,计40余万字;我被学校的一些老师冠以“绍兴一中的一支笔”的雅号,而我的已经毕业了的那些学生,在与我的日常闲聊中,还总会有意无意地提及那时的课堂和我的有关课文解读的例文(我会在课堂上呈现一些自己写的课文解读文章,让学生欣赏、点评和模仿),言辞间流露的,是我们以前共同的美好时光。作为语文教师,我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

就这样,岁月静美,时光在不知不觉间远去。整整21年,弹指一挥间。不意惊见,我在绍兴一中已经工作了如此一段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日子。回头望望,走过的道路印迹全无,唯有的就是上面提及的一些文章文字。这么多年来,我的心中一直有个愿望,就是出一本自己写的书,将自己发表过的文章整理出版。今天,这个夙愿已经成真,心中的激动与喜悦一如当年的处女作发表。我要真诚地向学校的领导和同仁表示感谢,没有他们的无私支持、关心、帮助和指导,我不可能取得现在这样的成绩,也不可能有今天的圆梦之日;我要深深地向我的爱人章茜兰女士表示歉意和敬意,多年来,我专注于自己的写作与教研,忙碌于学校这样那样的工作,是她一个人担起了养儿持家的重任,家里家外,大事小事,纤弱的身躯为我撑起了一方晴朗的天空。

这本书中的所有文章,都是有关文本解读的理论阐述和个案辑录,是我在备课、教学的过程中对课文内容主旨、人物形象、写作技巧等的解读与赏析、探索与研究的结果,集中发表在2002年以后的《语文学习报》和《中学语文报》上(此两报为主,也散见于其他报刊),以及其他一些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省级报刊等。解读的文本,大多是原来人教版课文,少量是新课改后苏教版、人教版课文。内容上虽然显得肤浅和偏颇,但都是自己的真实解读;语言上虽然很是粗劣和幼稚,却全为自我的个性表述。说句不谦虚的话,我还是比较珍惜它们的,所谓“敝帚自珍”是也。我只能这样安慰自己,也权作薄礼,答谢所有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并真心希望得到专家同仁的批评与指正,以期今后的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因为我还在路上。

是为序。(www.xing528.com)

【课上交流】

为什么细菌和病毒进入人体后会被识别为抗原?免疫系统是如何保护生物体免受病原体的侵害?免疫调节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是什么?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特异性免疫如何实现?免疫失调会导致哪些疾病?免疫学研究有哪些实践应用?针对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提出传染病流行危险时,科学合理且可行的防控措施,并在课上交流。请回忆曾经接种过哪些疫苗,分别预防哪些疾病,并在课上交流与分享。

【学业质量水平】

【课上交流】

为什么细菌和病毒进入人体后会被识别为抗原?免疫系统是如何保护生物体免受病原体的侵害?免疫调节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是什么?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特异性免疫如何实现?免疫失调会导致哪些疾病?免疫学研究有哪些实践应用?针对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提出传染病流行危险时,科学合理且可行的防控措施,并在课上交流。请回忆曾经接种过哪些疫苗,分别预防哪些疾病,并在课上交流与分享。

【学业质量水平】

2018年5月18日初稿

2019年7月10日二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