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属:鲥鱼属辐鳍鱼纲,鲱形目,鲱科,鲥属。俗称时鱼、三来、三黎鱼、迟鱼、鲥刺。
体征:体长椭圆形,侧扁,一般体长25~40厘米。口较小,上颌缝合部中间具明显缺刻,下颌缝合部具一突起。两颌无齿。脂眼睑发达,几乎遮盖眼的一半。腮孔大。鳞片圆薄,上有细纹,无侧线。腹部有大型锐利的棱鳞,排列成锯齿状。有胸鳍、腹鳍各一对,腹鳍极小;背鳍一个,起点距吻端较距尾鳍基为近。臀鳍基部约与背鳍基等长。胸鳍位低,向后不伸达背鳍下方。腹鳍位于背鳍基下方,起点距前鳃盖后缘和距臀鳍起点相等。尾鳍深叉形,被有小鳞。体背和头部为灰色,略带蓝色光泽,体两侧和腹部为银白色。腹鳍、臀鳍灰白色,其他各鳍暗蓝绿色。
※长江鲥鱼
习性:鲥鱼属暖水性溯河鱼类,繁殖季节由海进入珠江、钱塘江、长江等江河作生殖洄游。入江的鲥鱼常活动在水的中下层,游泳能力强。亲鱼产卵后,鱼群分散,随即离河入海索饵和越冬,幼鱼则在通江湖泊和江河干流的某些江段生长发育。秋后,幼鲥鱼随江水顺流而下,降河入海,在海洋中生长到性成熟。
繁殖:鲥鱼生长较快,孵化后两月,体长即可达6.0厘米。雌性的生长远较雄性为快。鲥鱼3龄可达性成熟,性成熟时的体长雌性约为46.5厘米,雄性为42厘米。在第一次性成熟前,生长速度最快,以后逐渐减慢。其产卵期在5月下旬至7月下旬,亲鱼一般喜欢在傍晚或清晨时产卵。卵比重略大于水,在静水中常沉于水底,流水中则浮于水中上层。一般个体怀卵量为150~250万粒,最多的达300多万粒,属一次性产卵类型。
分布:鲥鱼在我国的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大海区的渔场均有分布。生殖洄游进入珠江、钱塘江、长江等江河,最远可达宜昌,但数量极少,主要分布在江苏、安徽和江西赣江一带。国外分布于朝鲜、日本、菲律宾等渔场。
◎知识点
鲱形目
鲱形目是硬骨鱼纲、辐鳍亚纲的一目,是现代真骨鱼中最原始的一目。自三叠纪至今,鲱形目为最接近原始类型的真骨鱼类,约有4科68属330种,广泛分布于全世界各海域和某些淡水水域,其中26种生活于淡水中。鲱形目鱼类有许多原始性特征,如头骨骨化程度不高,还保留许多软骨等。体被圆鳞或栉鳞。有下肋骨,通常有上肋骨,有肌间骨。背鳍和臀鳍无真正鳍棘;腹鳍腹位,有些种类无腹鳍;尾鳍为正尾型。无棘状鳞。椎体中央通常有一孔。无韦伯氏器。常有下尾骨。上颌口缘常由前颌骨和上颌骨构成。中筛骨通常不成对。有上枕骨。犁骨通常一块。通常有中乌喙骨。鳔有或无,鳔存在时具鳔管。鲱形目种类繁多,很多是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是世界渔业生产上产量最大的一个目,例如大麻哈鱼、刀鱼等。
※长江鲥鱼
习性:鲥鱼属暖水性溯河鱼类,繁殖季节由海进入珠江、钱塘江、长江等江河作生殖洄游。入江的鲥鱼常活动在水的中下层,游泳能力强。亲鱼产卵后,鱼群分散,随即离河入海索饵和越冬,幼鱼则在通江湖泊和江河干流的某些江段生长发育。秋后,幼鲥鱼随江水顺流而下,降河入海,在海洋中生长到性成熟。
繁殖:鲥鱼生长较快,孵化后两月,体长即可达6.0厘米。雌性的生长远较雄性为快。鲥鱼3龄可达性成熟,性成熟时的体长雌性约为46.5厘米,雄性为42厘米。在第一次性成熟前,生长速度最快,以后逐渐减慢。其产卵期在5月下旬至7月下旬,亲鱼一般喜欢在傍晚或清晨时产卵。卵比重略大于水,在静水中常沉于水底,流水中则浮于水中上层。一般个体怀卵量为150~250万粒,最多的达300多万粒,属一次性产卵类型。
分布:鲥鱼在我国的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大海区的渔场均有分布。生殖洄游进入珠江、钱塘江、长江等江河,最远可达宜昌,但数量极少,主要分布在江苏、安徽和江西赣江一带。国外分布于朝鲜、日本、菲律宾等渔场。
◎知识点
鲱形目
鲱形目是硬骨鱼纲、辐鳍亚纲的一目,是现代真骨鱼中最原始的一目。自三叠纪至今,鲱形目为最接近原始类型的真骨鱼类,约有4科68属330种,广泛分布于全世界各海域和某些淡水水域,其中26种生活于淡水中。鲱形目鱼类有许多原始性特征,如头骨骨化程度不高,还保留许多软骨等。体被圆鳞或栉鳞。有下肋骨,通常有上肋骨,有肌间骨。背鳍和臀鳍无真正鳍棘;腹鳍腹位,有些种类无腹鳍;尾鳍为正尾型。无棘状鳞。椎体中央通常有一孔。无韦伯氏器。常有下尾骨。上颌口缘常由前颌骨和上颌骨构成。中筛骨通常不成对。有上枕骨。犁骨通常一块。通常有中乌喙骨。鳔有或无,鳔存在时具鳔管。鲱形目种类繁多,很多是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是世界渔业生产上产量最大的一个目,例如大麻哈鱼、刀鱼等。
※长江鲥鱼
习性:鲥鱼属暖水性溯河鱼类,繁殖季节由海进入珠江、钱塘江、长江等江河作生殖洄游。入江的鲥鱼常活动在水的中下层,游泳能力强。亲鱼产卵后,鱼群分散,随即离河入海索饵和越冬,幼鱼则在通江湖泊和江河干流的某些江段生长发育。秋后,幼鲥鱼随江水顺流而下,降河入海,在海洋中生长到性成熟。(www.xing528.com)
繁殖:鲥鱼生长较快,孵化后两月,体长即可达6.0厘米。雌性的生长远较雄性为快。鲥鱼3龄可达性成熟,性成熟时的体长雌性约为46.5厘米,雄性为42厘米。在第一次性成熟前,生长速度最快,以后逐渐减慢。其产卵期在5月下旬至7月下旬,亲鱼一般喜欢在傍晚或清晨时产卵。卵比重略大于水,在静水中常沉于水底,流水中则浮于水中上层。一般个体怀卵量为150~250万粒,最多的达300多万粒,属一次性产卵类型。
分布:鲥鱼在我国的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大海区的渔场均有分布。生殖洄游进入珠江、钱塘江、长江等江河,最远可达宜昌,但数量极少,主要分布在江苏、安徽和江西赣江一带。国外分布于朝鲜、日本、菲律宾等渔场。
◎知识点
鲱形目
鲱形目是硬骨鱼纲、辐鳍亚纲的一目,是现代真骨鱼中最原始的一目。自三叠纪至今,鲱形目为最接近原始类型的真骨鱼类,约有4科68属330种,广泛分布于全世界各海域和某些淡水水域,其中26种生活于淡水中。鲱形目鱼类有许多原始性特征,如头骨骨化程度不高,还保留许多软骨等。体被圆鳞或栉鳞。有下肋骨,通常有上肋骨,有肌间骨。背鳍和臀鳍无真正鳍棘;腹鳍腹位,有些种类无腹鳍;尾鳍为正尾型。无棘状鳞。椎体中央通常有一孔。无韦伯氏器。常有下尾骨。上颌口缘常由前颌骨和上颌骨构成。中筛骨通常不成对。有上枕骨。犁骨通常一块。通常有中乌喙骨。鳔有或无,鳔存在时具鳔管。鲱形目种类繁多,很多是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是世界渔业生产上产量最大的一个目,例如大麻哈鱼、刀鱼等。
※大麻哈鱼
◎延伸阅读
四大名鱼之长江鲥鱼
鲥鱼曾与黄河鲤鱼、太湖银鱼、松江鲈鱼并称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名鱼”,驰誉千百年。鲥鱼早在汉代就已成为美味珍馐,东汉名士严光(子陵)以难舍鲥鱼美味为由拒绝了光武帝刘秀入仕之召,更使鲥鱼名满天下,严子陵钓鱼台至今仍是富春江上的第一名胜。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也对鲥鱼赞赏有加,称其为“惜鳞鱼”、“南国绝色之佳”,并做诗赞曰:“尚有桃花春气在,此中风味胜鲈鱼。”从明代万历年间起,鲥鱼成为贡品,进入紫禁皇城。至清代康熙年间,鲥鱼已被列为“满汉全席”中的重要菜肴。当时首批捕捞的鲥鱼一上岸,即日便用快马日夜兼程,递送京城。广东有句话:“春鳊,秋鲤,夏三黎。”三黎即鲥鱼。鲥鱼肉细嫩,脂肪厚,脂肪中有一层不饱和脂肪酸,在蒸熟的时候有一种独特的香味。不饱和脂肪酸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味鲜美,营养丰富,每百克肉含蛋白质16.9克、不饱和脂肪17克,是我国名贵鱼类之首,亦为长江三鲜之首。鲥鱼最为娇嫩,据说捕鱼的人一旦触及鱼的鳞片,就立即不动了。所以,苏东坡称它“惜鳞鱼”。况且鲥鱼不能离开水面,出水即亡,因此运往京师一定要快速行进,以保持其新鲜。著名评话家王少堂在他的《宋江》一书中,对鲥鱼的特性有段描述:“鲥鱼生得最娇。它最爱身上的鳞呀,它一离了水,见风见光,随时就死了,活鲥鱼很不易吃到。鲥鱼称为鱼中的贵族,她自身中有一种独特的个性,鲥鱼雍容华贵,典雅清高,世人难得一窥其鲜活美貌,所以她那么得人喜欢的原因。”
※大麻哈鱼
◎延伸阅读
四大名鱼之长江鲥鱼
鲥鱼曾与黄河鲤鱼、太湖银鱼、松江鲈鱼并称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名鱼”,驰誉千百年。鲥鱼早在汉代就已成为美味珍馐,东汉名士严光(子陵)以难舍鲥鱼美味为由拒绝了光武帝刘秀入仕之召,更使鲥鱼名满天下,严子陵钓鱼台至今仍是富春江上的第一名胜。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也对鲥鱼赞赏有加,称其为“惜鳞鱼”、“南国绝色之佳”,并做诗赞曰:“尚有桃花春气在,此中风味胜鲈鱼。”从明代万历年间起,鲥鱼成为贡品,进入紫禁皇城。至清代康熙年间,鲥鱼已被列为“满汉全席”中的重要菜肴。当时首批捕捞的鲥鱼一上岸,即日便用快马日夜兼程,递送京城。广东有句话:“春鳊,秋鲤,夏三黎。”三黎即鲥鱼。鲥鱼肉细嫩,脂肪厚,脂肪中有一层不饱和脂肪酸,在蒸熟的时候有一种独特的香味。不饱和脂肪酸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味鲜美,营养丰富,每百克肉含蛋白质16.9克、不饱和脂肪17克,是我国名贵鱼类之首,亦为长江三鲜之首。鲥鱼最为娇嫩,据说捕鱼的人一旦触及鱼的鳞片,就立即不动了。所以,苏东坡称它“惜鳞鱼”。况且鲥鱼不能离开水面,出水即亡,因此运往京师一定要快速行进,以保持其新鲜。著名评话家王少堂在他的《宋江》一书中,对鲥鱼的特性有段描述:“鲥鱼生得最娇。它最爱身上的鳞呀,它一离了水,见风见光,随时就死了,活鲥鱼很不易吃到。鲥鱼称为鱼中的贵族,她自身中有一种独特的个性,鲥鱼雍容华贵,典雅清高,世人难得一窥其鲜活美貌,所以她那么得人喜欢的原因。”
※大麻哈鱼
◎延伸阅读
四大名鱼之长江鲥鱼
鲥鱼曾与黄河鲤鱼、太湖银鱼、松江鲈鱼并称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名鱼”,驰誉千百年。鲥鱼早在汉代就已成为美味珍馐,东汉名士严光(子陵)以难舍鲥鱼美味为由拒绝了光武帝刘秀入仕之召,更使鲥鱼名满天下,严子陵钓鱼台至今仍是富春江上的第一名胜。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也对鲥鱼赞赏有加,称其为“惜鳞鱼”、“南国绝色之佳”,并做诗赞曰:“尚有桃花春气在,此中风味胜鲈鱼。”从明代万历年间起,鲥鱼成为贡品,进入紫禁皇城。至清代康熙年间,鲥鱼已被列为“满汉全席”中的重要菜肴。当时首批捕捞的鲥鱼一上岸,即日便用快马日夜兼程,递送京城。广东有句话:“春鳊,秋鲤,夏三黎。”三黎即鲥鱼。鲥鱼肉细嫩,脂肪厚,脂肪中有一层不饱和脂肪酸,在蒸熟的时候有一种独特的香味。不饱和脂肪酸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味鲜美,营养丰富,每百克肉含蛋白质16.9克、不饱和脂肪17克,是我国名贵鱼类之首,亦为长江三鲜之首。鲥鱼最为娇嫩,据说捕鱼的人一旦触及鱼的鳞片,就立即不动了。所以,苏东坡称它“惜鳞鱼”。况且鲥鱼不能离开水面,出水即亡,因此运往京师一定要快速行进,以保持其新鲜。著名评话家王少堂在他的《宋江》一书中,对鲥鱼的特性有段描述:“鲥鱼生得最娇。它最爱身上的鳞呀,它一离了水,见风见光,随时就死了,活鲥鱼很不易吃到。鲥鱼称为鱼中的贵族,她自身中有一种独特的个性,鲥鱼雍容华贵,典雅清高,世人难得一窥其鲜活美貌,所以她那么得人喜欢的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