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阶段,孩子通过感觉、运动来接触、认识世界,适应外部环境。进一步说,他们依靠触觉、嗅觉、听觉、视觉、平衡觉等感觉获取经验,用看、听、触摸、移动、品尝等方式来“思考”。这一阶段的婴幼儿形成了以动作的模仿和感觉在大脑中再现外界的认知结构,即他们虽然感觉到了外物的存在,但由于所知甚少,无法对感觉到的信息进行概括、分类,其所知仅是外形、表面上的感觉,还是一种潜意识层面上的知觉。
儿童通过各种感觉,在大脑各个区域建立最基本的神经元连接,将感觉信息在大脑里固定下来。随着信息量的增加,各区域之间产生连接,也就是信息的对比、归类,这些大脑区域间的连接导致了概念的产生。概念是各种语言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词汇不但在口语、书面语中存在,也存在于图像、图形之中。
可见,我们也可以通过智力障碍孩子语言的复杂程度来判断孩子的思维水平。
皮亚杰根据不同特点将感知运动阶段再分为六个阶段。从刚出生时婴儿仅有的诸如吸吮、哭叫、视听等反射性动作开始,随着大脑及机体的成熟,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得到发展。到此阶段结束时,孩子渐渐形成了随意的、有组织的活动。
这个阶段孩子获得的主要能力是:第一,发展出“客体永久性”概念,即意识到当一个物体出现之后,物体虽然被隐藏了起来,但这个物体是存在的。第二,出现了有逻辑的目的性行为。即为了达到目的,儿童会进行有步骤的行动。第三,学会反向动作,是儿童在感知运动阶段最基本的成就。如把容器倒过来,将里面的水倒出来,然后将容器正过来,装进水。也就是说,感觉运动期结束的时候,最早期的潜意识的感觉进入了显意识层面,孩子能够通过行为表现出他们具备了最初步的组织、处理信息的能力。(www.xing528.com)
对智力障碍孩子来说,他们无法将信息进行整合,完整地处理各类信息,他们表现出来的行为总是有所欠缺。教师就要仔细观察,看他们各方面的感觉能力是否具有缺陷。一旦发现感觉方面的缺陷,就意味着他将来在这方面的能力就会较弱,需要尽可能早地进行相应的补偿训练。感觉方面的缺陷是最为基础的缺陷,它大多起源于大脑,与器官的缺陷相比,它的功能难以获得补偿。比如海伦·凯勒,虽然她的视觉器官有缺陷,但她的大脑是正常的,于是她可以通过触觉、听觉、味觉等来进行补偿,进行认知活动。但智力障碍孩子的问题是大脑缺陷,就较难进行补偿。因为大脑一旦存在缺陷,就很难通过各种感觉经验来建立复杂的神经元连接,无法进一步建立基础的认知概念;没有基础的认知概念,就难以进行复杂的逻辑思维推理。所以智力障碍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受其大脑缺陷的影响最大。一些中度智力障碍孩子在经过训练后,感觉、运动能力都明显加强,看上去接近常人,但是一遇到哪怕是最简单的十以内的数学题,也会马上陷入困境。这就是因为他们的大脑皮层之间的连接过少,导致无法对信息进行综合全面的处理,完成逻辑推理。
有些程度非常严重的智力障碍孩子,教师通过观察会发现,他们在前面所说的这三个方面,表现都十分模糊,或者明显就不具备,这说明他们的发展程度很低。
这个阶段结束时,儿童的思维能力和具体的身体动作建立相互关联的关系,但还不具备回忆过去、理解信息和做出计划的能力,这些能力需要更多的经验信息储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