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敦煌雕塑的基本内容 - 解密敦煌的重要发现

敦煌雕塑的基本内容 - 解密敦煌的重要发现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不确切统计,莫高窟现存自北凉至民国时期近1600年的历代彩塑3390身。其中圆雕塑像2088身,影塑1302身;装饰性的龛楣龙凤等雕塑尚未计算在内。敦煌彩塑的题材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十类:(一)佛像据初步统计,莫高窟现有佛塑像计369身,其中北凉2身,北魏62身,西魏18身,北周21身,隋82身,唐146身,五代10身,宋13身,西夏14身,元1身。

敦煌雕塑的基本内容 - 解密敦煌的重要发现

敦煌石窟中的塑像,由于开凿石窟的崖壁是粗糙的砾岩,不易雕刻佛像,古代匠师就地取材,发展了敷彩的泥塑,故敦煌雕塑又称敦煌彩塑。

据不确切统计(暂依据《敦煌莫高窟内容总录》),莫高窟现存自北凉至民国时期近1600年的历代彩塑3390身。其中圆雕塑像2088身,影塑1302身;装饰性的龛楣龙凤等雕塑尚未计算在内。影塑均为北朝时期所塑;圆雕塑像中,北凉塑像11身,北魏208身,西魏55身,北周86身,隋330身,唐549身,五代52身,宋53身,西夏39身,元8身,清697身。

敦煌彩塑的题材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十类:

(一)佛像

据初步统计,莫高窟现有佛塑像计369身,其中北凉2身,北魏62身,西魏18身,北周21身,隋82身,唐146身,五代10身,宋13身,西夏14身,元1身(清未统计)。这些佛像又可以分为以下内容:

图22 北魏第257窟中心柱东向面 说法佛

1.释迦牟尼坐像。在早期洞窟中,一般在中心塔柱四面塑释迦的苦修像、禅定像、降魔像、说法像,以极度概括的方式宣扬释迦牟尼佛的生平事迹(如北魏257窟)(图22)。中晚唐洞窟里则主要塑释迦的说法像,一般释迦两侧有弟子、菩萨,构成一佛二弟子或一佛二菩萨或一佛二弟子二菩萨的形式(如隋419窟)。

2.释迦、多宝并坐像。该题材主要表现释迦的神通广大。据《法华经》说,法华会上,有多宝塔涌现其前,释迦依会众之请,以神通开启塔门,多宝佛立即分半座请释迦佛入塔,二佛并坐(如北魏259窟)(图23)。

图23 北魏第259窟西壁 释迦多宝并坐像

3.涅槃像。表现释迦死后的场面,俗称“卧佛”、“睡佛”。宣传通过修行断灭生死诸苦及其烦恼后获得的一种精神境界;并以佛死后的安详、恬静的神情及菩萨的泰然处之,与弟子悲痛举哀的行动进行强烈对比,借此宣传大乘佛教思想(如中唐158窟)。

4.弥勒佛像。继承释迦牟尼佛位为未来佛的菩萨。佛经记载他原出于婆罗门家庭,后为佛弟子,先佛入灭,上生于兜率天宫,经4000岁(相当于人间56亿7000万年)降生人间,于华林园龙华树下成佛。在莫高窟,弥勒最初是以交脚菩萨的形式出现在北凉、北魏等早期洞窟中(如北凉275窟、北魏254窟),然后又和过去佛迦叶、现在佛释迦共同构成三世佛出现在隋代洞窟里(如隋427、244窟)。到了初唐、盛唐之际,一些佛教徒撰《大云经》附会武则天是“弥勒下世”,故出现了不少独立的、巨大的弥勒倚坐像(如初唐96窟、盛唐130窟)。

5.阿弥陀佛像。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与观世音、大势至菩萨合称为“西方三圣”。因能接引念佛人往生“西方净土”,故又称“接引佛”。在莫高窟的塑像中,阿弥陀与释迦佛的形象不易区别(如隋代420窟)。

6.药师佛像。是“东方琉璃世界”的教主,与日光、月光二菩萨合称为“东方三圣”。药师佛曾发十二大愿,要满足众生一切欲望,拔除众生一切痛苦,其形象一般为手持一药钵于胸前(如370窟清塑)。

7.过去七佛像。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前有六佛:毗婆尸佛、毗舍婆佛、尸弃佛、拘楼孙佛、拘那含佛、迦叶佛,加上释迦牟尼,通称“过去七佛”,如盛唐46窟、中唐365窟(图24)。

图24 盛唐第46窟北壁 七佛龛

8.三世佛像。即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之佛,在莫高窟,过去佛一般指迦叶佛(与释迦大弟子迦叶并非一人)、现在佛为释迦牟尼佛、未来佛为弥勒佛。造像中通常为三佛并坐或直立,释迦居中,迦叶、弥勒居左右(如隋427、292、244窟)。有时在涅槃窟中亦将迦叶、弥勒列于释迦涅槃像的左、右,如158窟,有立,有卧,有坐,是一种新的组合方式。实际上,宣扬三世佛主要是宣传未来佛,体现佛教法统的承传性,宣传佛教新陈代谢的必然性,即引导佛教徒既要正视过去和现实,更要注意和相信未来。

9.千佛像。即按佛经所载的过去庄严劫、现在贤劫、未来星宿劫三世出生的三千佛之塑像。在莫高窟,主要以影塑的方式:或塑于中心柱龛顶部(如西魏288窟),或塑于四壁(如北周428窟)。绘、塑千佛像,或抄、念各佛名号,都是非常重要的积功德活动。

10.化佛。佛、菩萨等以神通力化作之佛形。例如据佛经说,无量寿佛就曾经使身后的圆光中出现“有百万亿那由陀恒河沙化佛”,观世音菩萨也曾在将成佛的人前“现佛身而为说法”。主要是宣扬佛教的神通力。在莫高窟,许多佛的头光、背光中及菩萨的宝冠上都绘塑有化佛,如北凉275窟交脚弥勒菩萨头上即塑的是化佛冠。

(二)菩萨像

据初步统计,莫高窟现有菩萨塑像计599身,其中北凉7身,北魏143身,西魏35身,北周34身,隋148身,唐177身,五代17身,宋20身,西夏13身,元5身。这些菩萨像又可以分为以下内容:

1.弥勒菩萨像。尚未成佛前的弥勒像。莫高窟早期洞窟中的菩萨像主要塑的是尚未成佛前的弥勒,一般以交脚或半跏思惟的形式坐于象征天宫的阙形龛中,如275窟北壁上方龛内菩萨。其寓意可能是预示未来佛(即救世主)即将降临(图25)。

图25 北凉第275窟北壁 交脚菩萨

2.文殊菩萨像。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为毗卢舍那佛或释迦牟尼佛的左胁侍。文殊博学广闻、多才善辩,是象征智慧的菩萨。形象特征为顶结五髻,骑狮表示智慧威武,有时又持宝剑表示智慧锐利;或立或半迦趺坐(如100、178、237窟)。

3.普贤菩萨像。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为毗卢舍那佛或释迦牟尼佛的右胁侍。表示所起万行欲达彼岸,须由此起,专司“理”德;曾起誓护卫佛灭后的《法华经》,以骑白象来除掉人间诸害。故形象或立或半迦趺坐,骑白象(如100、178、237窟)。

4.观音菩萨像。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亦与大势至同为阿弥陀佛的左右胁侍,合称“西方三圣”。观音为发大心、普救世人的大慈大悲菩萨,能显现33种化身寻声往救众生。主要特征为宝冠上饰坐佛,手持净水瓶或莲花柳叶,如隋代420窟龛内迦叶左侧的观音即右手提净水瓶,左手持柳枝。另外,观音尚有千手千眼观音、如意轮观音、不空索观音等形象,但在莫高窟主要见于壁画

5.大势至菩萨像。阿弥陀佛的右胁侍,与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合称“西方三圣”。据《观无量寿经》说:“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涂,得无上力,是故号此菩萨名大势至。”形象特点为宝冠上有宝瓶,意为盛诸光明,普现佛世(如隋代420窟)。

6.胁侍菩萨像。立于佛两胁之菩萨,即常侍佛赞佛化众生之大士。胁侍又作胁士、挟侍,“士”为大士、菩萨之译名。敦煌莫高窟中所塑菩萨,大部分即胁侍菩萨,如西魏342窟、北周290窟中心塔柱龛外两侧菩萨(图26)。

图26 北周第290窟中心塔柱南向龛 胁侍菩萨(www.xing528.com)

7.供养菩萨像。以香花、饮食、衣服、幡盖、伎乐、合掌等事物奉佛的菩萨。《无量寿经》曰:“设我得佛,国中菩萨,在诸佛前,现其德本,诸所欲求供养之具,若不如意者,不取正觉。”莫高窟所塑供养菩萨多姿多态,如248窟中心柱东向龛上供养菩萨或合掌,或手捧莲蕾。

(三)弟子像

据初步统计,莫高窟现有弟子塑像计292身,其中北周30身,隋94身,唐147身,五代9身,宋8身,西夏4身。弟子塑像在莫高窟主要以下面两种形式出现:

1.两弟子像。即仅将迦叶、阿难塑于释迦佛的两侧,莫高窟中,此形式最为常见(如隋419窟、盛唐45窟)。迦叶是释迦的十大弟子之一,以苦行著称;阿难亦是释迦的十大弟子之一,以多闻著称,两弟子在释迦死后的结集中,曾是主张截然不同的两大派。在释迦佛的两侧塑迦叶、阿难,可能是以其强烈的对比手法来突出宣传佛教的兼容性(图27)。

图27 隋代第419窟西龛南侧 阿难

2.十大弟子像。即舍利弗、目犍连、摩诃迦叶、阿那律、须菩提、富楼那、迦旃延、优婆离、罗睺罗、阿难等十人的塑像。主要见于涅槃窟内释迦卧像的后面,从弟子或投地啼哭、或举臂号啕,其悲不自胜的姿态与佛、菩萨的欣慰、沉静、坦然的表情成对比,借此宣扬大乘、小乘之间的差异(如148窟)。

(四)天王、金刚力士

据初步统计,莫高窟现有天王塑像计82身,其中北魏1身,隋4身,唐59身,五代9身,宋3身,西夏4身,元2身;有力士塑像计25身,其中北魏2身,北周1身,隋2身,唐10身,五代2身,宋8身。

天王,既指守卫须弥山腹的东方持国、南方增长、西方广目、北方多闻四大天王,亦特指随军护法的北方毗沙门天王(即多闻天王),另外似泛指其他威武勇猛的天将和天龙八部中天众之首领。四大天王亦称四大金刚。天王和力士的区别在于前者着铠甲,后者赤上身,如隋427窟、盛唐194窟(图28)。力士,大力之士;人们有时又称为金刚力士。《行宗记》曰:“金刚者,即侍从力士,手持金刚杵,因以为名。”不过,各石窟中的力士形象,也有许多不持金刚杵的。天王、金刚、力士三者概念交叉,混杂,故有时不易区别。

图28 盛唐第194窟西壁龛外南侧 力士

(五)羽人、飞天像

羽人,即飞仙,是中国古代神话中能自由飞翔的仙人。王充《论衡》云:“图仙人之形,体生毛,臂变为翼,行于云。”如297窟龛楣羽人。但该羽人头上长双角,此羽人或许正是古代传说中“龙人”的形象。

飞天,是佛教艺术中能在空中自由飞翔的天人,她反映了古代人们渴求自由、盼望征服太空的美好愿望,敦煌莫高窟创造了大量的多姿多态的飞天形象。飞天和羽人的主要区别是,羽人靠羽翼飞翔,飞天则仅凭身上长袖、长巾而凌空翱翔(如北魏437窟影塑飞天)(图29)。

图29 北魏第437窟中心柱东向面 影塑飞天

(六)地神、天女像

莫高窟还有一些“地神”、“天女”等雕塑,如隋427、唐45窟天王脚下,塑有谓作“地神”的邪鬼;又如北魏260窟的影塑供养天女。

(七)禅僧、高僧像

在西魏285窟西壁两侧小龛内,塑有正在潜心修行的禅僧。另外,中唐357、晚唐139、五代137、宋代444窟亦塑有禅僧。晚唐17窟(即藏经洞)塑有唐代“河西都僧统、摄沙州僧政法律三学教主洪”的影像,亦作禅定状。但前者主要是礼拜者模仿的榜样,后者虽有榜样的意味,但主要属于纪念性的雕塑。

(八)禽兽像

莫高窟内尚存十多身天兽像,其中有北凉所塑,也有唐、五代、西夏所塑,形象大多既似狮又似虎(如275窟)。

在许多龛楣、藻井图案中,塑有许多龙凤图像。如北魏254、257等窟龛楣中的龙首,西夏16窟窟顶藻井中的团凤四龙。

(九)建筑装饰图案

早期洞窟中的阙形天宫,其建筑多为塑、绘结合,如254、257窟。另外大量的龛楣、藻井等装饰性图案中,除塑有龙、凤等图像外,还塑有不少莲花、忍冬、卷草、火焰、树木等绘样。如北周428窟中心塔柱东向龛浮塑的莲花龛柱、菩提树等。

(十)道教塑像

由于莫高窟的道教塑像很少,且均为清代、民国时期所塑,故将其作为一类介绍。

莫高窟的道教塑像虽然不多,但内容相对丰富,如第5窟塑老君、八仙(图30),第11、209窟塑灵官及侍者、神将,第13、211窟塑孙悟空唐僧像,第131窟塑真武及侍者,138、344、454窟塑送子娘娘等人物及假山假水,350窟塑赵公明像,366窟塑玉皇像,等等。

图30 第5窟西龛北侧 八仙(部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