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时期,中原丧乱,敦煌归义军政权自立于西陲一隅。归义军政权在进入五代之初,经张议潮之孙张承奉的西汉金山国之后,于914年由长史曹议金掌握,此后曹氏世守敦煌将近140年。因此,五代至北宋初期的敦煌,我们称之为曹氏统治时期。这时的归义军政权面临东有甘州回鹘称雄,西有于阗强盛的形势,已失去河西广大地区,只辖有瓜、沙二州和紫亭、悬泉、雍归、新城、石城、常乐六镇,人口不过万数,势单力薄。在这种形势下,生存于夹缝中惨淡经营的曹氏政权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维持其在瓜沙的统治。
首先是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搞好关系。东结回鹘,西联于阗,用联姻通婚的办法与之修好;宋时对于西夏的觊觎,则远交辽以对付西夏,以求得生存空间。其次,一直奉中原为正朔,向中原各朝廷称臣纳贡,以取得承认和敕封,或争取“星使降临”,终于在同光二年(924年)后唐正式授以“归义军节度使、沙州刺史、检校司空”名衔,用以表示其政权的合法性和有利于人心、政局安定。其三,利用世家豪族,加强统治。曹氏家族与累世簪缨的世家豪族索氏、阴氏、翟氏、张氏、慕容氏等都有姻亲关系,形成盘根错节、荣辱与共的地方势力,巩固其政权的稳定。其四,大造窟寺,提倡佛教。曹氏家族一门崇佛,在其统治期间,敦煌寺院林立,经济实力雄厚,在敦煌莫高窟和安西榆林窟,大兴佛教造像,新开洞窟41个,其中不乏大型洞窟,重修前代洞窟数量多达242个,并对莫高窟崖面进行了大面积的绘画。同时修整窟前栈道,缩小窟门,对石窟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修建了四座木构窟檐和窟前殿堂,从考古发掘的24个窟前殿堂遗址中,五代、宋时期的就有十余个。由此使莫高窟的外貌蔚为壮观。
曹氏时期的敦煌,社会相对安定,丝路畅通,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和商业的繁荣,使者往来不绝,“自瓜沙抵于阗,道路清溢,行旅如流”。敦煌更是“六蕃之结好如流,四塞之通欢似雨”,曾一度出现“风调雨顺,岁熟时康,道塞清平,歌谣满路”的升平景象(图13)。(www.xing528.com)
图13 五代第61窟东壁门南女供养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