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天界信仰及其影响:民众行为比文献更接近历史真实

天界信仰及其影响:民众行为比文献更接近历史真实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讨论一种民间信仰存在与否及其影响大小,最真实有力的证据是民众的具体信仰行为,较之研究记载宗教教义的文献更为接近历史真实。[3]此则材料中,因为采药民是从青城山偶入洞中的,故很多研究将其作为对道教洞天的描述,但文中后面交代,所拜见的神仙乃是玉皇大帝,由此可以断定,此处应属对天界的描绘。而《太平广记》卷二十“阴隐客”条所述天国则藏于洞中,处于下界:则别一天地日月世界。

天界信仰及其影响:民众行为比文献更接近历史真实

讨论一种民间信仰存在与否及其影响大小,最真实有力的证据是民众的具体信仰行为,较之研究记载宗教教义的文献更为接近历史真实。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天界带有很强烈的彼岸化色彩,天宫具体是何形象,一直比较抽象,大体上认为环境优美、烟飘云绕雾朦胧,山清水秀花草香,神仙们腾云驾雾、长生不老、悠闲自在。具体如何美妙,每个人头脑中并没有明确的设想。唐代笔记小说中关于天界的具体描绘并不多见,而且多与山或洞相关联,需与仙境描写相区分:

洞上有水,阔数十步。岸上见有数十人家村落,桑柘花物草木,如二三月中。有人,男女衣服,不似今人。耕夫钓童,往往相遇……其或乘云气,或驾龙鹤。此人亦在云中徒步。须臾,至一城,皆金玉为饰。其中宫阙,皆是金宝。诸人皆以次入谒。独留此人于宫门外。门侧有一大牛,赤色,形状甚异,闭目吐涎沫。主人令此民礼拜其牛,求乞仙道。如牛吐宝物,即便吞之。[3]

此则材料中,因为采药民是从青城山偶入洞中的,故很多研究将其作为对道教洞天的描述,但文中后面交代,所拜见的神仙乃是玉皇大帝,由此可以断定,此处应属对天界的描绘。前段所述之景,“男女衣服,不似今人,耕夫钓童”之类,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何其相似!后面描绘的神仙腾云驾鹤,多奇珍异宝,则是一般化的关于天宫的想象了。

而《太平广记》卷二十“阴隐客”条所述天国则藏于洞中,处于下界

则别一天地日月世界。其山傍向万仞,千岩万壑,莫非灵景。石尽碧琉璃色,每岩壑中,皆有金银宫阙。有大树,身如竹有节,叶如芭蕉,又有紫花如盘;五色蝴蝶,翅大如扇,翔舞花间。五色鸟大如鹤,翱翔树杪。每岩中有清泉一眼,色如镜;白泉一眼,白如乳。工人渐下至宫阙所,欲入询问,行至阙前,见牌上署曰:天桂山宫。以银字书之。门两阁内,各有一人惊出,各长五尺余,童颜如玉。衣服轻细,如白雾绿烟;绛唇皓齿,须发如青丝,首冠金冠而跣足。

不过,在大多数民众的意识里面,天界的具体位置,一般应该在上天,由此也与星星等联系起来:

《续玄怪录》中载一下凡仙女云:“人间观之,只见是星,其中自有宫室居处,群仙皆游观焉。万物之精,各有象在天,成形在地。下人之变,必形于上也。吾今观之,皆了了自识”,认为天界处于星星之中,且掌握人间事物变化。[4]

在唐代民众思想意识中,天界是神仙居住的彼岸世界,普通民众难以企及,因此民众并不关心它的具体形象。但是在思想深处,相信其存在的确切性,等同于相信神灵的存在。人们普遍认为,天界是相对于尘世的一个更高的管理层,有着一套完备的管理体系,职掌不同具体事物的各路神仙又有着严格的等级区分。玉皇大帝是最高统治者,王母娘娘则为皇后,在其之下又有各种文臣武将和众多的天兵天将,他们掌管着人间的各类事物。民间建造了众多的庙宇祭祀他们。在这里,民间信仰既融合了道教的神谱设置,如借用了玉皇之名,又结合自身现实需要,将道教中居于玉皇之上的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弃置一边,在其次的“四御”中专取玉皇大帝,赋予其至高无上的权力,又从传统的民间传说中借来西王母,变成玉皇之妻,再加上道教与民间传说相融合的各路神仙,如托塔天王、二郎神,等等,组成了具有实用性的民间信仰神谱体系。社会人类学的相关知识告诉我们,神谱代表着相关的社会意识和世界观,民间信仰对天界神谱的设置很明显是受到当时社会封建统治的管理体系影响,从皇帝到皇后,人间封建官僚体系映射在天界中,阶级体系换成了分明的等级设置。当然作为更高层次的管理体系,民众观念中赋予上天至高无上的神威与权力。首先,它能明察秋毫,帮助劳苦大众剪除灾害:

代宗即位日,庆云见,黄气抱日。初,楚州献定国宝一十二,乃诏上监国。诏曰:“上天降宝,献自楚州。神明生历数之符,合璧定妖灾之气。”初,楚州有尼真如,忽有人接去天上。天帝言下方有灾,令此宝镇之,其数十二。楚州刺史崔侁表献焉。[5]

作为上界的管理层,上天掌握了世间大众的命运。《朝野佥载》载有这样一则轶事:

魏徵为仆射,有二典事之。长参时,徵方寝。二人窗下平章,一人曰:“我等官职,总由此老翁。”一人曰:“总由天上。”徵闻之,遂作一书,遣“由此老翁人”者,送至侍郎处,云:“与此人一员好官。”其人不知,出门心痛。凭“由天上者”送书。明日引注,由老人者被放,由天者得留。徵怪之,问焉,具以实对,乃叹曰:“官职禄料由天者,盖不虚也。[6]

相信天命,自古而然,“老天保佑”“成事在天”“天命不可违”的俗语妇幼皆知,这则故事虽侧重说明唐代天命思想的流行,但不可忽视的是其以天界信仰执管世间民众命运为意识背景。

当然居住在天界的各路神灵,在唐代民间亦得到广泛的信仰,这与天界信仰相辅相成,因其主要属于神仙信仰,这里就不再赘述。

值得注意的是,天界信仰虽早在远古时期就有,但是非常抽象和模糊,尤其是神谱的设置,笼统而没有确定的名称。在唐代,玉皇被奉为至尊天神,唐朝许多诗歌中都提到他。如柳宗元:“灵境不可状,鬼工谅难求。忽如朝玉皇,天冕垂前旒”,李白《赠别舍人弟台卿之江南》云:“客遇王子乔,口传不死方。入洞过天地,登真朝玉皇”。[7](www.xing528.com)

随着玉皇大帝作为天界最高神地位的确立及神谱的完善,天界作为一个有内容含量的空间体才变得更充实、形象,所以玉皇信仰是天界信仰重要的组成部分。此为从天界之神仙方面而言,若从天界的组成部分而言,作为传统信仰中天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月宫,则是讨论天界信仰不可避开的。

如果说天界是人间现实社会的折射,那么月宫就是皇宫之影在天界的投射。唐代广泛流传着唐明皇游月宫之传说,《逸史》卷一载:

罗公远八月十五日夜,侍明皇于宫中玩月。公远奏曰:“陛下莫要至月宫中看否?”帝唯之。乃以拄杖向空掷之,化为大桥,桥道如银,与明皇升桥。行若十数里,精光夺目,寒气侵人,遂至大城。公远曰:“此月宫也。”见仙女数百,皆素练霓衣,舞于广庭。上问其曲名,曰:“《霓裳羽衣》也。”乃密记其声调。旋为冷气所逼,遂复蹑银桥回返。却顾银桥,随步而灭。明日,召乐工依其调作《霓裳羽衣曲》,遂行于世。

在这里,唐代宫廷中流行的《霓裳羽衣曲》相传来自月宫,是为天宫生活与皇宫生活的相似之处,都是一片歌舞升平之景。此则传说在唐代民间广泛流传,民众中亦有游月之愿,从而出现揽月于怀之志怪传说:

唐太和中,有周生者,庐于洞庭山,时以道术吴楚,人多敬之。后将抵洛谷之间,途次广陵,舍佛寺中。会有三四客皆来。时方中秋,其夕霁月澄莹,且吟且望,有说开元时明皇帝游月宫事,因相与叹曰:“吾辈尘人,固不得至其所矣。奈何?”周生知曰:“某常学于师,亦得焉,且能挈月致之怀袂,子信乎?”或患其妄,或喜其奇。生曰:“吾不为明,则妄矣。”因命虚一室,翳四垣,不使有纤隙。又命以箸数百,呼其僮绳而架之。且告客曰:“我将梯此取月去。闻呼可来观。”乃闭户久之。数客步庭中,且伺焉。忽觉天地曛晦,仰而视之,即又无纤云。俄闻生呼曰:“某至矣。”因开其室,生曰:“月在某衣中耳。请客观焉。”因以举之,其衣中出月寸许,忽一室尽明,寒逼肌骨。生曰:“子不信我,今信乎?”客再拜谢之,愿收其光。因又闭户,其外尚昏晦,食顷方如初。[8]

有关嫦娥奔月与吴刚伐桂的古老传说在唐代广为流传。《酉阳杂俎》载:“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9]

唐诗中有关月宫的想象非常多,其焦点自然是月宫中的核心人物——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李商隐《嫦娥》

鹊桥初就咽银河,今夜仙郎自姓和。不是昔年攀桂树,岂能月里索嫦娥。

——和凝《柳枝》

总体而言,民间的天界信仰,主要是将其作为更上一层的统治机构,管理着人间祸福。因此,信仰的一些具体行为也就表现为祭祀上天,朝拜天界的玉皇大帝、雷公、城隍等诸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