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谚产生于民间,但历代谣谚都与社会政治关系密切,纵观古今谣谚,唐代谣谚有其自身特点。概而述之,可从内容、作用和影响以及艺术特色三方面来分析。
1.内容涵盖面广
唐代谣谚广泛地表现了五光十色的社会现实生活,涉及帝王将相、皇后公主、权臣小吏、工匠农民、文人士卒,普通百姓等各类人物,内容从反映各类政治事件、歌颂廉政官吏、揭露贪官污吏到记载地方风俗、品评文学艺术,叙述日常生活、折射时代风气,无所不包,涉及到社会各个阶层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记载民俗生活、地域特色、生产习俗以及对文学艺术的品评,在整个时代谣谚中占到了极为可观的比率,是谣谚发展历史上的突破。
2.影响深入社会各阶层
谣谚的作用和影响是不能低估的。它产生于人民群众之中,但却脍炙人口,颇为流传,席卷全社会,影响遍布各阶层。
首先我们从统治阶级来看,李氏王朝深知谣谚的舆论导向作用,在开国之初就懂得利用民谣来造声势,为自己的统治做宣传。陈寅恪先生在《论唐高祖称臣突厥事》一文中即指出,“法律存,道德在,白旗天子出东海”。此歌谣谓李唐树突厥之白旗,而突厥兵从之,盖李唐初起兵时之旗为绛白相杂,不得止言白幡也。童谣本作白衣天子出东海,太宗等乃强改白衣为白旗,可谓巧于附会者矣。
正是有了这样的传统,唐朝政治事件中民间流传的民谣,许多都被用来造声势,利用民心导向,带有谣谶的性质。因而每到社会大转变时期,在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前后,民谣应运而生。(www.xing528.com)
事实上,由于深谙谣谚的巨大影响力,唐朝统治者一直比较重视民谣民谚。用其观风俗之盛衰,考政行之得失。武则天时,通过科举大量录用官员,造成机构臃肿,官吏繁多。有人作谣“补阙连车载,拾遗平斗量;欋推侍御史,碗脱校书郎”予以讽刺,举人沈全交看到这首诗后,又在后边加了四句:“评事不读律,博士不寻章;面糊存抚使,眯目圣神皇”,直接批评武则天用人过滥。御史将其以诽谤朝政罪逮捕,武则天知此,却言:“但使卿等不滥,何虑天下人语?不须与罪,即宜放却”。一句“何虑天下人语”即阐明将民谣当成舆论来监督之意。
唐统治者亦喜引谚,如中宗曾引谚“冬至长于岁”,代宗引谚“不痴不聋,不作阿家阿翁”等。
其次,对劳动大众而言,谣谚是反映民众疾苦与心声的一面镜子。从“鲁地抑种稻,一概被水沫。年年索蟹夫,百姓不可活”到“新禾不入箱,新麦不入场。迨及八九月,狗吠空垣墙”的民谣,无不反映着百姓的辛酸!
3.渗透时代特色的民间文学
唐代谣谚,是唐代文学的组成部分,属于民间文学,或称俗文学。相对于发展达到巅峰的唐朝诗歌,谣谚的文学审美性无疑是逊色的,即使与民歌相比,亦无特别之艺术魅力可言,但从纵向看,与往代谣谚相比,唐代谣谚无疑在艺术形式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一些民谣已符合韵律,手法上亦有赋比兴的多重运用以及类比、比喻的反复使用,不过这些都不是谣谚这一俗文学的重点所在,故不做讨论。就其形式而言,有两点是比较突出的,一为大量使用民间俗语、口语。这自然是其民间文学的本质所决定的。如对唐玄宗的称呼,多使用“三郎”“三叔”;如“三郎当殿坐”“三叔闻时笑杀人”。
二为时代心理在形式上的反映,以汉喻唐是唐文人创作中的一大时代特征,它是唐人时代心理的一种反映,但在谣谚中,这一心理依然得到反映出来。如“汉家天子西巡狩,犹向江东更索兵”[79],“高昌兵马如霜雪,汉家兵马如日月,日月照霜雪,回首自消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