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是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安史之乱给唐代历史带来转折性变化。中唐以来,唐朝难现昔日辉煌。综观整个朝代,无论繁荣稳定还是动荡飘摇,谣谚从各个方面描绘出当时人民心中的历史画卷。
1.经济风俗
唐高祖时,沧州刺史薛大鼎开河通渠,以舟楫之利让百姓免除了昔日艰苦的跋涉,交通便利,商贾通航,百姓歌之曰:“新河得通舟楫利,直达沧海鱼盐至。昔日徒行今骋驷,美哉薛公德滂被!”[2]民众表达的是对薛大鼎的歌颂,今天我们通过颂歌可以想象,当时的沧州,通过所开通的河道,从海边运来大量的海产品和盐。交通便利带来商业繁荣之景象。
贞观之时,社会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富足,民谣曰:“得宝弘农野,弘农得宝那。潭里船车闹,扬州铜器多。三郎当殿坐,听唱得宝歌。”[3]天宝二年韦坚引浐水为潭,以通江淮运船。唐玄宗观新潭,韦坚集合新船数百艘,每艘上写出郡名,于船头陈列郡中珍贵货物。同时组织群众唱这首民谣。当然作为封建官僚奉迎和吹捧统治者的工具,我们并不否认此歌谣的浮夸之处,但是我们依然可以从中管窥到当时社会的繁华景象,扬州物产之丰饶。
长安,作为唐代首都,是繁华之中的繁华,当时民谚曰:“不到长安辜负眼,不到两浙辜负口”,直白地道出作为都城的长安,藏珍聚宝,遍汇名物。两浙之地饮食业昌盛,从西到东,共现一片安乐繁华之景象。
生产的富足,经济的繁荣也带来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江陵在唐号称是“衣冠薮泽”,人言其地是“琵琶多于饭甑,措大多于鲫鱼”,[4]可见当地文艺生活之繁盛,读书人亦异常之多,生活安定祥和。
经济繁荣的社会有着稳定的特征,民得以治,民风淳朴,道德水平较高。这在吴地的民谣中就反映出来。贞元末,吴人歌曰:“朝判长洲暮判吴,道不拾遗人不孤”;其歌是为了歌颂吴县地方官腾遂而作,不过从侧面也让我们看到当时良好的治安状况。经济的发展势必伴随开明的统治,初、盛唐时期的唐朝政治比较开明,注意查看民风民情,当时有谚云:“街谈巷议,倏有禆于王化。野老之言,圣人采择”。民众享有较为宽松的言论环境,一些出自民间的建议也被统治者所采纳。
繁华的同时,民生疾苦依然存在,即使是在唐前期。高宗永淳元年,夏季洛阳大雨,涝灾导致农业歉收,许多困苦农民被饿死。有童谣曰:“新禾不入箱,新麦不入场。迨及八九月,狗吠空垣墙”,[5]就描绘出了一幅灾害导致饿殍遍野,人去房空的凄凉图景。农民在自然灾害面前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而同样是处于社会底层的工匠,更难以逃离悲惨命运的结局。唐代神龙元年到开元十八年,杨务谦开陕州三门,凿山烧石岩,侧施栈道牵船,河流湍急,所雇夫未与价值。苟牵绳一断,栈道一绝,则扑杀数十人。三门峡是黄河运输中经常出现覆舟的地方,《新唐书》载:“岁漕经底柱,覆者几半。河中有山号‘米堆’,运舟入三门,雇平陆人为门匠,执标指麾,一舟百日乃能上。谚曰:‘古无门匠墓。’谓皆溺死也”。[6]一句“古无门匠墓”的谚语,道出了多少工匠的辛酸血泪史!
中唐,唐朝经历转折性变化,安史之乱,京城被攻占,士庶多投靠叛逆之军,等到唐统治者收复京城,诸旧僚朝士,系于三司狱,鞠问罪状。当时两京童谣曰:“不怕上兰单,唯愁答辩难。无钱求案典,生死任都官”[7],即反映他们倾家荡产、妻离子散,无路申冤雪耻。在群众的眼中,他们是无辜的,是被逼无奈的,遭遇是悲惨的,是值得同情的。这与受统治者支配的史家视角和观念是截然不同的。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因而我们得以在民谣中搜寻真实的历史画面。
2.饮食风俗
唐代饮食比前代更加丰富多样,主食以麦、粟、稻为主,间以多种杂粮。小麦面食是最主要的食品,无论贵贱皆食之,以饼类形样最多,有汤饼、胡饼、蒸饼、煎饼、凡当饼、红绫馅饼、赍字五色饼等。所以饼在唐代是很受欢迎的,谚语“金易得而饼不易得”,用黄金来比衬饼的地位,这里所说的饼特指当时用熟茶叶碾碎成末,做成的茶饼。
茶成为唐人须臾不可离之物,自开元初年,饮茶之风风靡全国,各地茶肆林立,茶道大行。品茶、斗茶成为士人的雅好,而劳动人民也已离不开茶。茶器随之而得到发展,从茶碗、茶托到茶盂以及茶瓶,并讲究茶器制作的材料,因为这影响到泡茶的效果。谚语“茶瓶用瓦,如乘折脚骏登高”[8]就说明使用不施釉的陶器,渗水而有土气,这样的茶瓶会严重影响茶汤的质量。
唐代洛阳种植一种桃,名王母桃,十月始熟,俗语曰:“王母甘桃,食之解劳。”[9]这与汉武帝会见西王母的神话传说的流传有关。
《群居解颐》记有一岭南冬令俗语:“踏梯摘茄子,把扇吃馄饨”,记载当时岭南有高大的茄子树,因为栽种的茄子苗往往长两三年,渐成枝干,竟成大树。每当夏秋熟时,搭梯摘茄子,一栽可采摘三年,但今已罕见。此外岭南的另一饮食风俗是冬天好吃馄饨,而入冬时天气仍烦热,吃馄饨须打扇子。
唐代是一个尚美风气浓厚的社会,国富民强所提供的物质保障让人民有高涨的热情追求生活之美。妇女服饰用以美化和装饰的目的十分突出。唐代谣谚所言女性服饰,就充分反映了尚美的时代风气。(www.xing528.com)
在唐代女装中,裙始终是最重要的服装。唐初盛行条纹裙,尔后色彩浓艳的裙装渐盛,唐武后时童谣“红绿复裙长,千里万国闻香”[10]则向世人展示当时的内宫女服红绿复裙的盛行。唐代女子普遍着裙,裙子花色繁多,缝制精细,颜色以红、绿、黄居多。
杨贵妃常以假髻为首饰,喜欢穿黄裙。天宝末,京师童谣曰:“义髻抛河里,黄裙逐水流”[11],是以谶谣的形式预言杨的悲惨结局,但是从另外一侧面也让我们知晓杨玉环的服饰特点,而作为集宠爱于一身的贵妃,杨的装扮无疑引领当时潮流。可见,当时用假发做头饰和穿裙装的流行。
饰物方面,时兴贴花钿,将剪好的花样贴在额前眉心处。王定保《唐摭言》卷十:“乾符中,蒋凝应宏辞,为赋止及四韵,遂曳白而去。试官不之信,逼请所试,凝以实告。既而比之诸公,凝有得色,试官叹息久之。顷刻之间播于人口。或称之曰:‘白头花钿满面,不若徐妃半妆。’”[12]
花钿之外,戴真花也是潮流。谚语“不戴金茎花,不得在仙家”[13]正是此类写照。沧州岛上的妇女流行戴金茎花,它的花形像蝴蝶一样,每当微风吹来,金茎花就会摇荡起来,像会飞一样。妇女们人人竞相采集金茎花,用它作为首饰,打扮自己。
谣谚真实和具体地再现了唐代服饰,同时映衬出当时社会生产水平的发展,人民审美情趣的提高。与其他相关文献相比较,它更能说明尚美风气已普及于民众,是整个社会的普遍习气。
4.农业生产风俗
农民在千百年的劳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而谚语是他们将这些经验与知识表达和传递下来的最基本的载体。自古以来皆然,唐代亦不例外。
古代农业生产,气候与年成是密切相关的,所以农谚中有着大量反映天气节令变化对农作物收成影响的谚语。下雪就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若要麦,见三白”,“正月三白,田公笑赫赫”。[14]此二谚表达的大体上可以认为是一个意思,前者说明头一年腊月以前如果下三场雪,第二年的麦子就有一个好收成。后者则将时间界限推到正月,正月三度见雪,对农作物的生长是十分有利的。
二十四节气是劳动大众在长期劳动中总结出来的时节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朝廷举行祭天大典,阴阳生卢雅、侯艺等建议十二日冬至吉日举行典礼。唐中宗引民谚“冬至长于岁”[15],不敢在冬至这天举行,改在十三日。说明当时这类谚语已经广泛流行于各个阶层,由生产性谚语而影响到上层政治事件。
雨水的多少与农业更是息息相关。而各个时节的雨水对农作物的影响又不尽相同。谚语“春雨甲子,赤地千里。夏雨甲子,乘船入市。秋雨甲子,禾头生耳。冬雨甲子,牛羊冻死”[16]就针对每个季度的甲子日的雨水,详尽说明其影响:春天甲子日下雨,就要千里大旱;夏天甲子日下雨就会发大水;秋天甲子日下雨,庄稼的头上就会长出枝杈;冬天甲子日下雨,对牛羊的存活则会不利。
正因为雨水的重要性,农民对适量的雨水是十分渴盼的,因此而有祷雨等活动,甚至与对官员的崇拜相联系。太和四年,段文昌为检校左仆射,徙帅荆南。州或旱,禬解必雨;或久雨,遇出游必霁。民为语曰:“旱不苦,祷而雨,雨不愁,公出游。”[17]
对农作物的播种,收成预兆,劳动大众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如谚语“枣子塞鼻孔,悬楼阁却种”,[18]是说如果枣子小得可以塞进鼻孔,那么种子就要悬挂在楼阁上推迟耕种。而“蝉鸣蛁蟟唤,黍种糕糜断”则将蝉鸣叫作为种植黍米能否丰收的预兆。
劳动人民逐步熟悉各种植物的不同物性,并根据其与人体的关系记载其特性。民谚“韭是草钟乳,芡是水硫黄”[19]就是此类,言韭药性温补。按《孙公谈圃》卷中载:“陆生韭,叶柔脆,可俎,名为草钟乳。水产之芡,其滑可食,名为水硫黄”。
唐代水运比较发达,造船和航海技术已达到了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代宗大历至唐德宗贞元年间(766至804年),有所谓“俞大娘航船”,形制最大,船上“居者养生、送死、嫁娶,悉在其间”,甚至可以在甲板上种植菜圃,操驾之工多达数百人。不过就一般河道而言,大多数的船只是达不到那种规模的,李肇所撰《唐国史补》卷下记载说,江湖上通常流行这样的说法:“水不载万”。最大的舟船,也不过装载八九千石,这是从安全而言对行船经验的总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