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唐代出行风俗:折柳赠别流行于长安灞桥

唐代出行风俗:折柳赠别流行于长安灞桥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出行漫游,在唐代蔚为风潮。此时正是浓春,桃红柳绿,景色宜人,唐人纷纷选择在此时节出行踏青游玩,成为一时风习。故而奠定折柳赠别的风俗心理。至唐,因唐人出行之风兴盛,无论文人漫游,为官宦游,士兵远征,送别之事较之前代更为繁多,而离别则折柳相送,长安城郊的灞桥成为折柳赠别的经典之地。

唐代出行风俗:折柳赠别流行于长安灞桥

由于科举制度的兴盛,文人赴京城赶考让士子出行更为寻常,而贬谪异地为官也带来文人墨客的迁移游走。出行漫游,在唐代蔚为风潮。

1.出行之风盛行

唐代出行之风盛行,具体而言,反映为两类比较集中的社会现象:一是唐代踏青、游春之风兴盛;二是文人漫游之风盛行。踏青游春之风在初唐就已开始,一般在清明前后居多。此时正是浓春,桃红柳绿,景色宜人,唐人纷纷选择在此时节出行踏青游玩,成为一时风习。唐诗《客中寒食》有云:“欲饮都无绪,唯吟似有因。输他郊郭外,多少踏青人。”[12]可见,在寒食清明时节,城郊踏青人数之众。参与踏青的不仅仅有士女、文人,甚至连十岁的小孩子也会参与。李商隐的一首无题就反映了这种现象:“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13]唐代的踏青风俗在前代即已出现,但在唐代盛行,成为一代风俗,无论是从《虢国夫人游春图》显示的贵族游春之盛,还是《全唐诗》中踏青诗歌之多,都表明踏青游春在唐代已经蔚为风潮。

文人漫游的现象,在许多文学史中都已提及,许多唐代文人,一生都经历过漫游。入仕之前,无论科举、入幕,还是征辟,都需要走出家门,投身游历;为官之后,被任命到各个地方任职以及贬谪边地等都不可避免地带来宦游。故而文人漫游在唐代成为流行的社会风尚。漫游让文人更多地亲近了山水,结交了更多的文友,当然也极大地促进了他们的文学创作。

2.折柳与祖饯

柳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多种意蕴,不过在送别中,则主要因“柳丝” 二字中,“柳”与“留”谐音,“丝”与“思”,谐音,而二者则是送别中的普遍心理。故而奠定折柳赠别的风俗心理。折柳风俗在先秦即已形成,后代一直因袭。至唐,因唐人出行之风兴盛,无论文人漫游,为官宦游,士兵远征,送别之事较之前代更为繁多,而离别则折柳相送,长安城郊的灞桥成为折柳赠别的经典之地。对于文人而言,几乎每送必折柳,故而送别诗歌中出现柳意象的十分普遍。(www.xing528.com)

送别之地,多在郊外,这里往往要举行祖饯活动,天宝三载贺知章上表还乡之时,诏令供帐东门,百僚祖饯,包括李白在内的许多文人都参与了这一活动。[14]这次祖饯活动有皇帝亲自出面,自然规模不小,普通老百姓的自然无此规模,但这却折射出当时祖饯活动很受重视。

祖饯一般包括祖和饯。祖是祖道,拜祭路神;饯则指设宴送行,宴饮之中又会进行歌舞,吟诗送别等活动。因为祖饯之风兴盛,唐代祖饯诗歌也不在少数。诗人钱起与郎士元则成为创作祖饯诗歌的能手,官员以有其二人诗歌祖饯为荣,反之则被鄙视:“大历中,自丞相以下,出使做牧,无起与士元诗祖饯者,则时论鄙之。”[15]

3.题壁之风大行于世

唐代文人在漫游之中,游历名山名寺,经过驿站旅馆,往往都会在这些地方的岩石墙壁或廊柱等处题写诗歌,此种风习成为唐代行旅风俗中的一道风景。文人题壁,而行者可读诗而传播,因此题壁之风在唐代诗歌传播史上意义重大。此种风俗也因此不仅仅限于文人之间,行旅商贾、僧侣游客都可成为题壁诗歌的传播主体。可以想见,经过驿站或观赏名山的唐人,会将题壁诗当作行旅之中不可或缺的人文景观。

题壁风之盛行,可从唐诗中题壁诗之众多得以印证。此种风尚在前代即有,然盛行于唐代,与唐代文人出行之盛密切相关。同时题诗地点的特殊性构成的传播特性,让行者成为诗歌文明的传播主体。此二点都表明题壁风习带给唐人行旅生活以诗意和文化熏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