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前后,小秧全苗,三麦灌浆,旧时农村常在此夏收夏种大忙来临之前的短暂农事空闲时期,请香火设坛做青苗会,拜土地神,主要目的一是怕旱涝,二是求丰收,禾苗茁壮,六畜兴旺。也有部分地区做青苗会是在五月麦子登场、黄秧落地之后农闲时期。青苗会也有称作香火会或棒棒会的。香火会好理解,棒棒会不知出处,仅在里下河地区有此说法。
青苗会一般以自然村为单位举办,由几个会手先行负责联系香火、搭台和筹集经费。会费由农户按照田亩分摊。会台是用毛竹、芦苇等搭成的两间敞棚,上有苫盖,旁有围栏,棚内正中供奉“福德正神”,即土地老爷。台前竖起高秆,牵绳挂起刚扯下的青苗和六七米长的黄纸幡子。
青苗会分开坛和末坛两个阶段,通宵达旦,完成全部仪式,一般总要一天一夜至两天两夜,称一伏时或两伏时。
青苗会
做青苗会的香火,旧时均为职业神汉,通州一带称为僮子,海陵东乡均称作香火。
青苗会正式开始时,先是一通开坛锣鼓,香火唱请诸神下界,并去村头土地庙请土地神全家来会台就座,一路锣鼓喧天。全村人听到锣鼓声纷纷赶来看会。
土地神就位之后,本村会头敬香、磕头、放爆竹、上供。供品很讲究,一般总要有“六只眼”,即猪头、雄鸡、鲤鱼。更有用整猪的。困难时期,再简单也要有肉、蛋、豆腐、米、酒等。
上供时,如有整猪,香火就要在供品前唱祝词,一名香火负责敲锣鼓,一名香火手挥“神刀”开唱,“一刀留下千年福,二刀带走万年灾”,共68刀,从猪头数到猪尾,意思是供猪全身都是宝。这一仪式称为“交猪”,也拉开了青苗会的序幕。
正式开坛时,主坛香火要穿上绣花“八福罗裙”,上身红衣斜披,露出右臂,头戴黄元纸折成的神冠,手执神刀。神刀铁制,类似农家方头菜刀,但要长些。刀背上开孔,依次穿上7只铁环,摇动起来,铁环“哗哗”作响。另一名香火专司敲锣打鼓。锣为厚铜皮打制的“虎锣”,不是铸铜的“京锣”。因而锣锤是一根木棍削成萝卜状,而不是专用布头锣锤。鼓则是一面小扁鼓。香火在坛台一边侧竖起一张高凳,小鼓搁在上端凳脚上,大锣也挂在一只凳脚上,香火左手敲鼓,右手敲锣,锣鼓点子繁而不乱,密切配合主坛香火演唱。(www.xing528.com)
主坛香火演唱内容较多,大致为神仙显灵、驱邪消灾,人畜平安、五谷丰登之类祝词,如“小九九”“数三十六行”等。其中以“数三十六行”最为热闹,从农业说到各行各业,“农是国之本,种田为上行”,最为农民所爱听。唱“数三十六行”时,最多时听众可达千人。
祝词唱完后,开坛结束,招待香火吃夜酒。稍事休息后,再开坛,香火正式演唱大书“请巫宫”“献大酒”。前者为民间流传神话故事,后者为《三国演义》故事,这两部书要一直演唱到天亮。这种大书对演唱者要求很高,既要有清楚的口词,又要有清亮的嗓音,还要有角色的表演,才能吸引观众一夜不眠听到天亮。旧时农村文化生活贫乏,农民偶尔有场书听,也是一大文化享受。唱词基本是七字段,每唱完四句,伴奏香火就要敲一阵锣鼓点子,有时还帮腔唱几声,颇有些类似川剧的演唱形式。
青苗会进行到第二天上午,香火依次例行各项祭祀仪式。午后,会程进入娱乐阶段,由会首点唱反映民间生活的小书,如《刘文龙求官》《张四姐》《李三娘推磨》《赵五娘蔡伯喈上京》《刘全进瓜》《朱买臣马前泼水》等。这些小书诙谐有趣,颇受农民欢迎。每逢演唱小书时间,会棚周围总是挤满了听众。香火演唱也很卖力,一村做会,几里外就能听到锣鼓声。
余下为末坛,主要内容是送神、祭祀庄稼及六畜。有“斫刀”“迎门”等仪式程序,最后敲锣打鼓送土地菩萨上山(回庙)。至此,一伏时的青苗会就算结束。如果是两伏时会程,就在末坛前,白天加唱小书,晚上唱大书,第三天上午再唱小书。这一次所唱的大书与第一晚“献大酒”时所唱内容有所区别,多以民间流传故事为主,如《刘金定下南唐》《珍珠塔》《双花记》《瓦车篷》《乾隆下关东》等,更为农民听众所喜爱。
整个青苗会全部程序结束之前,香火在会首带领下,沿村挨户,用一把秃把扫帚沾上土红色灰浆,在各家大门两边墙上分别刷上“太平”二字,以保佑主家平安。此仪式称为“迎门”。
青苗会海陵东乡各地均有,做会形式大致相同,但一些地方也有少量独具当地特色的祭祀仪式。如海安西部地区的青苗会末坛夜里“斩五岳”,即扎一只纸船,上附五岳神,送至村外,由香火杀雄鸡以血涂船,以去恶气,而后把纸船化于三岔路口。还有一些青苗会在末坛时有“盖戳子”的习俗,即由香火在大人小孩背后盖上“神门法师”的戳子,可保平安。“抢黄元”,在会期结束,放倒会旗时,把旗杆顶上飘挂长幡的黄元纸抢来塞进小孩耳朵,耳不会聋。“牛过绳”,香火用石灰水画圆圈,把牛拉到圈里换上新绳,旧绳送到土地庙。“插小旗”,在香火“迎门”后,各家下田插三支三角小旗,代表稻穗、粟子、红高粱,预示五谷丰登。“贴大字”,香火给会手剪贴双喜、寿字、五福喜旗,以示吉祥。
做会香火虽为职业神汉,实为民间艺人,说唱书目及演唱水平直接关乎他的声誉及生意,许多传统书目即为这些艺人多少代人口口相传,得以保存至今,并被改编成常演不衰的戏曲剧目,如《珍珠塔》等。香火仅凭超人的记忆和口才,一锣一鼓,走乡串村,演唱农民喜闻乐见的唱本,报酬只是几升粮食的微薄收入。会期一过,仍以种田为生。有的香火为了与同行竞争,还有“剪、镞、画、吹、武、跌、打”等功夫,以吸引更多观众。各个香火都有各自演唱的范围,称“方”。各方有方头,称“交手”,相当于现在的经纪人,什么时间去何处演唱,由交手统一安排,工钱也由交手分配。按各人演唱技术分一棒、二棒、三棒数等,或许“棒棒会”即由此而来。
民国三十五年(1946)夏,紫石县(今海安县)区县干部曾根据本县真人真事自编《翻身记》,揭露恶霸地主的剥削罪行,动员农民进行土地改革,让香火在青苗会上演唱,深受农民群众欢迎并迅速流传,有效配合了土改宣传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