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海陵东乡扫墓风俗:独特的挂卜传统与满坟仪式

海陵东乡扫墓风俗:独特的挂卜传统与满坟仪式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海陵东乡扫墓风俗与其他地区大致相同,唯一不同的在于不称扫墓或上坟,而是称为“挂卜”。与平常年节“挂卜”不同,新坟前三年不需上坟,三年后清明节首次上坟“挂卜”,称为“满坟”,过程仪式均较平常“挂卜”隆重复杂。海安河北地区家常菜腌胡萝卜缨子烧河蚌,是里下河特色菜,被戏称为“下河一绝”。

海陵东乡扫墓风俗:独特的挂卜传统与满坟仪式

清明不清,长江中下游地区清明时节多雨,故有“清明时节雨纷纷”诗句。因此,上坟扫墓可在清明节前后7天至8天内择日进行。俗话说,“前七后八,阴司放假”,超过此日祭扫,亡人收不到钱。海陵东乡扫墓风俗与其他地区大致相同,唯一不同的在于不称扫墓或上坟,而是称为“挂卜”。所谓“挂卜”,是为此地扫墓主要习俗之一,即在坟头上插5枝红“卜”,“卜”用红纸条剪成镂空钱纹燕尾图案,粘在长约17厘米的芦柴秆上,分插在坟头四周。“卜”也有称为“飘钱”或“飘笺”的,如皋东南地区则称为“上坟旗”。红“卜”插于坟头,在一片绿油油的麦田或金黄色菜花中随风飘扬,显得极醒目,很远就可看到,给春意盎然的田野平添一种让人心中暖暖的景致,也缓和了一些对逝去亲人忆念的伤悲之情。坟头被称为坟园帽子,每年扫墓时均要新换坟园帽子,由长男用大锹在田埂或沟坎上挖一块带巴地草的坚实土块,削成上大下小的帽状,放在坟顶上。坟园也要重新添上新土。也有“卜”不用芦柴秆,直接将红纸条压在坟园帽子底下的。新土添上后,即可焚烧纸钱,跪拜如仪。

与平常年节“挂卜”不同,新坟前三年不需上坟,三年后清明节首次上坟“挂卜”,称为“满坟”,过程仪式均较平常“挂卜”隆重复杂。是日全体亲属均要到场,各家准备丰盛祭品,用两只香盘装好挑来,设供桌于坟前。各家香盘内祭品有猪头、花鲢、整鸡及馒头、方糕等。每碗祭品上都要插上一支红绿纸花。坟顶上插一根整棵竹子,竹竿上部竹枝竹叶保留,在竹枝顶部悬挂一条长约1.3米的由红绿黄多种色纸叠接剪成镂空串联拉花的彩幡。致祭时,焚化纸钱金锞,燃放鞭炮,讲究的还要请一名和尚念经。长男向坟上抛撒小馒头、小方糕、糖块、硬币,此时围观乡邻儿童争相捡拾糕点、糖果、钱币,坟前一派热闹景象。亲属依辈分长幼顺序跪拜如仪,撤供,“满坟”结束。

也有人家将“满坟”与“脱孝”结合,请和尚念《金刚经》,撤去家中挽幛等祭祀物品并至坟前焚化,是谓“除灵脱孝”,表示三年戴孝期结束。主家向参加“脱孝”亲属分发香皂毛巾。

在外生活,距祖坟较远的家庭,回故乡扫墓,故乡亲戚或本家叔伯接待。上坟当日中午或晚上,请“上坟酒”。“上坟酒”不必讲究,虽不是随茶便饭,但以家乡风味土菜为主,食材都是从田里、河沟里、鸡窝鸭棚里取出来的,如韭菜螺蛳、竹笋炒鸡蛋、炝扬花萝卜等。海安河北地区家常菜胡萝卜缨子烧河蚌,是里下河特色菜,被戏称为“下河一绝”。如东沿海地区清明时节最具影响力的时令菜肴是饸子炒韭菜芽。饸子是文蛤的一种,但肉质比文蛤细嫩许多,此时正是全年中最肥嫩的时候,有“菜花黄的饸子”之说。饸肉韭芽,雪白金黄,也是绝配。(www.xing528.com)

拔茅针

对长期生活在城镇的人家,回故乡上坟,其实也是一次很好的郊游“踏青”活动。祭扫完毕,孩子们便在田头沟边岸坎上拔“茅针”。所谓“茅针”,是一种生长在河边沟岸或现在已经很少的成片荒草田里的茅草初春时刚从土里冒出来的草芽,长约10厘米,将草芽拔出后,剥去外面一层草壳苞衣,就露出一截绵长白嫩的草心肉,嚼之爽滑,柔然中略带甜津,草香中含着清冽。童谣:“茅针茅针两头尖,我吃茅针你吃烟。茅针茅针两头长,我吃茅针你吃糖。”在儿童心中,茅针要比香烟、糖果好吃多了。茅针实际还是一种草药,能凉血止血,清热解毒,可用于敷治水肿、热淋涩痛等症。故农民多认为,清明吃茅针可明目。

茅针季节性很强,清明节后几天时间内,即迅速变老,不能再食。谷雨前后,茅穗绽开,即蓬松如小白兔的尾毛,绒绒的白,迎风飞舞,给乡村增添了另一种野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