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保险诈骗罪:《经济刑法研究》中的关键信息

保险诈骗罪:《经济刑法研究》中的关键信息

更新时间:2025-01-13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所谓“违反保险法律、法规”最主要的是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该法明文规定了对各种保险诈骗活动,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④投保人、被保险人故意造成财产损失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如故意纵火、自毁财物等;⑤投保人、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骗取保险金的。

(一)本罪的概念及犯罪构成

本罪是指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保险法律、法规,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保险金的行为。

1.本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国家的保险制度及保险人的财产所有权。本罪的犯罪对象是保险资金。所谓“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如果因其发生而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所谓“保险金”是保险人依约在发生保险理赔事由时给付被保险人的资金。

2.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保险法律、法规,进行保险诈骗、数额较大的行为。成立本罪,在客观方面必须具备下列三个要件:(1)违反保险法律、法规是构成本罪的特定前提。所谓“违反保险法律、法规”最主要的是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该法明文规定了对各种保险诈骗活动,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此外,还有若干有关保险的行政法规和规章。只有违反保险法律、法规,才能谈得上构成保险诈骗的问题。(2)实施了保险诈骗的行为。具体表现为下列五种情形:①投保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的。所谓“保险标的”是指作为保险对象的财产及其有关利益或者人的寿命和身体。投保人虚构保险标的,是指投保人违背签定合同应遵循的诚实信用原则,在与保险人签定合同时,故意实施虚构保险标的行为。②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发生的保险事故编造虚假的原因或者夸大损失的程度,骗取保险金的。“被保险人”是指其财产或人身受保险合同保障,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投保人可以为被保险人。“受益人”是指人身保险合同中由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指定的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投保人、被保险人可以为受益人。“投保人”指依据约定向保险人给付保险费的人,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单位。本项行为实际上有两表现:一是行为人对发生的保险事故编造虚假的原因。指保险事故发生后,行为人对发生的保险事故的原因,隐瞒真实情况、作虚假的陈述;二是夸大损失的程度。指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对发生的保险事故、故意夸大保险标的损失,从而获取额外的保险金。为此,往往采取伪造、变造有关的证明资料或者虚构其他证据来实现犯罪目的;③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④投保人、被保险人故意造成财产损失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是指在财产保险合同中,投保人、被保险人在保险合同有效期内,在本来没有发生保险事故的情况下,自己故意制造事故,造成财产损失,被保险人信以为真,从而骗取保险金。如故意纵火、自毁财物等;⑤投保人、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骗取保险金的。指投保人、受益人为了骗取保险金,在本来未曾发生保障事故的情况下,采取杀害、伤害、虐待、投毒、遗弃、传播疾病等方法故意制造事故,致使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从而骗取保险金。(3)构成本罪,诈骗保险金必须数额较大。

根据《立案标准(二)》第五十六条 [保险诈骗案(刑法第一百九十八条)]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个人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二)单位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运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个人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诈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诈骗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单位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诈骗数额在二十五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诈骗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

3.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包括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由于保险诈骗犯罪具有特殊性,犯罪主体必须是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的人和人身保险合同中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受益人,故非合同当事人或者受益人不可能实施此种犯罪;根据《刑法》规定,单位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www.xing528.com)

4.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且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保险金的目的。

(一)关于本罪的认定

在实践中,投保人、被保险人为了诈骗保险金,故意造成财产损失的保险事故,或者投保人、受益人为了诈骗保险金,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其方法行为或结果行为,往往能犯放火、爆炸、投毒、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虐待等罪名。《刑法》第198条第2款的规定,对这种情形应当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如果为了骗取保险金,伪造了有关公文、证件、印章,这也是牵连犯。由于刑法没有特别规定,只能“从一重处”。

(二)本罪的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八条的规定,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