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克思对抽象的人批判及人学展望

马克思对抽象的人批判及人学展望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对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对人的理解的根本缺陷,他将人看作是一种超越动物本能活动的有自主意识的主体,重视人的社会属性,强调要从人的社会关系出发,植根于现实世界来考察人的本质。

马克思对抽象的人批判及人学展望

黑格尔和费尔巴哈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也是西方哲学史上首先运用辩证法探讨人的需要问题的哲学家。他在《法哲学原理》中全面地论述了人的需要,并把人的需要看作是人的机体介于主观与客观之间的矛盾。黑格尔从“绝对精神”出发去探讨人的需要,他所说的“人”是由自我意识创造的人,人所追求的自由只是精神层面的。黑格尔将自由作为人的特质来规定人性,其理论中的“人”是抽象的和永恒的。费尔巴哈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杰出代表人物之一,他在对宗教批判以及对唯心主义的扬弃等方面都作出了杰出贡献。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理论对人的需要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论述,他将人的需要与人的本质两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为研究人的需要问题提供了新思路。费尔巴哈扬弃了黑格尔的“抽象的思维”,转向“感性客体”。这一转向决定了他从“感性直观”的角度去探索人的需要本质。但费尔巴哈把人看作是普遍感性的存在物,“他把人只看作是‘感性对象’,而不是‘感性活动’,因为他在这里也仍然停留在理论领域[2]。在他看来,人是一种直观的自然存在,不能离开自然而存在,而且为了生存只能被动地适应自然,因此,他将人的自然规定性归结为人的本质规定性。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理论中蕴含着对人的需要问题的深刻认识,但他的理论根本缺陷在于:他只是把人当作生物学意义上的人,只看重人的自然属性,忽视了人的社会属性,片面地将人的本质归结于肉体上的自然需求,“他还从来没有看到现实存在着的、活动的人,而是停留于抽象的‘人’”[3]。因此,不论是黑格尔还是费尔巴哈,他们总是“习惯于用他们的思维而不是用他们的需要来解释他们的行为”[4],致使他们所描述的“人”仅仅是“抽象的人”。

马克思经过一系列考察发现,一切问题的根源都能在人的现实活动中找到,“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5],也就是说,人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或者现实基础是人的现实活动,人们通过现实活动改造自然界,生产自身所需的物质资料,在满足物质需要的同时也在完成自我的实现。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对人的理解的根本缺陷,他将人看作是一种超越动物本能活动的有自主意识的主体,重视人的社会属性,强调要从人的社会关系出发,植根于现实世界来考察人的本质。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立足于现实,将人的本质界定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6],这一论断完成了对抽象的人的批判,明确了人的本质的现实性,使“抽象的人”转向处在社会关系中的“现实的人”。(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