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根本方法。首先,需要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人在实践中创造了人的世界,创造了人本身。人的需要在实践中被创造,其对实践的依赖性及其客观性决定了人类需要的产生和发展必然会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因此,人必须在通过实践活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产生和确证自身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不断促进需要的发展。其次,实践是人的各级各类需要得以实现的根本保证。人类的“第一个需要”,即生存需要必须通过实践活动来创造用于“吃喝住穿”用途的物质生活资料才能满足。除了基本的生存需要,人类的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也都需要在实践活动中创造必要的条件才能满足。
2035年远景目标紧紧抓住了实践对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产生、发展和满足的决定作用,科学规划了实现美好生活需要的实践路径。2035年远景目标既是对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这一美好样态的描绘,又为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了科学的顶层设计,以经济产业、民主法治等领域的全方位、多层次的现代化推动实现整个国家、整个民族和全体人民的现代化,给出了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具体路径,也为“十四五”规划的制定和实施确定了原则性的目标要求,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纲领。
综上所述,2035年远景目标紧扣人的需要的几大核心要素展开部署,系统科学、高瞻远瞩,充分展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价值立场及对人的需要的亲切关怀,是指引我们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行动纲领。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39.
[2]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N].人民日报,2020-11-04(2).(www.xing528.com)
[3]习近平.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N].人民日报,2020-11-04(1).
[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9.
[6]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7-07-28(1).
[7]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9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