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社会里统治阶级会利用宗教来帮助他们实现政权的统治,由此他们鼓励宗教信仰,设立寺庙、道观,从而推动宗教发展。在此背景下,栖真观二十八星宿壁画应运而生,作为典型的道教壁画,它取材于道教的传说故事,创作者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图像化处理,传达出神圣氛围,引起观赏者的敬畏和崇拜。从二十八星宿壁画的画面内容来看,道教宣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寺观壁画是壁画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绘于道观寺庙主神周围,有着衬托主神威严、烘托神秘气氛的功能,在对普通民众传播教义过程中有着其他传教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古代民众的文化素养普遍较低,深奥的宗教教义对下层民众无疑是天书般的存在,而壁画能够直观地展现宗教教义及人物形象,在偏远的沂源地区所发挥的作用要远远超过其他的传教手段。
壁画内容取材于道教的故事。二十八星宿最初是古人为观测日、月、星辰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因为日、月、五星在其间运行,很像日、月、五星栖宿的场所,所以称作“二十八星宿”。随着历史的变迁,二十八星宿含义日渐丰富,每一颗星辰均有了人物对应,且与动物及五行学说相呼应,由此完成了由星辰到神仙的形象转变。二十八个星宿代表了二十八位神仙,在二十八星宿壁画中每一位神仙的造型虽有所差异,但服饰都为圆领、大襟、大袖、长到脚踝,其服饰与道袍十分相似。二十八星宿壁画比文字要更直观,人们通过壁画可以更加形象地了解道教文化。
壁画塑造了道教神仙的强大。诸位星宿穿着华丽,衣物和朝廷官员类似,包含了创作者的幻想,星宿脚踩祥云,飘浮在半空中,彼此之间的距离被祥云拉开,位置错落有致却又布局合理。(www.xing528.com)
壁画有使人产生共鸣的元素。星宿面部神情或微笑,或严肃,或愤怒,展现出人性化的一面,一下子拉近了与观赏者的距离,使观赏者产生亲切的感受,增强了认同感和共同感。二十八星宿壁画还具有故事情节,以西墙为例,牛金牛身着一袭象征身份高贵武将的赤色箭衣,足蹬一双黑缎面、白底、高腰、方头、四寸厚的底靴,背插四面三角形鱼肚白色靠旗,一手高举抚翎,一手横于胸前,看似要与箕水豹比试一番,威猛有气势。箕水豹则向斜前方看去,并不理会牛金牛。房日兔与亢金龙之间也有摩擦,亢金龙怒目圆睁,一手打向左侧的房日兔,房日兔身体后倾,面部焦虑,显示出惧怕。星宿之间的互动引人入胜,观赏者从壁画中可以看出,神仙也拥有人的情感,从而产生共鸣,达到宣传的目的。
玉皇殿壁画最初被创造出来是带有一种功利性宣传功能的,它并不是单纯地赞美某种优秀的文化传统,而是借助壁画的公共性来宣传道教,使民众通过玉皇殿壁画在了解道教的同时信仰道教。作为壁画最原始的功能,宗教宣传功能与清代的社会背景息息相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