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县,隶属山东省淄博市,位于山东省中部,属沂蒙山区。介于东经117°54'~118°31',北纬35°55'~36°23',东靠潍坊市临朐县,东南与临沂市沂水县毗邻,西依济南市莱芜区、钢城区,西南与泰安市新泰市接壤,南连临沂市蒙阴县,北与博山区、淄川区相望,总面积1636平方千米。
1. 地质
沂源县处于鲁西台背斜鲁中隆起区中部,地跨鲁山断裂凸起、沂山断裂凸起、金星头断块凸起3个五级构造单元。县内地层较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较弱,岩浆岩不甚发育。沂源县地质构造复杂,基底为线形紧闭地堑或褶皱类型,且伴有断裂构造。盖层区以断裂构造为主,局部有小型的褶皱。
上五井断裂北起临朐县的上五井,进入沂源县境后,经璞邱、田庄、大张庄出境,入蒙阴至平邑县。在沂源县境内48.4千米,宽150米。该断裂纵贯全县呈NE向延伸,走向NE 20°~40°,倾向SE,倾角70°,局部直立。断裂上盘地层为中奥灰岩,下盘地层为寒武系灰岩。带内充填角砾岩、糜棱岩等,挤压强烈,断面有水平和斜冲擦痕,断裂地层中常见有强烈地牵引、褶曲和动力变形现象,表现出主断裂早期左行,晚期右行,前后两次变型活动方向完全相反的压扭性特征。它的形成把鲁村盆地和悦庄盆地分开,切断了两盆地的地下水联系。
韩旺、石桥断裂东起沂水县,经沂源县境内东里、石桥向西北延伸,沿李家庄至历山北麓与上五井断裂相交。境内长50千米,宽10~100米。走向由NW转为东西,再转为SW呈弧形展布,倾角较陡。上盘为中生界和新生界地层,下盘为太古界前震旦系地层。断裂挤压面成群出现,多为压扭性特征,局部可见强扭性特征。它的形成,对悦庄、南麻的地层形成起控制作用。
金子山断裂西起莱芜,经鲁村镇的石门村向东与北东向上五井断裂相交,该断裂走向近东西,倾角60°~80°,县内延伸17.3千米。断裂上盘地层为新生界地层,下盘地层为太古界地层。断裂带内砾岩挤压紧密,粒径不均,挤压扁豆体处处可见,是一条压扭性断裂。它的形成,对鲁村的中生代和新生代地层,具有控制作用。
鲁山前断裂西起莱芜,经南鲁山镇松仙岭向东与北东向上五井断裂相交,县境内长16千米,宽30~80米,走向近东西,倾向南,倾角大于60°。带内有角砾岩、糜棱岩和断层泥,挤压强烈,有明显的压扭特征。它的形成,对断裂上盘的古生界地层和下盘的太古界地层,具有控制作用。
其他断裂如燕崖断裂、青龙断裂、朝阳官庄断裂、苗庄断裂、金星头断裂等,产状各异,规模不等,纵横交错,相互穿插,断裂及岩层的出露各具特点,都属中小型断裂。
2. 地形
沂源县境内地貌,因受地质构造、岩性、河流、气候等内外营力作用的控制和影响,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部鲁山主峰海拔1108.3米,东南沂河谷地海拔180米。全县总面积1732.13平方千米,中山、低山和丘陵面积占99.3%,系纯山区。
全县地形复杂,地貌类型较多,主要有中山、低山、丘陵和山前倾斜平地等几种。
中山面积6.8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0.4%。分布于西北部、北部的南鲁山镇,海拔800米以上,相对高度400米以上。山势险峻,沟深谷幽,坡度30°~45°。基岩是花岗岩和片麻岩为主的酸性岩构成。土层厚度少于30厘米。
低山面积766.2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44.2%。分布于各镇、街道办,海拔400~800米,相对高度300米。其中,砂石低山分布于西南部和东部,山岭低缓,沟谷开阔,坡度20°~30°,土质粗劣,砂砾含量高;青石低山,分布于南部和北部。山势陡峭,沟谷深邃,坡度25°~35°,土层10~40厘米。
丘陵面积947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54.7%,海拔200~400米,相对高度小于200米,全县均有分布,坡度10°~20°。丘陵的中上部多为岭坡梯田,土层20~30厘米,砂砾含量高。丘陵中下部土层40~60厘米,土质较好。
山前倾斜平地面积12.12平方千米,占总面积0.7%,分布于鲁村、南麻、悦庄3镇及沂河两岸。海拔180~300米。地势平缓,土层厚。
3. 气候
沂源县属暖温带季风区域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回暖迟而迅速,风大雨少。夏季湿热多雨,间有干旱。秋季凉爽,干燥少雨。冬季寒冷,雨雪稀少。因受山区地形影响,小气候特点明显,干旱威胁较严重。
境内历年日照时数平均2592.7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9%。日照最多的是1968年,达2596.4小时; 日照最少的是1975年,只有2203.4小时。二者相差753小时。常年日照时数最多的是5月份,为277.2小时,占年日照时数的10.7%;日照最少的是12月份,为180.9小时,仅占年日照时数的7%。7、8月份正处雨季,日照时数减少,日照百分率分别为47%和54%。
太阳辐射量年均125.8千卡/平方厘米。最多年份是1968年,为138.8千卡/平方厘米;最少是1984年,为118.9千卡/平方厘米。年辐射量最多的是5月份,为15.3千卡/平方厘米;最少的是12月份,为6.1千卡/平方厘米。太阳辐射能的99%集中在波长为0.3~4.0微米的光线范围内,辐射量为62.9千卡/平方厘米。
境内常年平均气温11.9℃,年均最高气温12.7℃,年均最低气温10.8℃,相差1.9℃。一年中,最热月为7月,月均温为25.2℃;最冷月为1月,月均温-3.7℃。极端最高气温38.8℃,出现于1959年7月30日;极端最低气温-21.4℃,出现于1981年1月27日。受地理方位和海拔高度影响,全县各地气温差异很大。在海拔200~300米的平洼地带,每百米温度梯度为0.63℃;海拔300~500米的丘陵地带,温度梯度为0.35℃;海拔500~800米的低山带,温度梯度为0.8℃。县境西部海拔600米以上的低山地带,比东南部海拔200米的河谷地带,年均气温低3.6℃。
历年平均降水量690.9毫米。最多年降雨量1616.7毫米(1964年),最少年降水量407.6毫米(1989年),相差3倍。年内降水不均,春季占14%,夏季占64%,秋季占18%,冬季占4%。7、8月份降水量最集中,占全年降水量的51.7%。受地形影响,北部山区、东南部沂河谷地为多雨区,东里一带年均降雨808.5毫米,较全县年多降雨117.6毫米;鲁村洼地为少雨区,包家庄一带年均降雨660.5毫米,较全县少30毫米。生态环境对降水影响也很大,鲁山、毫山等林场附近,年降水量偏多5%~13%。田庄水库库区降水量比距离3千米的县城偏多27.6毫米。降水程度以7月份最大,平均14.9毫米/日,1月份最少,平均2.5毫米/日。年降水日数,历年平均86天,多雨年110天,少雨年72天。(www.xing528.com)
境内相对湿度年均63%,以7、8月份最大,为79%。4月份最小,为51%。整个春季为51%~54%,为全年最小季节,春季比冬季更干燥。
4. 水文
沂源县地势高,无客水过境。沂河、弥河、汶河均发源于境内,形成3条水系,以沂河水系最大,属淮河流域。
沂河水系主要河流是沂河。沂河源头,历史文献记载不一。沂河主河道由田庄水库流向东南,从东里镇西南部流出县境。境内长84.6千米,河床最宽处800米,最窄处百余米,流域面积波及15个镇、街道办,共1451平方千米。它的主要支流(长度10千米以上)有石沟河、仁里庄河、包庄河、大张庄河、田庄河、螳螂河、十八转河、儒林集河、北石臼河、悦庄河、石桥河、燕崖河、杨家庄河、石井河、韩庄河、苗庄河、大泉河、马庄河、唐庄河、长旺河、马连庄河。沂河支流螳螂河发源于鲁山西南部的三府山,向东南流经南鲁山镇、南麻镇,由北向南穿越县城,在城区南部汇入沂河,全长27千米,流域面积187平方千米。
汶河水系主要河流是新汶河,为大汶河南支流柴汶河上游的次级支流,沂源上源称恶沟,发源于大张庄镇金螺顶山南麓和石柱山,流入新泰市注入大汶河。境内河长10千米,流域面积33平方千米。
弥河水系在沂源境内主要支流有两县河、三岔河,流入临朐县。境内段长19.6千米,总流域面积114.1平方千米。
5. 土壤
沂源县可利用土地面积240.17万亩。土壤按级分类,全县可分为3个土类、8个亚类、18个土属、56个土种。
棕壤土类面积108.39万亩,占全县可利用土地面积的45.13%,主要分布在大张庄、张家坡、鲁村、悦庄、南麻、南鲁山等镇、街道办。
棕壤分为3个亚类、6个土属、20个土种。3个亚类是:
棕壤性土:面积83.18万亩,分布在棕壤地带的中、上部或顶部。土层15~30厘米,质地粗糙、松散、脊薄,水土流失严重。
棕壤:面积20.29万亩,分布在大张庄、鲁村、悦庄、南麻等镇、街道办的山前平地。土层深厚、上松下紧,保水保肥性能好,种植作物广泛。
潮棕壤:面积4.9万亩,分布在鲁村、南麻、悦庄等镇、街道办及河流两岸。土层深厚、上壤下粘,构型优良,适种作物高产稳产。
褐土土类面积127.58万亩,占全县可利用土地面积的53.12%,主要分布在燕崖、中庄、西里、东里、石桥、南麻、南鲁山、鲁村等镇、街道办的青石山区,有4个亚类。
褐色性土:面积89万亩,分布在青石山丘的中上部和顶部。土层浅薄,坡度较大,土质粗劣,养分缺乏,流失严重。
淋溶褐土:面积20.58万亩,分布在悦庄、鲁村、中庄、西里等镇、街道办。土层深厚,一般超过1米,耕层质地多为轻壤,少数为中壤,上松下紧,保水保肥,含钾丰富,最宜黄烟生长。
褐土:面积15.88万亩,分布在南麻、南鲁山、悦庄等镇、街道办。土层深厚,保肥保水性强,适宜种植各种作物。
潮褐土:面积2.09亩,分布在东里、西里、大张庄、燕崖等镇、街道办及沿河两岸平缓地带,以东里洼面积最大。土层深厚、上壤下粘,保水保肥,地下水位浅,宜种作物,属高产土壤。
潮土土类境内只有河潮土1个亚类。面积4.2万亩,占全县可利用土地面积的1.8%。分布在南麻、悦庄、鲁村、大张庄镇的沿河两岸,呈零星分布、壤质河潮土属高产土壤,砂质河潮土不宜作物生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