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不仅是指物理意义上事物之间相互融合为整体并各自成为整体中的有机部分,还指不同个体或人群的心理经过接触、了解,相互之间认知、情感或态度倾向融合为整体,个体特性减弱。乡村地区空间生产的融合需要依托乡村中的人际关系、人物关系和自然关系,反映了乡村社会中权力分布、经济结构、社会治理和文化传统。乡村地区道教由于自身生存、发展的需求,形成具有自身特点适应乡村社会的特征性活动。随着道教的发展,道教在乡村社会中会接触具有地方特点的民众,从而与当地民众的心理活动或心理观念产生碰撞。道教在当地社会经过长期地宣传、渗入,乡村民众会形成心理上的理解、情感上的共鸣和认知上的协调,从而达到融合的稳定状态。道教建筑及其所体现的良好社会关系与乡村社会的有机融合有利于道教建筑的保护和宗教文化的传承发展。
乡村地区建造的所有建筑具有乡村地理环境的自然属性和乡村关系的社会属性。乡村地区建造的道教建筑是由当地乡村居民来建造、维修和管理,依托乡村社会稳定的融合关系,道教信仰被融入当地乡村的人际关系网络和乡村运行秩序中。当代栖真观建筑的修缮、改建已经是乡村集体生活的公共事件,建筑的任何改变都已经与乡村民众的社会生活相互融合。栖真观建筑的改造集聚了乡村社会的地方知识,修缮后的建筑并不着意表现一定的视觉风格,而是以满足文化活动的基本需要为主要目标。
历史上栖真观建筑多次进行维修,在院落前面的碑刻上就记载了历次重修的过程。近20年来,外地而来的道长在此安居传道,在破败建筑的北半部分使用现代钢筋混凝土材料新建了建筑。最近一次的栖真观建筑大规模修缮是在2008年,栖真观的主体建筑玉皇殿院落年久失修,当地的安平村村支书通过募集、捐赠等形式筹集资金主持了栖真观建筑的修缮,暂时保护了建筑的主体。当前对于栖真观古建筑及玉皇殿内壁画的修缮由政府部门组织,按照保持建筑原貌的原则进行修缮。(www.xing528.com)
融合进乡村社会的道教建筑的创建和维护,得益于乡村社会融洽的社会关系。战乱时期的栖真观的创建,反映了这一地区乡村社会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栖真观成为乡村生活中重要的精神寄托载体,为乡村社会带来了外部重要的社会发展资源。栖真观在乡村社会中以各种形式传播、发展,在社会中产生了一批信教群众,栖真观建筑的发展规模和区域影响力直接取决于其与乡村社会生活的融合程度。为了能够在乡村社会顺利发展其生存逻辑,栖真观必定要生产出与之相适应的发展空间。有了道教建筑,民众可以按时如期举行宗教活动,活动的筹备、组织需要当地乡村民众的参与,这就使得依托栖真观建筑形成的社会再生产机制得以推动和运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