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之际,营州地区人口十分稀少。虽然我们无法知道武德初年营州地区人口的确切数字,但依据贞观年间这一地区的人口数量,可以大致了解建唐伊始营州的人口状况。《旧唐书·地理志》记载了贞观十三年(639)的户、口数[34]。据“营州”条载:“旧领县一,户一千三十一,口四千七百三十二。”[35]唐代按人口多少划分州的等级,按照当时的标准,营州在贞观十三年为下州[36]。另据相关研究,由于战争、饥荒、瘟疫等因素的影响,从隋大业至唐贞观年间,河北道的人口数量呈大幅下降趋势(并且这种下降表现在河北道的每一个州中)[37]。作为河北道北部的重镇,营州地区直到唐贞观年间,人口密度仍然极低,仅次于瓜、伊、沙、西等州[38]。贞观时期,营州地区人口稀少,可以大致推断出武德初年营州地区依然人烟稀少。除战争因素外,营州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交通等也是制约这一地区人口增长的因素。
在古代社会,人口是重要的战略资源,特别是战乱年代,占有更多人口的一方更容易掌握战争的主动权。武德元年,对人口稀少的营州而言,要想实现稳定,做法之一就是尽可能地充实人口(如移民实边或安置内附民族部落)。在现有人口较少的情况下,将内附的契丹部落安置在距离治所营州城四百八十里外的边境地区,不利于战时营州总管府对它的征调。尤其是当朝廷与周边民族的矛盾不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相反,只有将辽州设置在距离营州城较近的区域,形成合力,才能在最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补充和增强营州总管府的力量。(www.xing528.com)
综上所述,作为唐朝建立后在东北地区安置的第一个内附民族部落,朝廷对辽州州治燕支城位置的选择应当考虑以下几个因素:第一,有利于营州对辽州的控制和管理,避免部落降而复叛,造成不必要的麻烦;第二,有利于辽州最大限度地发挥维护相关地区安全、稳定周边民族关系的作用(即牵制幽州地区割据势力,稳定与高丽、契丹等民族的关系);第三,有利于最大限度地集中营州地区的人口,以集中营州总管府的军事力量,增强军事实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