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志载,墓主李瀛,死于唐宪宗元和五年(810),享年60岁,则其当生于唐玄宗天宝九年(751)。官至左金吾卫兵曹参军,为正第八品下阶,可能是因为家族的关系获得。妻子窦氏,子李裕方。岳父资州刺史窦承恩。
溯源先祖是此篇志文最重要的一部分。墓志中记卫国公靖的六代祖为狄道侯李文度;墓主李瀛高祖为卫国公靖,曾祖为德㢡,祖父为谦,父亲为尊贤,儿子为裕方,侄子休和宗蕑。高祖李靖,两唐书中有传,根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1]以及其他墓志材料,制成李靖家族世系表(见附表)。表中李靖兄李药王[2]、李靖弟李敳[3]、李靖侄李德謩[4]、李靖侄李大志[5]、李靖侄李志览[6]、李靖侄孙李令问[7]、李靖侄重孙李德暮之孙李景阳[8]七人的墓志已经发表,李靖侄李大善的墓志铭著录于《全唐文》中[9]。其中李敳、李德謩、李景阳、李瀛根据本人墓志补录;李景阳父李守贞根据李景阳墓志补录;李令问七子李俊、李仪、李佋、李倨、李侗、李佝、李承重根据李令问墓志补录;李靖后世李谦、李尊贤、李瀛、李休、李宗蕑、李裕方根据李瀛墓志补录。
另有李彦芳,据《旧唐书·李靖传》:“客师孙令问……令问孙彦芳。”[10]李彦芳为李靖第四世侄孙;但是据《新唐书·李靖传》载:“靖五代孙彦芳,大和中,为凤翔司录参军。”[11]李彦芳为李靖第五世孙,两者有矛盾。旧、新《唐书》中均有记载李彦芳向文宗进献“高祖、太宗所赐卫国公靖官告勅书手诏等”之事。《旧唐书·李靖传》记李靖“(贞观)十一年,改封卫国公,授濮州刺史,仍令代袭,例竟不行。……子德謇嗣,官至将作少匠。”其中“仍令代袭,例竟不行”应该是说李靖子德謇袭卫国公[12],后因太子李承乾的事情被流放[13],所以“卫国公”的封号没能继续世袭,但是李德謇为嫡嗣应该无误,李靖所受官告敕书手诏等应该也传于李德謇这一支。根据李瀛墓志,李靖五世孙李裕方名字中有一“方”字,《古今姓氏书辨证》中把李彦芳写作“彦方”[14],推测李彦芳应该为李靖五世孙,李德謇四世孙。(www.xing528.com)
关于志主高祖李靖以上的先世,志文写道:“先是卫公六代祖、后魏安定郡太守狄道侯文度,始家京兆。”《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载李靖父为“隋赵郡太守、临汾襄公”[15]李诠,这与李药王墓志所载“考诠,随赵郡太守,上开府仪同三司,袭爵永康公”、李敳墓志所载“考诠,随赵郡太守,上开府仪同三司,袭爵永康公”相同;《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载李靖祖父为李崇义,“后周雍州大中正,广、和、復、硖、殷五州刺史、永康县公”,这与李药王墓志所载“大父义,周齐州刺史,扶军将军,袭爵永康公”、李敳墓志所载“祖义,周和、岐二州刺史,扶军将军,袭爵永康公”基本符合,但是墓志中所载名为“义”而非“崇义”;《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载李靖曾祖为“权,后魏河、秦二州刺史、杜县公”,其官职与李药王墓志所载“曾祖歡,魏河、陕二州刺史,永康县公”、李敳墓志所载“曾祖歡,魏河、陕二州刺史,永康县公”相同,但名讳错误。据李靖碑[16]记“曾祖懽,后魏河秦二州刺史、杜县开国公”,此处名讳“懽”与两方墓志所写“歡”相同,显然,《新唐书》中误将“懽”字写作“權”字[17]。李靖四世祖和五世祖史籍无考[18]。
志文中记墓主为“陇西成纪人”,又提到“卫公六代祖”为“后魏安定郡太守狄道侯”,似乎有矛盾。《旧唐书》记李靖为雍州三原人,《新唐书》载为京兆三原人,所以李靖家族的实际籍贯应该在三原。但是墓志中往往追溯祖先,称其郡望。此墓志中云“先是卫公六代祖,后魏安定郡太守狄道侯文度,始家京兆。”《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也载“文度,西凉安定太守,与族人宝入后魏,因居京兆山北”。李宝,《魏书》有传[19],“陇西狄道人”,西凉武昭王李暠之孙,酒泉太守李翻之子,西凉后主李歆之侄。安定、狄道均不曾属于西凉,李文度的官职可能是入后魏后才获得,抑或是后人为美化先祖所增,族人李宝为“陇西狄道人”,李文度又是“狄道侯”,所以李氏这一支应该发源于陇西狄道,但墓志中又称墓主为“陇西成纪人”。其实李靖家族早期都称为“陇西狄道人”,自贞观末年《李靖碑》以后皆改称为“陇西成纪人”,其原因聂溦萌在《唐初元勋的家族历程:以〈李药王墓志〉与李靖家族为中心》一文中已有论述:“狄道实为李氏之家业所在……但随着西凉被灭,李氏成员最终进入北魏朝廷并显达于北魏周隋朝廷,‘狄道’对最具影响力的这一支李氏的意义逐渐消退,加上这一时期不断滋长的攀冒家世的风气,出现称谓‘陇西成纪人’的做法实在顺利成章……似乎在唐初的动荡时期过后,伴随着社会的稳定和家族的不断发展,对自身的郡望和先人的谱系都有所整理。”[2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