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前文所言,志主独孤瑛,前代文献未见记载,仅《元和姓纂》载独孤善有孙名“暎”,曾任“司勋郎中、洛州长史”[12]。据出土之《独孤法王》墓志记载:“父瑛,宗正少卿,鼎、观、饶、汴、定、洛六州诸军事,六州刺史”[13],《段俨妻独孤夫人墓志》述其先世称:“高祖信,周八柱国。曾祖善,隋柱国大将军,冀定等十州诸军事,十州刺史,河内郡公。并世德联晖,羽仪相袭。祖澄,隋千牛备身。父瑛,观州刺史。”[14]据《独孤瑛墓志》《独孤法王墓志》所载,独孤善、独孤祥、独孤瑛一支之关系当可确定。此外,据传世典籍和出土文献关于独孤善子孙情况之记载,其情况大体如下:
独孤善——独孤祥——独孤瑛——独孤法王
独孤善——孤独澄——独孤瑛——段俨妻独孤夫人
独孤善——独孤览——独孤大惠
关于独孤瑛的父亲,出土墓志有“独孤澄”“独孤祥”两种记载,职官亦有相同之处。独孤澄与独孤祥同为独孤善之子,二人为兄弟,两人中一人无子,以独孤瑛从嗣,此种拟制血亲关系为中古时期大族之常见现象。此为一种可能;当然,还存在另一种可能,即人名刊刻之误,此种现象在历代墓志中亦有多例。究竟实际情况如何,则有待新资料的进一步佐证。
志主独孤瑛,《元和姓纂》称:“(独孤善)孙暎,司勋郎中、洛州长史。”[15]《独孤瑛墓志》亦称志主为独孤善之孙,任职履历中亦有“司勋郎中”“洛州刺史”的记载。“司勋郎中”一职与《元和姓纂》记载相同,“洛州长史”与“洛州刺史”相近。《独孤瑛墓志》载其名“瑛”,字“珉”。“瑛”,玉光也;“珉”,石之美者,两字意义相近。据此,《元和姓纂》所载“独孤暎”与本志“独孤瑛”当为同一人,“暎”当作“瑛”,以墓志记载为是[16]。
《独孤瑛墓志》的出土,可补文献记载之阙。据志,独孤瑛卒于显庆三年(658),卒年71岁,则其生年当在隋开皇八年(588)。从志文记载来看,独孤瑛在隋大业初年起家,任隋文帝挽郎。挽郎司职引灵柩、唱挽歌,黄正建先生考察认为:挽郎初置时不晚于东晋,南北朝时期已屡见于文献记载,当时多选高级官员子弟充任,事毕皆授官[17]。史载:“(仁寿四年)上以疾甚,卧于仁寿宫,与百僚辞诀,并握手歔欷。丁未,崩于大宝殿,时年六十四……乙卯,发丧。河间杨柳四株无故黄落,既而花叶复生。八月丁卯,梓宫至自仁寿宫。丙子,殡于大兴前殿。冬十月己卯,合葬于太陵,同坟而异穴。”[18]隋文帝驾崩后,独孤瑛17岁,任挽郎之职。据《隋书·百官志》记载:“陈依梁制,年未满三十者,不得入仕。唯经学生策试得第,诸州光迎主簿,西曹左奏及经为挽郎得仕。”[19]而隋代以挽郎入仕者极少,《隋书》仅“魏德深”一例[20]。因此,独孤瑛以少年任挽郎,遂入仕,与独孤家族在当世的影响有很大的关系。
此后,独孤瑛调补平凉郡西曹掾,转岐州虢县令,再迁安定郡丞。安定郡初置于西汉元鼎三年(前114),隋开皇三年(583)废,大业五年(609)复置。故独孤瑛任安定郡丞,当在大业五年后。唐高祖起兵反隋,志称独孤瑛“爰以旧姻,俄登显秩”。所谓“旧姻”,系指独孤信第四女为唐高祖李渊母亲元贞皇后、第七女隋文帝文献皇后的姻亲关系。独孤瑛因此仕唐,任宗正少卿,掌管皇族事务。
李唐立国后,独孤瑛加开府,任蒲州总管府长史。据《旧唐书·地理志》记载:“(武德)二年,置蒲州总管府,管蒲、虞、泰、绛、邵、浍六州。三年,移蒲治河东县,依旧总管府。”[21]则独孤瑛任蒲州总管府长史当在武德二年至三年间。后又拜鼎州刺史,转并州大都督府司马,加冠军县开国男。前代文献所载“鼎州”不止一处,结合墓志下文“弘农近关”等语可知,鼎州属河南道陕州大都督府,《旧唐书》载:“汉弘农郡。隋废郡为弘农县,属陕州。隋末复置郡。义宁元年,改为凤林郡,仍于卢氏置虢郡。武德元年,改为虢州,改凤林为鼎州。”[22]贞观八年(634),鼎州废。
唐太宗贞观年间,独孤瑛先后转任观州刺史、饶州刺史、汴州刺史等职。贞观十八年(644),加护军,授正议大夫、定州刺史,又除洛州刺史,授银青光禄大夫、杲州刺史。此时,独孤瑛已年逾六旬。高宗显庆元年(656),又加上柱国,拜沧州刺史。显庆三年七月,独孤瑛卒。次年,归葬咸阳洪渎原。咸阳洪渎原在今咸阳市底张湾一带,此地历年来相继出土了大量皇族贵族及等级较高的墓志,说明该地区在北朝、隋、唐时期为高等级墓葬聚集地,独孤家族墓葬亦在此地。“洪渎原”,《大隋太师上柱国凉国公(贺兰祥)夫人刘氏墓志铭》作“洪渡原”[23],《□□□持节太师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大司马十二州诸军事同州刺史凉国景公贺兰祥墓志》作“洪突”[24],《周大都督武平公金州刺史独孤使君(藏)墓志》作“胡渎”[25]。三种写法,北朝隋唐时期出土墓志均可见,以“洪渎”使用最多,且有洪渎川、洪渎原、洪渎乡等名称。关于独孤瑛谥号“襄公”,《唐会要》云:“襄。辟土有德曰襄。因事有功曰襄”[26],与其家族地位、生平履历比较吻合。
此外,《独孤瑛墓志》对于其子嗣情况并未记载,结合出土相关墓志来看,独孤瑛当有二女,即:段俨妻独孤夫人、独孤法王。段俨妻独孤夫人卒于贞观十二年(638),卒年二十一岁,则其生于武德元年(618);独孤法王卒于贞观二十三年(649),卒年二十九岁,则其生于武德四年(621)。段俨妻独孤夫人卒后归葬咸阳洪渎原独孤家族墓地。而独孤法王则“以永徽三年岁次壬子十月乙酉朔廿五日己酉迁祔于雍州万年县少陵原长平敬公之茔”,《新见〈唐独孤法王墓志〉考释》一文认为独孤法王丈夫“越州都督府户曹杨君”可能是《新唐书》所载杨纂长子杨守拙[27]。但据2012年西安碑林博物馆入藏的《大唐并州大都督府录事参军上骑都尉长平县开国男杨君(守澹)墓志铭并叙》记载,杨守澹“夫人河南独孤氏,洛、定二州刺史,冠军公瑛之第二女也”,又称杨守澹“以其年岁次癸亥十一月庚戌朔廿三日壬申合葬于雍州万年县洪原乡黄渠里夫人旧茔”。由此可知,独孤法王与杨守澹夫妇合葬一处。而独孤法王没有像其姐姐一样归葬独孤家族墓地,而祔葬杨氏墓茔,足见当世的弘农杨氏家族仍占有重要的社会地位和影响。而杨纂、杨守澹未归葬华阴弘农杨氏祖茔的现象,贺华认为反映出“在唐代初期,杨氏士族后裔已经开始向长安一带聚集,弘农杨氏归葬华阴的习惯或族规已开始发生变化”[28]。
注释
[1](唐)林宝:《元和姓纂》,中华书局,1994年,第1456页。按:关于独孤姓曾“从母姓刘氏”,《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及《唐故朝散大夫颍川郡长史赠秘书监河南独孤公(通理)灵表》等文献亦有相同记载。而对此前代学者多已论及,认为系攀附之辞。姚薇元先生更进一步考证提出:“独孤氏乃屠各之异译,本匈奴单于之贵种。自刘渊进窥中夏,遂冒认汉后,改姓刘氏。”参见姚薇元:《北朝胡姓考》,中华书局,2007年,第38页。
[2]《周书》卷一十六《独孤信传》,中华书局,1971年,第263页。
[3]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480页。
[4]《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第265页。
[5]《北史》卷六十一《独孤信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169页。
[6](宋)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中华书局,1960年,第3364、4087页。
[7]陈经财、杨芝昉:《咸阳新出土唐独孤大惠与独孤挺墓志考略》,《碑林集刊(十五)》,三秦出版社,2009年,第137页。
[8]按:独孤罗墓志已出土,且有相关研究论文,此不赘述。
[9]《周书》,中华书局,1971年,第267页。
[10]按:《独孤法王墓志》载“曾祖善,周柱国,开府仪同三司,使持节,冀、定等十二州诸军事,莱国公”。“十二州诸军事”“莱国公”等与《独孤瑛墓志》记载相同。(www.xing528.com)
[11]张婷、谷朝旭:《新见〈唐独孤法王墓志〉考释》,《文博》2013年第2期,第63页。
[12]《元和姓纂》,第1456页。
[13]《新见〈唐独孤法王墓志〉考释》,第63页。
[14]马先登、李朝阳:《唐独孤夫人墓志考释》,《文博》1996年第6期,第70页。
[15]《元和姓纂》,第1456页。
[16]按:关于《元和姓纂》所载独孤瑛名字有误一点,张婷、谷朝旭《新建唐〈独孤法王墓志〉考释》据《独孤法王墓志》亦曾指出,《独孤瑛墓志》的发现,恰可互证。
[17]参见黄正建:《唐代的斋郎与挽郎》,《史学月刊》1989年第1期,第30页。
[18]《隋书》卷二《高祖本纪下》,中华书局,1973年,第52—53页。
[19]《隋书》卷二十六《百官志上》,第747页。
[20]《隋书》卷七十三《循吏传》,第1687页。
[21]《旧唐书》卷三十九《地理志二》,中华书局,1975年,第1469页。
[22]《旧唐书》卷三十八《地理志一》,第1429页。
[23]陕西省古籍整理办公室编:《新中国出土墓志·陕西壹(上)》,文物出版社,2000年,第22页。
[24]《新中国出土墓志·陕西壹(上)》,第21页。
[25]罗新、叶炜:《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中华书局,2016年,第280页。
[26](宋)王溥:《唐会要》卷八十《谥法下》,中文出版社,1978年,第1468页。
[27]《新见〈唐独孤法王墓志〉考释》,第63页。
[28]贺华:《唐〈杨守澹墓志〉考释》,《文博》2015年第6期,第79页。
(党斌,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生,陕西省社科院,副研究员)
【注释】
[1]本文系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陕西碑刻文献精粹汇编》相关成果,项目编号:14AZD09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