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驯豹图》:乾陵文化探索

《驯豹图》:乾陵文化探索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1《驯豹图》据了解,古代的墓室壁画是墓葬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它起到阐述、记录、表明、补充以及装饰等作用,所以墓室壁画与墓室构造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驯豹图的四周有枋、柱。《驯豹图》中的猎豹是来自异邦的贡物。《驯豹图》中的牵豹人是专职的驯养师。

《驯豹图》:乾陵文化探索

图1 《驯豹图》(原始壁画

据了解,古代的墓室壁画是墓葬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它起到阐述、记录、表明、补充以及装饰等作用,所以墓室壁画与墓室构造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鉴于墓道、墓室温差大、湿度大不利于壁画的保存和保护,揭取壁画、异地保存就成了一种无奈之举,但不可否认,揭取下来的壁画在各种信息保存的完整性上便留下较大的缺失。懿德太子墓壁画《驯豹图》出土至今已有40余年,各种原因使画面线条和色彩缺失严重,如人物的黄色袍服几乎褪为白色;第一只猎豹前半部分和第四只猎豹的头尾部、驯豹人的面部及树木、顽石局部模糊不清等。所以,在复原时必须依照考古资料对画面进行完善。笔者以前也试着画过唐墓壁画,但都是小篇幅,随兴而画。这次不同,要完成近8平方米的原大作品,对笔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陕历博提供给参赛者每人一张高清壁画图片,但即使这样,笔者还是有点茫然无措,无从下笔。好在有父亲指导,笔者最终静下心来,通过查阅资料、翻阅画册、走访专家、实地观看、原壁对照、描绘初稿、确定终稿、确定色调、分步绘制、逐步复原等一系过程,才完成了《驯豹图》的临摹

据《唐懿德太子墓发掘简报》记载,《驯豹图》“在第一过洞东西两壁分别画牵豹男仆四人,头戴幞头,身穿黄袍,脚穿长靴,左手牵一豹子,其中两人,腰间带有铁挝,为驯豹工具,男仆之间还画有树木”[3]。其他未再作叙述。已故的王仁波先生参与了懿德太子墓的发掘,他在《唐懿德太子墓壁画题材的分析》一文中有较为详细的记述:

第一过洞东、西壁,在五棵树间画出男侍四人。驯豹图的四周有枋、柱。东壁保存较完整。南起第一人,头戴幞头,身穿圆领黄袍,黑皮腰带,带上系一荷包,脚穿黑色长靴,右手举一驯豹工具,左手拉一豹。南起第二人,头戴幞头,深目高鼻,长胡须,身穿翻领黄袍,黑皮腰带,双手拉一兽。第三人,头戴幞头,身穿圆领黄袍,黑色腰带,带上系一荷包,脚穿黑长靴,左手拉一豹。第四人,头戴幞头,身穿圆领黄袍,黑皮腰带,脚穿黑长靴,左手拉一兽。[4]

从保存的原始壁画来看:(www.xing528.com)

1.东壁:南起第一人,嘴上八字须,下颌有髯须,头戴黑色幞头,腰束革带,系鞶囊,右手曲臂执一黑色圆头直柄的驯兽工具挝。左手牵豹,身穿黄色圆领窄袖却袴长袍,脚穿黑色长皮靴,目视前方。豹子体型大,两耳后竖,二目圆睁,毛色黄,身有黑色花斑,尾巴长且有力;第二人,头戴黑色幞头,浓眉大眼,络腮胡,侧身正面形象。身穿黄色双翻领窄袖却袴长袍,腰束革带,双手牵豹,脚穿黑色长皮靴。该豹体型小于第一只猎豹,且两耳、尾部以及毛色与第一豹均有别,为褐色毛皮,上有黑斑,尾散而短,驻足而立,目视前方;第三人,头戴黑色幞头,络腮大胡,身穿黄色圆领窄袖却袴长袍,腰束革带,系鞶囊,脚穿黑色长皮靴。腰间插一圆头长杆的驯兽工具挝,左手牵豹,右手食指指向右前方,头略低。该豹黄色有黑斑,与第一只豹子相似,可明显地看到作画初稿和修改的痕迹;第四人,头戴黑色幞头,八撇胡,无髯须。左手牵豹,右手执挝于右肩上。身穿黄色圆领窄袖却袴长袍,腰束革带并系鞶囊,足穿黑色长皮靴。豹子与第二只相似,只是作前行状。在人豹之间均画有树木、花卉和石,下边分布有草。

2.西壁:南起第一人,浓眉大眼,八字须,下颌也有胡须,头戴黑色幞头,腰束革带,系鞶囊,右手曲臂握拳于胸前,左手牵豹,身穿黄色圆领窄袖却袴长袍,足穿黑色长皮靴,侧身回头,未见驯兽工具挝。豹子体型较小,两耳竖立,两目圆睁,身有黑色花斑。豹子尾巴短散,与东壁第二、第四只豹子相似;第二人,络腮胡,头戴黑色幞头,平视前方。身穿黄色圆领窄袖却袴长袍,腰束革带,无鞶囊,双手牵豹,脚穿黑色长皮靴,未见驯兽工具挝。该豹体型较大,健壮凶猛,黄纹黑斑,两耳后竖,长尾,与东壁第一、第三只豹子相似;第三人,络腮胡,头戴黑色幞头。身穿黄色圆领窄袖却袴长袍,腰束革带,系鞶囊,低头看豹。腰间斜插驯兽工具挝,双手牵豹,足穿黑色长皮靴。该豹与第一只豹子相似;第四人与第三人相同,双手牵豹,腰束革带系鞶囊,未见驯兽工具挝。豹子与第二只体型相似,只是头高昂。

《驯豹图》中的猎豹是来自异邦的贡物。据《新唐书》《旧唐书》《唐会要》及《册府元龟》等记载,当时向唐王朝贡豹的国家有南天竺及西域国家的米国、史国、康国、安国、波斯、大食等,说明唐代狩猎活动中融入了大量的外来文化元素。但文献中记载有关唐代猎豹的活动非常少,说明猎豹的使用在唐朝只限于宫廷范围,而且使用的时间也不是很长。

《驯豹图》中的牵豹人是专职的驯养师。唐朝设有专门的机构来管理这些各地进献的动物,并配备专职官员、驯养师、仆从和奴婢等。他们多为胡人,没有什么地位,属于较为下层的管理者。驯养师大多随这些猛兽一并进献而来,被称为“贡人”。这些驯养师随之也成为了唐代宫廷的专职人员,有统一的管理和服饰,有些还兼有官职。从人物面貌来看,大都是高鼻、浓眉、圆目、八字胡、髯须,体格健壮,或着圆领翻领衣袍,或盘发戴高尖蕃帽等,渗透着一股强烈的异民族气息,与中原汉民族的农耕文化有着较大的区别,说明开放的大唐接纳了众多的西域胡人以及他们善于驯养珍禽猛兽和养马技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