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很容易分辨出明清石狮的雌雄,雄狮爪下为一绣球、雌狮爪下或身上趴一小狮,但在唐陵石狮中没有这样的表现形式。那么是否可按“男左女右”这样约定俗成的经验来区分唐代石狮的雌雄呢?观察唐陵石狮的造型会发现这些石狮的鬃毛有卷鬃直鬃之别、嘴巴有张口合口之分,但这些造型的石狮在各陵四门的安置如表《唐代大部分石狮造型统计表》所示,几乎没有规律可循,故以此来区分石狮的雌雄也不可能。笔者在乾陵南神门前就听到一导游解说到:“乾陵石狮的鬃毛全部为卷鬃,全部是雌狮,原因就是武则天太强势,而高宗李治怕老婆。”事实上这位导游仅说对了一半,乾陵石狮鬃毛全卷不错,但乾陵石狮所表现的可全部是雄狮。究其根源,尚需从顺陵石狮说起。顺陵是武则天生母杨氏的陵墓,位于咸阳市的陈家村南,其南神门东侧走狮头披卷鬃,阔口半开,重要的是在其胯下雕有一对睾丸,而西侧走狮则头披直鬃,嘴巴紧闭,胯下无任何雕饰。参考唐陵其他石狮嘴巴紧闭的不光为直鬃石狮,也有不少卷鬃石狮,所以说狮嘴的闭合也不能区分雌雄,而只有鬃毛的卷直才是区分唐陵石狮雌雄的唯一特性。简单的说,卷鬃为雄狮、直鬃为雌狮。
说到此有必要再将时间向前推,说说恭陵石狮。恭陵为唐高宗李治第五子、武则天长子李弘的陵墓,位于河南省偃师市缑氏镇东北2.5千米的滹沱岭上。永徽七年(655),李弘被立为太子,上元二年(675)四月,薨于合璧宫,高宗追谥其为“孝敬皇帝”,同年八月以帝礼葬于恭陵。在恭陵的四处神门外都立有石狮,其中南神门外为走狮、其余三处神门外为蹲狮,这些石狮的鬃毛都为卷鬃,按以上结论应全属雄狮,但在《唐恭陵实测纪要》[13]一文中却指出南神门外东侧走狮胯下雕有雄性生殖器官为雄狮,而西侧走狮没有此类雕饰应为雌狮。出现这种情况,笔者认为此时唐人已经意识到石狮要区分雌雄的问题了,但尚未解决好以怎样的方式来加以区分。如以狮子的本来面目来区分,雌狮的样子显然不够威武;如简单的按照南朝那样在石刻胯下雕刻雄性生殖器官来区分,那么雄性蹲狮又会显得不够庄重、有碍皇陵观瞻。笔者在小雁塔中还真看到一座小型蹲狮石刻,卷鬃,胯下含蓄的雕有雄性生殖器官,观后确有难登大雅之堂之感(图4)。但这件石刻也许能说明唐人确实做过这方面的尝试,并意识到问题所在,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只区分了南神门走狮的雌雄,而其他各神门石狮则一概而论、没有加以区分。这个问题一直遗留到营建顺陵时,不但在将南神门西侧走狮雕刻为直鬃,而且在东神门南侧也出现了唐陵第一尊直鬃蹲狮(图5),从而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www.xing528.com)
唐陵部分石狮造型统计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