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陵石刻遗存中,马的形象分别以翼马和仗马两种形式出现。翼马象征祥瑞,而仗马则象征帝王生前仪仗。翼马和仗马虽然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但是他们都独具艺术特色,并且是唐陵石刻艺术中最为精美的部分。
唐陵石刻翼马是一种带有神秘色彩的非写实马的造型,也称作“天马”,位于石柱之北,位列众石生像之首。在唐陵的营建过程中,石刻翼马的造型形式并未完全固定下来,文中将不同时期具有翼马文化内涵的祥瑞造型(如顺陵独角兽、桥陵獬豸等)都列为翼马形式进行类比研究。唐陵翼马的造型与其他石像生相比,其特点都是体量较宏大,双肩灵动飘逸的羽翼,在祥云的环绕下,极具浪漫色彩,夸张抽象的造型突出了飞马的象征意义,这种可通天地之灵的瑞兽在艺术表现上追求庞大浑厚的体量,以此缩短天地之间的差距,暗示超自然的神秘力量。翼马羽翼及四腿中间雕刻着象征祥瑞的吉祥装饰图像,翼马整体造型浑厚大气又不乏浪漫飘逸的灵动之美。唐陵翼马石刻丰满华丽的装饰图形与整体浑厚圆润体积相结合而自然天成,翼马在整体与局部的造型上形成鲜明的对比,向天伸展的羽翼以及饱满华丽的装饰赋予飞马以生动的韵律和向上的力感。在现存的飞马石刻遗存中不乏雕刻艺术精品,如乾陵、顺陵、泰陵、建陵、元陵、崇陵、光陵,庄陵等陵园的翼马不仅雕刻技艺精湛,大多在石料的选取上也属上乘。(图2)
图2 唐陵石刻飞马遗存(www.xing528.com)
唐陵石刻马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仗马,亦被称作“鞍马”,在唐陵石刻列置中属于数量较多的一类,分别在陵园的朱雀门设立五对,玄武门设立三对。朱雀门仗马位于司马道两侧鸵鸟之北,分东西相对而立,仗马属仪仗类石刻,象征帝王生前的威仪。仗马的造型特点:体量接近等大马,整体造型较为写实,通身雕饰各种装饰(马鬃,马鞍,马腹带,马缰绳,马缨,马铃铛等),受石材制约,所有仗马的马腿都较真实的马腿有所加粗,以增强承重力,并且姿态也都基本与石基座垂直站立,这种僵直的石刻姿态符合帝陵神道石雕造型的规制,因此,所有唐陵石刻仗马的造型从外形及姿态上没有太大的变化,动作造型几乎完全是统一规制,为了打破这种刻板和僵硬的石雕造型,唐陵石刻仗马通常采用华丽而丰富的浅浮雕及线刻图形加以装饰,以此来丰富石刻仗马的装饰性和层次变化所产生的美感。在乾陵、顺陵、桥陵、泰陵、建陵等陵园现存的石刻遗存中都能寻找到精美的装饰图像,在唐陵近乎三百年的陵园建造过程中,不同时期的雕刻风格也不断变化并演变出千姿百态的石刻装饰图像。(图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