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遣唐使节中,留学生、留学僧为了报效国家,基本都在学成后归国,如吉备真备。但也有在完成学业后十分留恋唐朝,并在朝廷任职,伺机回国的,如阿倍仲麻吕。
阿倍仲麻吕(あべのなかまろ)
大宝元年(701,周武则天大足元年),日本文武天皇任命了以粟田真人为执节使、高桥笠间及坂合部大分为大使、巨势邑治为副使、多治比县守为押使的遣唐使主要官员,史称第8次遣唐使。翌年六月入唐,两年后,即周武则天长安四年(704,文武天皇庆云元年)七月回国,而副使巨势邑治、大使高桥笠间及坂合部大分分别于中宗景龙元年(707,元明天皇庆云四年)及玄宗开元六年(718,元正天皇养老二年)返回日本。十五年之后,大灵龟二年(716,唐玄宗开元四年),元正天皇任命了以多治比县守押使、大伴山守为大使、藤原马养为副使的第9次遣唐使主要官员,元正女皇养老元年(717,唐玄宗开元五年)三月,四艘船只搭载557人从难波(今日本大阪市)起航渡海向唐朝进发。其中:19岁的阿倍仲麻吕、23岁的吉备真备(后来成了日本右大臣)及大和长冈、僧玄昉等留学生同船随行。“因请儒士授经,诏四门助教赵玄默就鸿胪寺教之,乃遗玄默阔幅布以为束修之礼,题云‘白龟元年调布。’”[51]九月,到达了他们日夜向往的大唐故都——长安城。翌年十月,遣唐使团“所得锡赉,尽市文籍,泛海而还”[52]。但“其偏使朝臣仲满(即阿倍仲麻吕),慕中国之风,因留不去,改姓名为朝(晁)衡”[53]。阿倍仲麻吕就这样留在了唐朝继续深造。
阿倍仲麻吕(698—770),全名阿倍朝臣仲麻吕。出生于日本大和国(今日本奈良县),阿倍家族系日本孝元天皇后裔,父亲阿倍船守,官拜中务大辅,位至正五位上。阿倍仲麻吕是家中长子,自幼聪颖,才思敏捷,才华横溢。
阿倍仲麻吕在国子监太学经过数年的寒窗苦读,已经非常熟识了《礼记》《周礼》《礼仪》《诗经》《左传》等传统文化经典。毕业后,又参加了唐朝的科举考试,最终以优异成绩高中进士。需知,进士是高等文官仕补,它要求深通天下大政,长于诗文,在当时是最受尊重和敬仰的荣誉,因而也是唐土士子拼力争夺的目标。阿倍仲麻吕作为一个外国人,摘取进士桂冠,表明他的学识出类拔萃。他是日本人中通过唐朝科考成为进士的唯一一位。
开元十三年(725),阿倍仲麻吕在皇太子书库——左春坊担任司经局校书(正九品下,负责文化典籍整理),并陪同皇太子研习学问。开元十六年(728),任左拾遗(从八品上)。开元十九年(731),擢任门下省左补阙。阿倍仲麻吕自任此职后,经常能在兴庆宫见到唐玄宗,唐玄宗在赏识阿倍仲麻吕才华的同时,也特意为他起了一个中国名字叫“晁衡”,之后,便有称他为“晁卿”“晁巨卿”“晁监”“晁校书”“日本聘贺使”等。
开元二十一年(733),第8次遣唐使节多治比广成等人归国,已经在唐朝工作和学习了17年的晁衡以父母年迈为由,奏请玄宗准允回国。玄宗器重晁衡,舍不得让他离开,玄宗皇帝的再三挽留,最终未能如愿。以后,朝廷不断为他升官晋爵,历任仪王友、卫尉少卿、秘书监兼卫尉卿等职。
在当时,长安诗坛名家云集,盛极一时。晁衡经过长安盛唐文化的熏陶,诗歌技巧愈加娴熟,作为性情中人,与大诗人李白、王维、储光羲、包佶、赵骅等人交情很深。他们经常荡舟于曲江芙蓉园,寻觅汉鸿门故址,发思古之幽情,谈诗论文。
监察御史储光羲赏识晁衡,曾以《洛中贻朝校书衡》相赠,用“朝生美无度,高驾仕春坊”的诗句赞美他,后来,储光羲的诗名也因晁衡而远播东瀛,并被供奉在日本京都的诗仙祠中。晁衡曾把自己的一件日本裘赠给李白,李白很是感动,便在《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诗中深情写道:“身著日本裘,昂藏出风尘。”关于“日本裘”,李白自注:“裘则晁卿所赠,日本布为之。”
天宝十一载(752,天平胜宝四年)闰三月,以藤原清河为大使、大伴古麻吕及吉备真备为副使的第12次遣唐使抵达长安。在副使中,吉备真备是晁衡同时入唐留学的好友,久别重逢,不胜感慨。翌年三月,第二艘船离唐返国,至此,晁衡入唐已经37年,从一位血气方刚的青年变成一位56岁的老头。晁衡思乡情切,再次请归,玄宗感念其仕唐的功勋卓越,割爱允求,并任命他为唐朝的使者护送日本使节回国。任命一个外国人为中国使节,在历史上确属罕见,这是一种难得的殊荣。
在长安的文朋诗友得知晁衡欲归国的消息后,纷纷为他饯行。晁衡与尚书右丞、文坛领袖王维有着莫逆之交。在他归国前夕,王维以诗《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送行:“积水不可极,安知沧海东。九州何处远,万里若乘空。向国唯看日,归帆但信风。鳌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乡树扶桑外,主人孤岛中。别离方异域,音信若为通。”[54]王维还专门为此写了六百余言的序文,其中写到:“海东国,日本为大。服圣人之训,有君子之风。正朔本乎夏时,衣裳同乎汉制。历岁方达,继旧好于行人;滔天无涯,贡方物于天子。同仪加等,位在王侯之先。掌次改观,不居蛮夷之邸。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彼以好来,废关弛禁。上敷文教,虚至实归。故人民杂居,往来如市。”[55]意思是说,大海以东,日本是个大国。国人受过圣人的训导,有君子的风度。历法源自中国的夏历,服装也和汉代的中国人相同。两国相距路程要一年才能到达,但靠了外交使者世代友好。隔着波涛汹涌的无边大海,日本还是向中国皇帝进贡特产。日本的使者受到优待,礼仪的位置被列在中国王侯的前边。居住之地,也是有别于安置蛮夷之人的高级宾馆。两国你不诈骗我,我也不欺骗你。你为友好而来,我也向你敞开大门。朝廷实施文明教化,物质文化交流都有好处。所以两国人民杂居共处,互相往来如在交易场所。王维在热情歌颂中日友好交往历史以及晁衡的过人才华和高尚品德的同时,又充分地表达了他们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包佶作《送日本国聘贺使晁巨卿东归》以赠:“上才生下国,东海是西邻。九译蕃君使,千年圣主臣。野情偏得礼,木性本含真。锦帆乘风转,金装照地新。孤城开蜃阁,晓日上朱轮。早识来朝岁,涂山玉帛均。”[56]晁衡感动,遂挥毫赋诗《衔命还国作》:“衔命将辞国,非才忝侍臣。天中恋明主,海外忆慈亲。伏奏违金阙,騑骖去玉津。蓬莱乡路远,若木故园林。西望怀恩日,东归感义辰。平生一宝剑,留赠结交人。”[57]在诗中,晁衡抒发了他留恋中国情感,惜别故人和对唐玄宗的感戴之恩,意境深远,感人至深。它是歌颂中日两国人民传统友谊的史诗,千百年来被中日两国广为传诵。后来,《衔命还国作》还被收录进《文苑英华》中。《文苑英华》系李昉、扈蒙、徐铉等人奉敕编纂,一千卷,与《太平广记》《太平御览》《册府元龟》合称“宋四大书”。也是《文苑英华》中收录的唯一的一位外国人的作品。
同年六月,晁衡随藤原清河大使一行辞别长安,前往扬州延光寺邀请鉴真和尚东渡,帮鉴真实现了第6次东渡计划。为了不致重要人员有同遭沉没之险,决定分舟乘坐。鉴真及其随从与副使宿祢胡磨等同船,大使藤原清河与晁衡等同船,普照与吉备真备等同船。十月十五日,他们分乘四船从苏州起航回国。皎洁的月光撒满大江,秋水共长天一色,晁衡仰视海天,惜别唐朝,向往故乡,和歌一首曰:“翘首望长天,神驰奈良边;三笠山顶上,想又皎月圆。”
当船航行到阿尔奈波(今日本冲绳岛)附近时,突然遭遇风暴袭击,藤原清河大使和晁衡所乘的第一艘船不幸触礁,船只载着170余人漂流到安南驩州(治所在今越南荣市)一带。登陆后,又遭横祸,全船大多惨遭当地土人杀害,幸存者有晁衡、藤原清河等10余人。其他三艘船只在经历了海涛惊险之后,先后回到了日本,唯独晁衡的船杳无音信。误认为晁衡海上遭难的噩耗很快传遍了长安城。李白听了不胜悲痛,挥泪写下了著名的《哭晁卿衡》诗篇:“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58]意思是日本的晁卿辞别了都城长安,乘船驶向大海中的故乡。我那像明月一样皎洁的朋友,再也不会回来了,他沉到了碧海深处,带着愁色的白云遮满了苍梧山,悼念我这位友人去世。诗中感情充沛,深切地表达了两人之间的诚挚友谊,成为中日友谊史上的不朽名作。
天宝十四载(755)六月,海水托起晁衡及藤原清河数十人漂回唐朝。在西都长安,朋友们见到晁衡脱险归来,惊讶之余欣喜万分。
晁衡在长安看到李白为他写的悼诗,百感交集,当即写下了著名诗篇《望乡》:“卅年长安住,归不到蓬壶。一片望乡情,尽付水天处。魂兮归来了,感君痛苦吾。我更为君哭,不得长安住。”
天宝年间,日本遣唐使藤原清河等再到长安。由于晁衡的指导,藤原清河大使在朝见时礼仪不凡。惊得唐玄宗说道:“闻彼国有贤君。今观使者,趋揖有异,乃号日本为礼仪君子国。”并给予破格的优遇,诏命晁衡为向导,引日本大使等人参观大明府库及收藏佛、道、儒经典的三教殿。又特命画家给藤原清河等人绘像。正月初一贺正,唐玄宗在含元殿接见各国使臣。从前的席次是新罗、大食居东班;吐蕃、日本居西班。这次使日本和新罗调换了位置,日本大使居东班首位,提高了国际地位。(www.xing528.com)
晁衡重返长安,正值国内政局动荡不安,“十一月甲子(初九),[安]禄山发所部兵及同罗、奚、契丹、室韦凡十五万众,号二十万,反于范阳。命范阳节度副使贾循守范阳,平卢节度副使吕知诲守平卢,别将高秀岩守大同;诸将皆引夜兵夜发”[59]。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初九,潼关失守。玄宗蒙尘幸蜀,“乙未,凌晨,自延秋门出,微雨沾湿,扈从惟宰相杨国忠、韦见素、内侍高力士及太子、亲王,妃主、皇孙已下多从之不及。”[60]晁衡也随往避难。直至肃宗至德二年(757)十二月,玄宗自蜀还京,年已61岁的晁衡亦随之往还,继续仕唐。在肃宗朝,历任左散骑常侍、兼安南都护、安南节度使,封北海郡开国公,食邑三千户。大历五年(770)病逝于长安,时年72岁。代宗感其功业,追赠潞州大都督(从二品)。
晁衡仕唐54年,历玄宗、肃宗、代宗三朝,备受恩宠,官至客卿,荣达公爵。同时又是中日两国友好和文化交流杰出的使者。他以自己的非凡学识和高尚品德赢得了器重和信任。晁衡仕唐期间,实际上是起了民间大使的作用,他为增进中日友好、促进中日文化交流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吉备真备(きびのまきび)
吉备真备(695—775),日本奈良时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学者。原名下道真备,出生在备国下道郡(今日本冈山县仓敷市真备町)一个武官之家。父亲下道国胜,官拜右卫士少尉。
推古女王十七年(609),15岁的下道真备自愿进入平城京的大学寮学习,经过六七年的学习和省试,被授予从八位下的官位。灵龟二年(716),下道真备因其博学艺众,被选为遣唐交流生。翌年,与阿倍仲麻吕、大和长冈及学问僧玄昉等随多治比县守为首的第9次遣使入唐。遣唐使团从难波(今日本大阪市)的三津浦出发,经扬子江口,同年十月初一抵达长安。翌日,唐玄宗颁敕令。十月十六日,在中书省宴请款待,十九日往谒孔庙。
在长安鸿胪寺,下道真备拜四门馆助教赵玄默为师,“留学受业,研览经史,赅涉众艺”,对唐代天文、历法、音乐、法律、兵法、建筑等领域知识深有造诣。
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圣武天皇天平六年),在大唐学习和生活了18年的下道真备随第10次遣唐使的第一艘船循南路返抵日本,从而结束了在唐朝的留学生活。回日的下道真备向天皇献上《唐礼》一百三十卷,《太衍历经》一卷,《太衍历立成》十二卷,《乐书要录》十卷,写律管声十二条,测影铁尺,铜律管,铁如方响,弦缠漆角弓、马上饮水漆角弓、露面漆四节角弓各一张,射甲箭二十只,平射箭十只等,并带回了《东观汉记》。尤其是所带回的《唐礼》是高宗时的“永徽礼”,对日本朝廷礼仪的完善和改进有着很大影响。《太衍历经》《太衍历立成》则促进了日本的历法改革,使唐代历法得以在日本推广和使用。中国早已失传的《乐书要录》,现仍在日本保存,成为研究唐代音乐的重要资料。下道真备在大唐留学时就已是围棋高手,传说围棋的棋盘、棋子最初都是下道真备从大唐带到日本之后才传播开的,但此说目前尚有争议。
下道真备深受圣武天皇及光明皇后的赏识。同年升为正六位下,被任命为大学助,辅导四百多名学生学习大唐的先进文化。后来,下道真备利用汉字的偏旁和部首对创制日文字母“片假名”和“反切法”起到过重要的作用。翌年升为从五位下,出任中宫亮。天平九年(737)升为从五位下,并从大学寮调任皇太后的正宫次官。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升为从五位上,任中宫亮并兼右卫士督要职,负责宫廷防卫。天平十二年(740),光明皇后内侄藤原广嗣为夺取政权在大宰府掀起叛乱,意欲除掉下道真备和僧玄昉。不久,藤原广嗣被镇压。翌年,下道真备作为东宫学士,向皇太子阿倍内亲王(即后来的孝谦天皇、称德天皇)传授《礼记》和《汉书》等中国文化典籍。天平十五年(743),升为从四位下,转任春宫大夫,兼东宫学士。天平十八年(746)十月十九日,天皇颁敕令:从四位下下道朝臣真备赐姓为吉备朝臣。此后的史料中才正式出现吉备真备之名。
翌年,吉备真备卸任春宫大夫及东宫学士,转任右京大夫。天平胜宝元年(749)夏,孝谦女皇受禅即位,吉备真备升任从四位上官位。翌年,任大纳言兼紫薇中台令的藤原仲麻吕开始专权,贬吉备真备为筑前守(福冈县长官),再贬为肥后守(熊本县长宫)。此时,朝廷正在酝酿遣唐使团名单,吉备真备上书朝廷,要求赴唐,朝廷予以批准。
天平胜宝二年(750),年届55岁的吉备真备被补选为以藤原清河为大使的第12次遣唐使节,与大伴古麻吕一道出任副使。天宝十一载(752,天平胜宝四年),使团抵达长安后,玄宗亲自接见他,赠予银青光禄大夫、秘书监及卫尉卿官衔。并与玄宗开元五年(717,元正女皇养老元年)第9次同行入唐的阿倍仲麻吕相会于长安。
吉备真备归国后,被升叙为正四位下,先后转任九州太宰少贰、大宰大贰。从此远离了他的伤心地——奈良。在这段时间里,主要是修正历学,即用太衍历取代了仪凤历。天平胜宝八年(756),为了防止新罗侵犯,吉备真备在筑前修筑了怡土城。天平宝字二年(758),奉命在大宰府防备唐土安禄山之乱。天平宝字五年(761),兼任西海道节度使。天平宝字八年(764),惠美押胜担心吉备真备在九州重握兵权,遂将其调回,委以东大寺营造长官闲职,70岁的吉备真备识其阴谋,称病不出。回到了平城京(今日本奈良市),暗中被孝谦皇帝委以统率军队之实权,作为中卫大将指挥讨伐军,以镇压藤原惠美押胜(即藤原仲麻吕),因平叛乱之功,升为从三位。天平神护元年(765),被授予勋二等。翌年,擢升大纳言(太政官次官),正三位。神护景云三年(769),擢升从二位,转任右大臣兼中卫大将。与左大臣藤原永手联袂执掌朝政。
吉备由利,是吉备真备的妹妹。在镇压藤原惠美押胜(即藤原仲麻吕),因平叛乱之后,与其兄长一起受到称德女皇的信赖,作为亲信担任典藏之职。宝龟元年(770),吉备真备通过妹妹得到独自出入称德女皇寝宫的权利,向群臣传达称德女皇的旨意。此间,曾奉称德女皇之命,与掌握军权的藤原永手成功地扳倒法王道镜。同年八月四日,女皇逝世,吉备真备等拟拥立天武天皇之孙文室净三为继承人。而左大臣藤原永手等主张按称德女皇遗诏立天智天皇之孙白壁王。结果藤原永手获胜,败北的吉备真备叹息道:“长生之弊,逢此失败之耻。”
宝龟元年,光仁天皇即位后,76岁的吉备真备以年老为由上表请辞:“力不胜任而勉强为之必废,心不逮而极者必惛。真备自忖所奏均属实情。盖天平宝字八年,真备已七十岁整矣。该年正月,任职于太宰府时,奉调我因任筑造东大寺长官而入京。时军事叛乱突起,紧急中执掌军务,事毕因微功而屡被擢提,多辞未果。今年迈多病急待医治。国家要务不可空缺。病身必将贻误工作而有损于端揆。何况我身兼数职,实令人汗颜无地自容。今启奏让贤,望皇恩允准以遂心愿……”光仁天皇只准其辞去兼职的中卫大将之职,仍然慰留右大臣之位。翌年,再次请辞,得到许可。宝龟六年(775),吉备真备去世。著有《私教类聚》《养老律令(删定)》《道璇和上传纂》等。
在日本,以学者身份位至大臣的,仅有吉备真备和菅原道真两人。对吉备真备的留学之行,日本史学界曾评之为“虚往盈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