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武则天开制科选拔人才,韩愈考中博学宏辞科

武则天开制科选拔人才,韩愈考中博学宏辞科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武则天通过大力推行制举取士的途径选拔出了一大批贤良方正、出类拔萃的人才,也使一些经世致用、善于治国理政之士能够居于宰臣之位。在此背景下,武则天大开制科,从经过学习、懂得政事的文士中选拔善于治国理政人才。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就是参加博学宏辞科的考试而获得进士的。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评价武则天“滥以禄位收取人心”,说她为获取人心,广泛吸收人才做官,大开制科,通过考试吸收各种有用人才。

武则天开制科选拔人才,韩愈考中博学宏辞科

武则天通过大力推行制举取士的途径选拔出了一大批贤良方正、出类拔萃的人才,也使一些经世致用、善于治国理政之士能够居于宰臣之位。唐朝的科举包括常科和制举。制举,也称为制科或特科,是由皇帝根据时代的需要为选拔“非常之人”临时确定科目来选拔人才的取士方式,是常科选人的重要补充。这两种方式相比而言,常科出题模式固定,无论考中进士或明经都要接受再选拔;制举通常联系国家现实热点问题,注重考察考生的治国理政能力,而且考生范围广、考试见效快,只要通过考试马上就能上岗任职,提高了人才使用效率。武则天时期是唐代历史重要的转型阶段,唐朝建立初期选拔出来的一批人才已经凋谢,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统治形式的变化,培养和选拔新一代官吏的问题摆到了统治者面前,按常科方式选拔出的人才难以胜任各级政府的实际需要。同时,学校教育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教授内容与社会需要和科举考试都严重脱节。况且,通过学校来培养人才的漫长,满足不了统治者急于建事功以自效的需求。在此背景下,武则天大开制科,从经过学习、懂得政事的文士中选拔善于治国理政人才。在她统治时期,平均一年半举行一次制举,其频率远远高于唐朝的其他皇帝。据统计,从公元688—701年的13年间,有11年举行了制举考试。制举考试名目繁多,常见的有“贤良方正科”“直言极谏科”“博学宏辞科”等等。考中的人不经过吏部铨选,马上就可以做官。武则天在制举中提拔了许多新人,其中不少人成长为名臣能吏,如开元名相姚崇等都是武则天时的制举出身。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就是参加博学宏辞科的考试而获得进士的。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评价武则天“滥以禄位收取人心”,说她为获取人心,广泛吸收人才做官,大开制科,通过考试吸收各种有用人才。作为封建社会的统治者,尽管武则天的“制举取士”做法具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但其能够任人唯才唯贤、广召天下人才,为唐朝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雄厚的人才基础。(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