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核心素养与学科融合:建构主义理论下的历史教学思考

核心素养与学科融合:建构主义理论下的历史教学思考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2.3注重对学生的课堂点评建构主义下的历史教学,在合理的范围内,教师应尽可能多地通过提问的方式给学生发言的机会,学生回答的过程,就是其知识构建的过程。

核心素养与学科融合:建构主义理论下的历史教学思考

笔者认为,学生是不可能实现坐在那里空想就在自己的大脑中完成知识的构建,他一定需要通过某种渠道的触碰、点播,才能够达成学习的目标。渠道是多种多样的,但人类千百年来的历史已经证明,通过老师的讲解、引导来达成学习目标,是最高质量的,也是最高效的。我们教育发展的目的应该是追寻如何让老师的讲解、引导更加科学、合理,更加充满逻辑性、趣味性,对提升学生的多种能力能更有帮助,而不是去讨论教师存在的必要性。那么,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历史教学,笔者认为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注意。

2.2.1 完善自己的语言组织

建构主义强调教师教学时应关注学生的原有认知,所以教师在授课时要去捕捉学生的已有思维,再顺着思维逻辑搭建支架,最后推导出所要得到的结论,也就是达成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用什么捕捉学生的思维?又要用什么搭建思维支架?答案就是语言,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不仅仅是历史老师,每一名老师都应该非常注意自己在授课时的语言。一名优秀的老师,他的课堂语言不仅丰富生动,更重要的是逻辑清晰,条理分明,能够让学生顺着老师的思维抵达知识的彼岸。而一名语言逻辑混乱,表达模糊的老师,则只会让学生不懂老师究竟在说什么,学生也自然会出现发呆走神的情况,而学生想要达成学习目标也自然会艰难万分。

那么,老师如何完善自己的语言组织呢?通过不断阅读培养自己的语文能力自不必说,此外,最重要的还是要加强对本学科知识体系的不断理解和认识。只有老师自己的头脑中已经建构起了完整科学的学科思维,才有可能将自己储备的知识通过有思维的语言传递给学生。

2.2.2 选择丰富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材料(www.xing528.com)

老师教学的过程中,语言组织是核心的最关键的部分,但无论多么完善的语言组织,也总有其顾及不到的地方,也总有其漏洞。就如同上面的课例中所提到的,老师的语言再完善也比不上一张图片更能够传递出北京人的样貌。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图片资料,文字资料,是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重要渠道。教师需要通过不断的积累、筛选、辨别,甄选出最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资料,来完善自己的课堂。

2.2.3 注重对学生的课堂点评

建构主义下的历史教学,在合理的范围内,教师应尽可能多地通过提问的方式给学生发言的机会,学生回答的过程,就是其知识构建的过程。这个时候教师一定要及时地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点评,正确还是错误要有准确的判断,以此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知识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