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以来的中国教育界,出于对传统的教师“一言堂”式课堂教学的反思,掀起了一股反对以完全追求分数为目标,忽视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填鸭式”课堂教学的思潮。在对此种教学模式的反思中,传统教学模式的缺点被无数的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以及教师反复提及:教师成为了教育教学的主体,所有的教学活动围绕着教师展开,忽视了学生的内在需要,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成为了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从而导致学生成为了只会考试的机器,缺乏自主探索研究的能力,阻碍了学生的创造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遭到了多方的质疑,开创一种新的教育教学的模式,在当时,似乎已成大势所趋。在这个时候,“建构主义”理论开始从课堂教学的研究者、专家及学者的研究领域扩散到一线教师的实践领域。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获取知识过程中的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1]
在建构主义理论的影响之下,全国各地四处涌现了各种各样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及“创新”,北有山东聊城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模式,南有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模式。在具体的课堂呈现方式上,此起彼伏地出现了“建构教学”“发现教学”“体验教学”“探究教学”等一系列极具噱头的教学模式。当然,无论“它”叫什么名字,我们都可以通过具体的课堂呈现观察到它的一般特征:第一,教师少讲甚至不讲,笔者曾参加过一次此种课程的听评课,当时的领导者在发言时说道:“老师的话越少越好,老师的话越少就越是以生为本。”第二,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高,或以小组讨论的模式或以学生讲述的方式呈现。第三,教室的布置发生质的改变,比较有代表的是教室没有黑板没有讲台,学生课桌不按前后顺序摆放,而是以小组的形式聚成不规则形状。可以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样一种教学模式占据了中国教师教学最前沿的地位,极受推崇,教师公开课上不出现“探究性学习”这几个字,似乎就完全是一堂失败的课。
但是,随着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推广,在大范围的使用之后,广大的一线教师却纷纷开始了新一轮的对此种模式的批判,即便是在参加公开课优质课竞赛的时候采用这种由学生来讲的模式,也绝不会在平时的日常教学中采用此种模式,为什么呢?最重要的,也是最直观的原因,就是此种模式在提升学生的学习分数上没有起到任何有效的作用,相反,很多证据表明,在长时间接受了此种教学模式后的学生学业成绩反而直线下降。面对此种情况,很多的学者、专家又提出我们的教学不该如此功利,分数不应是学生学习的唯一目标的观点。(www.xing528.com)
笔者认为,先且不论在地域广袤的中国使用统一的考试测试学生能力的公平性及必要性,单就论考试对于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学习能力水平测定的准确性,就是其他任何形式所无法比拟的。我们可以认为仅用学习成绩来评价一个人,过于单一和简单,但不能因此就否定考试成绩在评价一个人学业水平高低上的有效性。学生的个人成就与其学业成绩的关系,那是一个更大的教育问题,需要我们在更大的领域和范畴内进行讨论。但单就对学生科目学习成果的检测、教师教学结果的检测而言,学生的考试成绩能够最直观、最准确地反映出来。或者,我们反过来问,有可能出现学生对某一学科的知识储备充足,学科思维构建良好,却在考试时处于低分水平的情况出现吗?笔者想,答案是明确的。如果某一学生在已经有了充足的知识储备,并且建构了学科思维的情况下,那他是不可能只取得低水平的分数。但现在的情况恰恰是,许多专家学者所提倡的建构主义下的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却让学生处于低分数的水平,那么我们还能认为这种模式是正确的,是合理的吗?
除了学生学业成绩的不理想之外,此种课堂模式广受质疑的原因,还来自于学生的反对态度。长期接受此种类型课程的学生普遍反映,不知道自己学到了什么,好像付出了很多努力,做了很多,课堂上看起来很热闹,但却仍觉得自己的大脑一片空白。
总之,无论是一线教师得到的结论,还是学生的学习感受,都以极大的力度向大家证明了此种建构主义理论体系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的失败。那么,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建构主义”理论错了吗?是“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错了吗?都不是!笔者认为,“建构主义”是一种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理论,“以学生为主”更是我们每一个一线教师都要秉持的重要教学理念。而“建构主义”之所以在实际运用中会出现如此情况,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在于我们的研究者以及一线教学的实际操作者犯了两个方面的错误:一是对“知识”的理解上的偏差,二是对建构主义理解上的偏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