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童教育研究在过去的20年里,由自上而下委托课题向横向合作转变,逐渐形成了“学者+政府+媒体+国内外非政府组织和基金会”共同促进的研究模式(王舟,2011)。通过实施国家规划项目,研究农村女童教育,在民间机构和基金会的支持下开展西部贫困少数民族女童项目,联合不同利益相关方,形成以结果为导向的合作。
在目标上,起初强调“均等性”和“有效性”,探讨促进女童入学、提高社会地位和生活质量的解决方案,之后转向性别平等的具体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逐渐“具体化”和“多样化”。例如,开展教材中性别刻板印象研究(史静寰,2001),女校和女童班试验研究(王振岭,2001;覃俊、杜圣明,2005)。
为解决大龄女童、农村留守女童以及流动女童群体的困境,技能培训与赋权、就学与就业、性侵犯与性教育、心理健康、劳务分担等成为新的研究问题(刘文利,2008;陈亚亚,2011)。研究为确定问题提供了证据,其中涉及政治、经济、生理、教育和个人等方面因素。研究成果引起家庭、学校、社区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寻求为女童教育和发展建立支持体系,并制定与此相关的社会政策。
尽管在女童教育方面进行了各种努力,目前仍然缺乏能用于政策制定的相关研究和数据。越来越多的数据需要按照性别、年龄、地区、省份、家庭收入和城乡等维度进行分类。此外,国家亟需对适合目标地区的数据收集方式予以充分重视,包括“口口相传”的信息分享方式,以及为社区成员提供友好、宽松的讨论环境和空间。
框注3.2
国家“八五”课题“农村女童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www.xing528.com)
“农村女童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1992—1995年)”旨在探索解决民族贫困地区女童就学难的问题。该项目选择了中国西部宁夏、甘肃、青海、贵州四省区最贫困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乡以下的农村小学,以“整体优化女童教育环境”为目标,在农村学前教育、非正规初等教育、农村及农牧区寄宿制小学管理、农村学校教育与社区“双向参与”、女童教育口述史等方面开展专题研究。三年试验使得女童入学率、巩固率大幅提高,自主意识和自信心得到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得到提升。通过加强学校管理、教育内容与课程改革、校长与教师培训、树立示范学校等一系列活动,使女童教育质量得到改善。通过舆论宣传、学校开放日、家长学校的开展,学校与社区的联系日益紧密,社区群众更多地支持女童教育。课题成果被地方政府迅速转化为行政决策,得到辐射和推广。
为巩固、推广该课题的研究成果,1996年,“提高西部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女童教育质量和效益”作为该项目在“九五”期间的延续和深化,被纳入“九五”重点课题。该课题选择包括云南和新疆等六省区在内的贫困地区,通过行动研究探索与西部少数民族女童教育的质量与效益有关的革新实践和理论依据。通过对4 500名各族小学生以语文、数学、生活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水平测试,少数民族女童心理与智力发展水平及其特质研究,以及家长和教师等学习环境因素的考察,结合本地特点,完成专题调查、个案研究和实验研究,如“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开发策略”、“女童生活技能教材开发”等。通过十年行动研究,深刻揭示了女童的学习需求,为实施积极的教育干预提供了科学可靠的依据。在复式教学、双语教学、女童生活技能教材开发等方面的科研成果,推动了教学实践改革,增强了课程的适切性,提高了女童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来源:参见张铁道等.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女童教育质量与效益研究[M].甘肃文化出版社,2003.http://book.ln.ch aoxing.com/eboo k/detail.jhtml?id=1264 8114&page=269。
女童教育是一个改善教育整体环境的系统工程,涉及学前、小学、中学、扫盲各级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以及国际组织的通力合作。国家将政策制定、资金保障、行政支持、调查评估与国际合作有机结合,是为女童教育创设良好环境的必要途径。只有通过根本性的变革,才能完善现有教育体制,为每一个女童提供实现“教育改变人生”梦想的机会,构建包容、可持续的学习型社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