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中语文教学新思路:拒绝课时说事!

高中语文教学新思路:拒绝课时说事!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十多年过去了,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的外在环境都发生了很多变化,现在再引用这句话来指责语文教学,我感觉太不合时宜了,不要动不动拿语文的“课时”来说事,为什么这样说呢?实际上,算起来真正实施语文教学的课时也就只有这不足1300多一点的课时了。与课改以前相比,现在的语文课时大大缩水,即使语文教师有三头六臂,会十八般武艺,既要充分利用好这有限的时间,又能漂亮地完成规定的动作,恐非易事。

高中语文教学新思路:拒绝课时说事!

很多期刊在指责语文教学不尽如人意的时候,经常引用吕叔湘先生1978年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中的那句疾呼:“十年时间,2700多课时,都用来学习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三十多年过去了,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的外在环境都发生了很多变化,现在再引用这句话来指责语文教学,我感觉太不合时宜了,不要动不动拿语文的“课时”来说事,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不妨先思考下面这四个问题:

其一,中小学语文课时现在还有2700课时吗?下面我们来算一下。《山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安排表(试行)》中对一至九年级的周课时是这样规定的:8、8、7、7、6、6、5、4、5,共56个课时,每学年35周上课时间,这样一共是1960个课时。我们再来看高中的语文课时安排,《高中新课标下新课程实施方案(山东)》语文学科高一至高三的课时安排是这样规定的:4、4、5,每学年40个教学周来计算的话,一共是560个课时,这样加起来12年才有2520个课时,已经比30多年前少了180个课时,180个课时什么概念?按照高一规定的课时数,就相当于砍掉了一个学年多的时间,也就是说语文教学只剩下了不足11个学年了,这说明现在语文教学的硬性规定时间已经被生生砍掉了一学年多。而作为全国各地都要参照执行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规定:“必修和选修课程均按模块组织学习内容,每个模块2学分。半个学期(约36学时)完成一个模块的学习。”同时《课标》还规定必修共五个模块,选修从五个系列中任意选取四门,达到第三水平层次要求的学生,可再从这五个系列里任意选修3门课,如此算来,《课标》给语文硬性规定的课时在432个左右,这个数目比山东省规定的还少。记得笔者20世纪90年代刚参加工作的时间,高中语文每周是7课时,而现在语文教学的课时,不管是教育部文件,还是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文件,硬性规定的课堂学习时间远不如以前的多了。

其二,现有的课时,是不是都真正用来学语文了?都在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的提升?我们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现在大多数学校,不管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每个学段在最后学年都要进行专门的应试训练,小学要进行小升初训练,初中要进行升高中的应试训练,高中更是大张旗鼓、名正言顺地进行专门的升大学的应试训练(我想这个应试训练,不是语文老师的错,语文老师也无法回避),这三个学年小学阶段六年级每周6课时,九年级每周5课时,高三每周5课时,按照这个课时数以小学、初中每学年35个教学周,高中每学年40个教学周来计算的话,至少585个课时用来进行纯粹的应试训练,解题技巧的训练,学生虽然是在上语文课,但是在进行语文学习吗?是在进行语文素养的提升吗?如此算来,已经剩下只有1900多一点的课时了。如果我们再考虑一下,小学一二年级入门阶段学生又能学多少语文呢?而一、二年级又规定每周8个课时,按照每学年35个教学周来计算的话是560个课时,这语文学习的入门阶段的560个课时学生真正在语文方面能有多少收获呢?这要大打折扣的。实际上,算起来真正实施语文教学的课时也就只有这不足1300多一点的课时了。

其三,难道这1300多一点的课时学语文真的足够了吗?前面讲过笔者20世纪90年代刚参加工作时,高中语文每周是7课时,每学期只讲授一册教材,而现在呢?前面我们已经讲了,只有高三课时最多,才安排5课时,而高一、二却只有可怜的4课时,就高一而言,一学年160个课时(照每学年20个教学周计算),以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为例,要讲授完四册必修教材,其中一些文本篇幅很长,如文言教材《赤壁之战》(必修1)、《鸿门宴》(必修2),处理起来至少各需要三个课时,一篇这样的文本,加上作文,一个周就没有了。即使按照专家的观点,教师树立起来了“用教材教”的观念,四册教材,2个学期处理起来轻松吗?课时会够用吗?这中间还有间周一次的大作文指导、训练、讲评,还有语文活动课,再加上期中、期末的形成性检测,难道这些不需要课时吗?实际上,那些专家们在制定语文课时时,是从理想的状态出发的,是建立在一种假设的状态,假设规定的课时中相应的教学任务能够顺利完成;而实际上,不同知识背景的学生对文本的接受程度是不同的,文本相应的处理时间也应该是不同的,课堂上需要对旧知的检测、错误的订正,还要有相应的巩固训练,所有这些,都需要课时。与课改以前相比,现在的语文课时大大缩水,即使语文教师有三头六臂,会十八般武艺,既要充分利用好这有限的时间,又能漂亮地完成规定的动作,恐非易事。(www.xing528.com)

其四,现在大多数学生学习语文除了课堂硬性规定的课时还有其他学习的时间吗?众所周知,语文界有句名言:“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刘国正先生也曾提出了四个“最大限度”,即:最大限度地开辟语文学习空间,最大限度地争取语文学习时间,最大限度地拓宽语文学习内容,最大限度地激发语文学习兴趣。吕叔湘先生也曾说:“语文课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旁边有广告牌;买东西,附带的说明书,到处可以学习课文”。而现在语文学习的外部环境如何呢?学生还能够有这么多的随时随地学语文的机会吗?在小学、初中阶段,周末、节假日,被各种辅导班占领着,哪有课外的时间学语文、阅读课外书?高中学生呢?大量的数理化作业占据了课余时间,更有甚者,有些学校明令规定数理化不仅可以课时多安排一些,而且课下可以多布置一些作业。于是,学生每天有做不完的作业,哪有时间学语文?哪有多余的时间进行海量的课外阅读?何况有些理科班主任老师在班内明令规定学生不准看任何的课外书,《读者》《青年文摘》这样的期刊都会被没收,更不用说名著了。于是学生们每天跋涉在题海中,在宿舍、食堂、教室间来去匆匆,甚至连欣赏校园风景的时间都没有,更谈不上感受生活、领悟生活了。刘国正先生曾说过:“课内和课外,是语文教学的双翼”,而今,语文学习被切断了与生活的联系,就像被折去一翼的飞鸟,没有了课外,单凭课内一只翅膀,能飞得高,飞得远吗?语文教学只有与生活融为一体,课内和课外只有紧密衔接,才会有生机与活力,现在,没有了源头活水,语文老师再怎么高明,在一周四节课上再怎么让学生自主阅读,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学生的语文素养可能得到全面提升吗?语文被指责的局面能得以早日改变吗?

现实中的语文教学就是面临的这样的尴尬处境:一方面没有充分的硬性规定的时间作保证,另一方面受到英语和数理化海量的习题的强烈冲击,没有课外相应的读写补充。语文只好在夹缝中求生存,苟延残喘,在仅有的那点课时里戴着镣铐跳舞,却时时被用课时来“说事”,岂不悲哉?笔者写下这篇文字,目的就是希望现在乃至以后的那些关心语文教学的人们真正认识到语文所面临的处境,认清语文教师所面临的困境,语文老师的诸多无奈,不要再动辄拿“课时”来指责语文老师。

(原文发表在《语文学习》2013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