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中语文教学评价中的语言运用障碍

高中语文教学评价中的语言运用障碍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可否认,我们目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良评价倾向和评价方式极大地阻碍了中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这些做法抹杀了学生语言运用的个性和创造性,严重地挫伤了学生大胆运用语言的积极性。目前中、高考中依然使用的标准化试题,不能说不是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一个严重障碍。语言评价权重偏低。

高中语文教学评价中的语言运用障碍

不可否认,我们目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良评价倾向和评价方式极大地阻碍了中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其主要表征如下:

1.唯标准化、求同化、简单化的评价倾向

语言表达往往具有一定的丰富性、灵活性、模糊性,同一内容可以有不同的语言形式。然而,我们的教学实践中,一部分教师对学生的语言运用只是唯标准答案是从,惟教参是从,稍有不同,不辨正误,一律判错。如教育部前任部长陈至立同志曾毫不留情地批评说:“语文本来是最富于浪漫和创造的,现在也标准化了。‘草坪’变成‘草地’不行,‘同心协力’变成‘齐心协力’不成,搞成新八股,形而上学,谨小慎微,专会挑毛病。”[28]再看看下面几个造句:“想——我想听到开花的声音。爬——牵牛花像个小弟弟,爬在树上。活泼——河里的水很活泼。”老师不假思索就把这些句子打“×”,理由是句式不符合人的表达习惯。[29]这种唯标准至上的评价倾向还表现在我们考试中的主观题的评判上,往往是重“言”而不重“意”,学生的语言表述即使意思与答案一致,但由于运用的语言与提供的答案样式不相同,便会被判为错误。这些做法抹杀了学生语言运用的个性和创造性,严重地挫伤了学生大胆运用语言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便会严重萎缩。另一方面,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采用同一水平标准对待所有学生的语言运用,对待学生语言运用中的错误也往往不加分析,简单对待。我们讲学生由于学习背景不同,接受的教育方式不同,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往往是各不相同的,即使同一学习主体在较高层面能力培养时,也会犯一些低层面语言运用上的错误。如果教师不考虑学生之间的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的差异性,以及学习主体本身能力发展的规律特点,一律简单地用相同的标准甚至以“成人化”的标准来要求评价不同的学生及阶段不同的学习主体,这种简单化、求同化的评价倾向,往往会挫伤学习主体语言运用的积极性,阻碍他们思维与语言的发展。

2.语言运用能力评价权重畸轻(www.xing528.com)

(1)题型设置失当。目前中、高考中依然使用的标准化试题,不能说不是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一个严重障碍。“语文测试的目的不在考查你知道多少信息,而在考查你能否、如何将你知道的信息用语言表达出来或对语言符号进行加工改造。”“用标准化试题考查到的主要不是学生的语文能力,而是学生掌握的信息。”[30]这种标准化试题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只重筛选不重表达,带来的结果必然是学生投身题海,而忽视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2)语言评价权重偏低。章熊同志曾指出:“从语文这门学科的性质和目标来说,从考生未来学习和工作的需要来说,从临场发挥的稳定性来说,我们一致认为:应该把语言的评价提到一个更重要的位置上来。”[31]然而,现在高考语文作文评分中,内容即文章的思想本身所占的比重几乎占到了一半,它是评分首要的标准,第一位的标准,如果内容不合题意,语言表达再好也不会有高分。2000年以前的高考作文分大、小作文。按高考作文分项分等评分标准,语言等次的分值差别很小。大作文语言一等(准确流畅)比语言四等(语句不够通顺,语病较多)只多7分。[32]这总分150分当中的7分,表示的是考生之间语言运用能力的质的差别。自2000年作文只写一篇,分值为60分,其中语言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尤其发展等级中设有“有文采”一项,该项突出的话可得10分,但语言总体权重依然没有超过内容的权重。要提高表达能力须花费极大气力,但是这项最艰苦的训练在高考中的可悲的微弱比例,对中学语文教学,尤其是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极为恶劣。现在,不少学生写作文重视审题立意,充实内容,却不重视推敲词句、锤炼语言。因为只要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充实,即使语句不通顺,也扣不了几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