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是教育力量的基础,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对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叶圣陶先生曾多次就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培养问题作过阐述。他说:“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还说“不经训练的人也能说话,但良好的语言习惯没有养成,说话如果欠精密,欠正确,就会影响到思想,使思想也不精密,不正确。不经训练的人也能写语体(只要他能识字能写字),但是语言习惯如果不良,写来就有很多毛病,够不上说已能叙事说理表情达意。”[22]所有这些都告诉我们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必须要指导学生在说写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而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则有助于学生良好的语言习惯的养成,也有助于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然而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由于基础教育阶段广大师生对这一问题未能引起充分的重视,使得大多数学生都未能在语文学习的习惯,尤其是语言学习习惯上养成良好的品格,上文我们提到的北京市“中学生语言能力培养系统”课程调查组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研究调查结果“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具备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尤其是阅读习惯和书面表达习惯”[23]也证明了这一点。这些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的缺失,严重滞碍着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这些缺失的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主要包括:
1.咬文嚼字习惯的缺失
朱自清先生曾讲过阅读时要领会言外之意,“就需要咬文嚼字的功夫”,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中也指出“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但对于阅读或写作来说,“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这些都启示我们,阅读中需要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一些关键的词语或句子,推敲琢磨,去咬文嚼字,做到“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叶圣陶语);写作中同样需要学生去推敲琢磨,注重练字,选取最恰当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在听说中也是如此。总之,听说读写中养成咬文嚼字的习惯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运用语言的习惯。然而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学生平时读书看报往往只注重了解作品的故事情节而对语言却不求甚解,对一些似懂非懂的字词句往往轻易就放过去,往往不愿在作品的语言上下功夫,多去琢磨品味,去咬文嚼字,对平常遇到的一些似懂非懂的字词不去及时查阅工具书,认真深究,求得细致了解;以至连随时翻检、查阅工具书的习惯也没有养成。写作中,文章写完后,往往束之高阁,不愿拿出来多修改几番,不肯仔细推敲,寻找最准确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没有养成反复推敲、修改的习惯;说话时没有养成遵行文法说话的习惯,不注意三思而言,“嗯”“哪”“这个”“那个”口头语不断,语句不连贯,用词不准确,语病百出的情况屡见不鲜;听话时,没有学会仔细倾听并去品味琢磨的习惯,这些不良的习惯都极不利于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2.积累习惯的缺失
古语有“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之说,杜甫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之训,在启蒙教育中,更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的经验之谈,这里都说明了积累语言材料对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作用。当代大作家巴金曾有一段经验之谈:“现在有两百多篇文章储蓄在我的脑子里面了,虽然我对其中的任何一篇都没有好好地研究过,但是这么多具体东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谓‘文章’究竟是怎么回事。”[24]巴金先生把积累语言材料与形成语言运用能力二者的关系解说得很明白,积累语言具体材料,可以使学习主体逐渐形成个体语文经验素质,在不自觉的过程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对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作用,彭光宇先生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认为是符合“S—R”认知学习规律的,他说:“阅读积累大量的好文章(即具体感知),就是通过刺激而在大脑中存留下许多反映语言正确运用的模式,我们可以假想这为‘格’。这种‘格’是从语法上通顺、修辞上得当、逻辑上正确以及思想情感的表达妥帖等方面综合表现出语言正确运用的模式。这种‘格’总是以规律的语言运用模式帮助学习主体对再碰到的语言新材料进行判断与评价(即理解),并自觉按照这种‘格’去组织语言表达思想感情(即表达)。语文具体材料积累越多,‘格’也就越多,理解表达也就越迅速,越正确。相反,具体感知少,语文具体材料积累少,由刺激而形成的大脑中的‘格’也就少,反应也就越慢,甚至难以形成反应,或反应不正确。”[25]所有这些都明确地告诉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要使学生准确地运用语言,必须先指导学生养成勤于积累语言材料的习惯,自觉地储备大量的语言材料,充分地占有它,了解它,因为“咱们对每一个词不能透彻地了解它,就不能适当地使用。严格点说,只有咱们透彻的了解的那些词,才能归入咱们使用的词汇的范围。单就一个人来说,了解的词汇必然大于使用的词汇”。[26]然而在实践中,受应试思想及反对死记硬背之风的影响,语文学习中的一些行之有效的优良传统被一扫殆尽,语文课上,优美篇章的背诵少了,学生背书的兴致淡了,即使教师让学生去背诵一些古今中外的名句名篇,学生也会问:“老师,这些考试能不能考?”在这种极端功利性思想的影响下,学生不愿花费时间积累语言材料,更不肯下苦功夫去占有语言材料,不会主动地摘录语言材料,更不会做生活中学习语言的有心人。久而久之,学生语言“贫血症”也随之而来:语言枯燥无味,甚至词不达意,毫无表现力可言,生动活泼就更谈不上了。(www.xing528.com)
3.朗读习惯的缺失
张志公先生主张:“应该使学生养成大声朗读的习惯。朗读的多了,优秀作品经过加工锤炼的语言跟自己的口头语言沟通起来,丰富自己的口头语言,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27]通过反复朗读,学生把要学习的语言烂熟于心,达到“其言皆若出之于我之口”,“其意皆若出于我之心”的境界,用清人唐彪的话来说就是“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这样一来“作文时,吾意所欲言,无不随吾所欲,应笔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绝”(唐彪《读书作文谱》)。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朗读习惯的养成有助于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然而纵观教学现状,校园里琅琅读书的声音消失了,课堂上,朗读只成了教学中的点缀,成了课堂气氛活跃的装饰品,很多学生往往是小和尚念经式的有口无心的朗读,随口念一遍,就算是读了,发音不讲究,语调不揣摩,更不用说表示逻辑关系,传出“神情意态”了,这种朗读现象相当普遍,而且相当严重。朗读习惯的缺失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4.勤于动口动笔说写习惯的缺失
事实告诉我们,勤于动口动笔说写习惯的养成有助于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勤于动笔的习惯,既包括勤于写作,尤其是勤于写日记、课外练笔的习惯,也包括阅读时勤于动笔圈点、批注、写随感的习惯。勤于说的习惯,既包括讲普通话的习惯,也包括遵行文法说话的习惯。然而,今天的许多学生却根本没有意识到动笔写动口说的重要性,更没有养成爱记、爱写的好习惯,能够坚持写日记、写读书札记、坚持课外练笔的学生寥寥无几,有些学生甚至连两周一次的作文也当成了负担。学生平时不爱讲普通话,说话随随便便,更没有养成遵行文法说话的良好习惯。他们总是习惯于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所谓理解、分析,搞题海战术的训练,这样的习惯怎能真正地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